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出现之后,在全球暴发流行过程中不断进化出传播速度更快、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进化分支,为了探究BA.1变异株在全球暴发流行的特征及刺突蛋白(Spike,S)基因的进化特征,本研究对其全基因序列的全球报告情况和S基因的进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lobal Initiative of Sharing All Influenza Data,GISAID)获取Omicron BA.1系列变异株的全基因序列信息,分析BA.1系列变异株S基因氨基酸突变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和进行贝叶斯系统进化分析。本研究提示全球约有1.2亿人被BA.1系列变异株感染,全球提交的BA.1系列变异株序列数在其出现2个月后达到高峰,5个月后占新型冠状病毒的比例下降到4.38%,累计提交BA.1全基因序列最多的区域是欧洲、美洲;截止2022年10月,BA.1系列变异株中序列提交数占绝对优势的是BA.1.1(42.07%),其次是BA.1(18.81%)。对S基因的氨基酸变异分析显示BA.1有56个进化分支,其中48个分支稳定遗传了Omicron原始株S蛋白中的18个氨基...  相似文献   
262.
研究了梨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yd.)冬孢子角在不同含水量和温度条件下的开裂和繁殖情况,并通过调研及监测手段研究了山西梨产区2019年锈病的发生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象因子对梨锈病发生与流行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5~20℃条件下,发育成熟的梨锈病冬孢子角浸水10min可开裂,12h可检测到冬孢子和发育的担孢子;山西省梨产区锈病发生程度从北到南依次加重;4月份降水后平均温度≥15℃的环境条件,是诱发锈病发生的主要因子,为防控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63.
采用系统调查方法研究田间玉米粗缩病(MRDV)的自然发展动态和经济损失规律,其结果表明,MRDV在玉米生长季中的进展曲线遵循对数抛物线函数(y=a·e~bx ex~2)规律,从而建立了中单2#和丹玉13#玉米上MRDV(病指数和发病率)的流行模型(α<0.05,估计病情符合率75—100%),同时认为此函数为生长后期表现“隐症”的一类植物病毒病发展动态的通用拟合模型。MRDV对玉米成穗率、穗粒数、穗粒和干粒重诸产量因子都显著影响,相关分析发现玉米损失率与拔节,抽雄和吐丝期的MRDV严重度密切相关(r≥0.89,α<0.05),因此建立了这些时期病指数和病株率与经济损失率间的线性关系模型,并用相应的模型估计了南充地区1988—1989年MRDV引起的玉米产量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