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6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97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等彩蝇属的研究,国外做过很多工作,国内近年陆续有报道(方建明、范滋德,1984,1985,1986),本文报道5个新种,3个中国新纪录,均采自云南。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2.
143.
王哈利  曹同庚 《动物学报》1991,37(4):402-407
在伍氏游仆虫(Euplotes woodruffi)接合后体发育过程中,已呈退化状态的老大核后碎块,在细胞第二次形态发生时,逐渐恢复其正常形态结构。T形新大核原基向后延伸而与恢复正常形态的老大核后碎块紧密靠拢。此时在光镜下观察,很容易误认为二者已融合为一。但在接合后体分裂之前,老大核后碎块再次瓦解,T形大核原基缩短成棒状而与老大核后碎块分开,此时二者界限分明。细胞分裂后,残存的老大核后碎块停留于后子虫中,最后被吸收。几个关键时期大核原基和老大核后碎块DNA含量的测定,也证明新老大核不融合。本文还讨论了老大核后碎块在有性过程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4.
潘国兴  陈水南 《昆虫知识》1991,28(4):205-207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探讨大元麦上的粘虫长期预测。对吴县1974~1986年大元麦粘虫发生量,经灾变映射,建立GM(1,1)灾变长期预测模型,用该模型回测历史拟合率达100%,对1987~1989年预测,均于实况相符。  相似文献   
145.
李耀华 《昆虫学报》1991,34(1):126-128
家白蚁 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的生存、行为和取食活动与温度密切相关。探索温度对家白蚁的生存以及行为、取食诸活动的影响,对于研究其生态学和防治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对此曾进行过许多有益的研究,并作过一些有价值的报道。笔者于1986—1987年,对此问题作了系统的试验,得到一些新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6.
沿阶草亚科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沿阶草亚科(Ophiopogonoideae)3属39种1变种叶 片远轴面的表皮特征。认为这些气孔器周围的邻近细胞和表皮细胞特征在分类上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主要是:(1)有助于沿阶草属、山麦冬属和球子草属种间和属间种类的鉴别;(2)给这些植物类群的分类提供了有用的性状;(3)对沿阶草属的归类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4)为探讨沿阶草亚科内3个属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有益的证据。并认为,这三个属的气孔器邻近细胞和表皮细胞特征的演化趋势为无气孔带类型→无角质突起类型→具角质突起类型(具气孔带)。根据这些特征和外部形态性状认为这三个属 的亲缘关系比较密切,应归属于同一个大类群—沿阶草亚科。  相似文献   
147.
大仓鼠种群季节动态的模拟模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张知彬  朱靖 《动物学报》1990,36(2):136-143
  相似文献   
148.
中国夹竹桃目的形态演化趋势及其进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秉滔   《广西植物》1982,(4):165-170
本文探讨了中国夹竹桃目主要器官分类性状的进化趋势,发现了中国夹竹桃目有关花萼、花冠、副花冠、雄蕊、花粉、子房和果实等分类性状密切关系和演化的规律性(图1),从而在作者参考蒋英教授工作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夹竹桃目各分类群的进化系统(图2)。  相似文献   
149.
丘华兴   《广西植物》1982,(3):147-152
作者在中国大戟科血桐属分类研究中,整理了华南植物所标本室、北京植物所生态标本室、中山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和昆明植物所标本室的本属标本。现在本文报导我国血桐属15个种的分种检索表,其中泡腺血桐Macaranga pustulata King ex Hook.f.1种为我国(西藏、云南)新纪录,并对7个种的文献、形态和地理分布作简要的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0.
中国鲤亚科鱼类的分类、分布、起源及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中国鲤亚科鱼类5属23种,内有1新种——尖鳍鲤Cyprinus acutidorsalis sp.nov.,该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1)背鳍前部呈三角形突出,后缘具一很深的缺刻;(2)腹鳍起点前于背鳍;(3)尾鳍下叶不呈桔红色。中国鲤亚科鱼类区系,远较其他国家丰富,地方种有乌原鲤Procypris merus、岩原鲤P.rabaudt、尖鳍鲤、龙州鲤Cyprinus longzhouensis、短鳍鲤C.micristius,抚仙鲤C.fuxianensis、异龙鲤C.yilongensis、大眼鲤C.megalophthalmus、厚唇鲤C.crassilabris、杞麓鲤C.chilia、春鲤C.longipectoralis、大头鲤C.pellegrini、洱海鲤C.barbatus、云南鲤C.yunnancnsis、大理鲤C.daliensis和翘嘴鲤C.ilishaestomus,共16种。云南高原鲤亚科种类特多,仅见于云南的中国地方种多达12种。在云南各湖泊,鲤属鱼类种的分化十分明显,尤其在洱海,所产6种除杞麓鲤外,均为该湖所特有,同域种如此之多,殊属罕见,大概洱海一带即为鲤亚科鱼类的分布中心。云南高原特有种如此丰富,可能与云南地形地貌几经变迁,并具备着使该亚科鱼类区系得以繁荣和分化的良好生态条件密切有关。本文还对鲤亚科鱼类的起源和演化,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