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切割方式和外植体大小对蝴蝶兰叶片诱导原球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试管播种苗的叶片为外植体,以1/2MS+10%椰乳+NAA0.1 mg L-1+TDZ1.0 mgL-1+0.5%琼脂为诱导培养基,研究了切割方式和外植体大小对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PLB)诱导的影响.结果显示,叶片经横切2刀和纵切2刀后,叶片PLB诱导率和每叶片诱导出的PLB数量均极显著提高,PLB形成时间极显著缩短,且横切处理的效果比纵切的更好;叶片经横切成三分片段、六分片段和十二分片段后,3种片段的PLB诱导率均极显著高于未切处理(对照),PLB形成时间均极显著短于对照,且六分片段的PLB诱导率极显著高于其它两种片段.这些表明,切割方式和外植体大小均对PLB的诱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2.
不同脱水条件下蝴蝶兰类原球茎的失水程度与耐脱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蝴蝶兰类原球茎(PLB)耐脱水性规律,本研究通过取一定数目、鲜重的PLB样品分别经不同相对湿度或时间脱水后进行相关测定,结果表明经相对湿度52%下脱水2d的PLB含水率13.31g/gdw(脱水重/鲜重比值40.62%)是质膜损伤和胁迫致死的临界含水率。虽然不同脱水条件使材料达到接近的含水率,但较高湿度脱水对PLB组织细胞伤害较小。相较于含水率指标,PLB脱水重/鲜重比值与相对电导率、成活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PLB脱水处理前用水浸泡不能明显提高脱水后的PLB脱水重/鲜重比值,但能明显提高成活率。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慢速脱水蝴蝶兰PLB可减轻脱水损伤,降低脱水损伤对PLB起始含水率的敏感性;采用PLB脱水重/鲜重比值替代含水率表示材料失水程度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3.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囊唇蝴蝶兰,并提供描述及照片。本种与麻栗坡蝴蝶兰非常相似,但它的花瓣较短而宽,花序轴呈"Z"型曲折,唇盘中央的胼胝体较小,可以与后者相区别。  相似文献   
24.
离体培养蝴蝶兰(Phalaenopsis spp.)类原球茎切块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在培养第11~18 d时出现胚性细胞,第25~32 d观察到幼嫩的球形胚。在培养第0~11 d,外植体.OH相对含量波动不大,O2.生成速率持续提高并达到高峰,H2O2水平明显提高,抗氧化能力在低位波动,推测外植体可能经受较强的氧化胁迫,以利细胞脱分化和获得胚性潜能。此外,此期间SOD活性持续提高,POD和CAT活性达到一个高峰。在愈伤组织诱导全过程中,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H2O2水平基本上都持续提高,与SOD活性均极显著正相关,SOD是影响培养物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提高抗氧化水平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蝴蝶兰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SOD、O2.和H2O2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不同蝴蝶兰(Phalaenopsis)品种的关键致香成分,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芳香植物香气收集分析方法,结合对8个香花蝴蝶兰新型杂交品种盛花期花朵进行花香成分检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主成分、聚类及香气品质分析。结果表明:(1)从8个蝴蝶兰新型杂交品种中共鉴定出96种物质,分为萜烯类、醛类、酯类、醇类、酮类、醚类、酚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其中萜烯类物质为主要挥发性物质。(2)主成分分析显示,各新型杂交品种被划分在3个象限中,F2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和数量均最多,萜烯类物质主要是桉叶油醇、α-香柑油烯; F1、F4、F5与F8为一组,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少,萜烯类物质主要是芳樟醇; F3、F6与F7为一组,挥发性成分种类较多,萜烯类物质主要是α-香柑油烯。(3)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一致,8个蝴蝶兰新型杂交品种聚为3类,F1、F4、F5与F8关系较近,为花香气味类型; F3、F6与F7的关系更近,为木质型花香品质; 而F2与其他7个新型杂交品种却显示有较远的遗传距离,挥发性物质贡献率相对平均,花香成分复杂,兼具木香型、薄荷香型和果香型等。综上表明,花香物质可以作为潜在特征标记物来区分香味特征各异的品种群体。该研究结果为蝴蝶兰种质资源梳理、特定芳香品种选育及产品加工生产等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应用RAPD技术辅助蝴蝶兰辐射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PD技术对蝴蝶兰辐射诱变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蝴蝶兰5种不同形态的诱变苗和对照苗进行PCR扩增,13个引物所产生的RAPD谱带大小为200~3 000 bp,共扩增77条带,多态性带61条,多态率79.22%。13个引物平均扩增的带数为5.92,引物S0036最多,为9条带。比较诱变苗与对照苗谱带,两者有差异,表明诱变苗是由基因突变引起。  相似文献   
27.
外部因子对蝴蝶兰叶片原球茎状体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对影响蝴蝶兰叶片原球茎状体 (PL B,Protocorm - like- body)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外部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A是决定原球茎状体发生的主要因子 ;苹果汁、香蕉汁和椰子汁明显促进原球茎状体的形成 ;在 MS+BA5mg/L+椰子汁 15%的培养基中 ,蝴蝶兰叶片原球茎状体的诱导率可达 6 0 %以上 ;活性炭可有效防止外植体叶块变褐死亡 ;多效唑 1.5mg/L可促进再生植株根的形成 ,使叶片变厚变短变绿 ,使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 95%以上  相似文献   
28.
几种培养基及光照对蝴蝶兰叶片外植体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蝴蝶兰叶片外植体在MS纸桥培养基上培养10 d发生褐变率较低,1/2 MS次之,MS、B5和N6培养基外植体褐变率最高。MS培养基中铁盐加倍或微量元素缺乏造成外植体严重褐变,培养基积累很多褐色物质;减少琼脂含量,外植体褐变加重;添加柠檬酸可减轻外植体褐变;而添加活性炭、抗坏血酸或PVP对减轻外植体褐变无显著作用。光照强度增加外植体褐变严重。  相似文献   
29.
《环境昆虫学报》2014,(4):475-480
蝴蝶兰是兰科植物中最具观赏性的兰花之一。2009-2013年期间,调查发现一种细须螨为害温室大棚中的蝴蝶兰,该螨严重影响蝴蝶兰的品质和经济价值。结合外部形态特征和基于28SrDNA序列特征建立的系统发育树鉴定出该螨为太平洋细须螨Tenuipalpus pacificus Baker。该螨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本文首次报道了在中国大陆发现太平洋细须螨危害。蝴蝶兰温室大棚具有适合其生存的有利环境,在我国大陆定殖的可能性较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0.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19个蝴蝶兰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品种居多,占57.9%,三倍体占10.5%,非整倍体占31.6%。两个三倍体品种‘幻想’和‘满天红’自交和杂交均不结实,表现出三倍体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