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地植物学勘探油气资源是当今地植物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本文根据1988-1989年在准噶尔盆地东部试验区的地植物调查和优势植物的化学成分测量资料,对比分析了已知油气区和无油气区的植物群落特征和植物化学组成特征及异常现象,结果发现:油气区植物群落特点,种群特征,植物个体发育,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灰分和矿质元素含量以及元素埙颃作用等均异于无油气区,异常程度因种而异,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灰分和矿质元素含量以及元素颉颃作用等均异于无油气区,异常程度因种而异。  相似文献   
22.
陈秉麟 《化石》2001,(4):26-27
孢粉化石是我国石油地质工作者使用最多的化石 ,这不但因为我国含油地层多是陆相地层 ,也因为孢粉还是参与有机质向石油天然气转化的原始物质。说孢粉化石在陆相地层中含量多还容易理解 ,因为含油的陆相地层多形成于河湖环境。河边湖岸 ,河湖周围的山丘平地都是植物繁茂的地方。植物多 ,孢子花粉自然就多 ,再加上它们体小体轻 ,很容易被风和水带到湖中淀积下来。又由于它们比植物体上的花木枝叶坚实 ,在盆地中容易保存 ,容易成为化石。孢粉所以坚实 ,是因为它的壁中含有孢粉素 ,孢粉素能耐高温高压 ,强酸强碱。说它能向石油转化 ,却不能不令…  相似文献   
23.
彰武盆地张强凹陷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强凹陷是一个早白垩世断陷盆地,1987年以来辽河油田公司在该区钻探了各类石油探井200余口,并在下白垩统采获了较丰富的孢粉化石,建立了3个早白垩世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为Concavissimisporites-Deltoido-spora-Piceaepollenites组合、Cicatricosisporites-Liaoxisporis-Classopollis组合以及Cyathidites-Cicatricosi-sporites-Laevigatosporites-Clavatipollenites组合,分别产自九佛堂组、沙海组和阜新组.叙述了组合特征,通过与国内外孢粉组合的对比及特征分子的时代分布,确立了本区早白垩世生物地层层序及地质时代.并利用孢粉相对油气生成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距今200万年以前,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为富含介形类、腹足类等水生生物群的淡水-半咸水湖泊.距今约200万年以来,柴达木盆地马海-大红沟凸起的隆升,阻挡了祁连山水系进入三湖坳陷的北斜坡地区.由于该区湖水急剧咸化,多盐-高盐水介形类肥胖真星介(Eucypris inflata)从柴达木盆地西部向东南舌进200km,替代了该地区原先丰富的淡水-微咸水介形类动物群.然而,肥胖真星介未能进入达布逊湖以东和三湖以南的富含淡水-半咸水介形类高分异度种群区.距今约150万年以来,湖水进一步咸化,介形类动物群无法在高度咸化的水体中生存,肥胖真星介在北斜坡地区绝迹.此时的沉积物中频繁出现石膏晶片和石膏层.论文展示了构造活动控制生物群分布的实例.柴达木盆地生物成因天然气起源于富含淡-半咸水介形类动物群的湖相泥岩--烃源岩.地质勘探家的首要任务是圈定生物成因气源岩区.淡水-半咸水介形类动物群分布范围的圈定对生物成因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的增加,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面临着更大挑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执行协定已不能较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为此, 联合国大会决定成立工作组, 拟订新的国际协定, 以解决国家管辖范围外海域生物多样性的养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建立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是该议题的焦点问题之一, 但是目前各国对新的国际执行协定应当包含哪些要素还缺乏共同理解。本文通过分析《生物多样性公约》、《名古屋议定书》及《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等与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相关的国际条约在遗传资源的定义、管辖范围、获取条件及惠益分享要求等方面的异同, 提出对海洋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的构建建议: (1)国家管辖范围外的海洋遗传资源不可自由获取; (2)海洋遗传资源的定义应当涵盖海洋生物代谢生成的海洋天然产物; (3)惠益分享责任适用于在新执行协定生效前获取, 但在其生效后进行开发利用的遗传资源; (4)获取活动都应得到主管当局批准, 并签订材料转让协议或共同商定条件; (5)应为非商业化的获取活动制定简化程序, 在人类健康、粮食安全等受到重大威胁而急需获取海洋遗传资源时, 也应适用简化程序, 但后续商业化活动须分享惠益; (6)针对海洋遗传资源的不同研发环节, 设置惠益分享类型, 并就后续利用进行披露和监测, 确保惠益得到分享。  相似文献   
26.
珠江口、琼东南、莺歌海和北部湾盆地是我国南海北部重要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微体古生物在各盆地生物地层框架建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上述盆地已发表的渐新世—上新世沟鞭藻化石有关文献,简要评述了沟鞭藻化石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7.
Amphibious robots are very attractive for their broad applications in resource exploration, disaster rescue, and recon- naissance. However, it is very challenging to develop the robots for their complex, amphibious working environments. In the complex amphibious environment, amphibious robots should possess multi-capabilities to walk on rough ground, maneuver underwater, and pass through transitional zones such as sandy and muddy terrain. These capabilities require a high-performance propulsion mechanism for the robots. To tackle a complex task, a novel amphibious robot (AmphiHex-I) with,transformable fin-leg composite propulsion mechanisms is developed. With the fin-leg composite propulsions, AmphiHex-I can walk on rough and soft substrates and swim in water with many maneuver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transformable fin-leg propulsion mechanism and its driving module. A hybrid model is used to explore the dynamics between the trans- formable legs and transitional environment such as granular medium. The locomotion performances of legs with various ellip- tical shapes are analyzed, which is verified by the coincidence between the model predictions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Further,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locomotion performance of a two-legged platform walking with an asyn- chronous gait in the sandy and muddy terrain. Finally, initial experiments of AmphiHex-I walking on various lands and swimming in water are implemented. These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transformable fin-leg mechanisms enable the amphibious robot to pass through a complex, amphibious work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