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261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研究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牲畜种群的线性规划模型和最优利用策略。以门源马场牧场的实际数据作为模型的一个例子,分别提出了藏羊、改良羊和牦牛的最优种群结构和最优出栏方案。在改良羊、藏羊、牦牛和马为主的牧场上,改良羊是牧场上的主要牲畜,牦牛和马保持其数量下限,藏羊全部淘汰。在藏羊、牦牛和马为主的牧场上,藏羊是牧场上的主要牲畜,牦牛和马保持其数量下限。按照线性规划模型方案经营,可提高经济收益,并减轻冬舂草场上牲畜的过多采食。价格分析说明青海省现行的畜产品价格体系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2.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粗死木质物动态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相似文献   
13.
主养青鱼池塘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率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1985—1987年对苏州市郊区主养青鱼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养青鱼净产7.5、11.25、15t/ha 3个产量级型池塘青鲤团头鲂产出能占养鱼总产出能的比例分别为82.49、78.03、79.34%;总投入能(太阳辐射能+辅助能)转移到鱼的总产出能转换率分别为0.19、0.24、0.31%;太阳辐射能转移到毛和净初级生产力的能量转换率分别为0.76、0.90、0.96%和0.61、0.72、0.77%;净初级生产力转移到滤食性鱼净产量的能量转换率分别为4.02、4.63、5.27%;辅助能转移到鱼净产量的能量转换率分别为12.20、11.33。11.74%。在3个产量级型池塘中,以15t/ha产量级的能量转换率为最佳型。  相似文献   
14.
根据MacArthur-Wilson的岛屿区系平衡模型St=Scq(1-cGT),可以从野外生态效应试验和室内毒性试验中,提出3个功能参数(Scq、G、t90%)进行比较。本文提出两种计算方法:复合梯形法和最小二乘法,后者已在计算机上实现了BASIC计算程序。从数学理论上论证,最小二乘法误差较小,但如果实验布局合理,两种计算方法能得到十分一致的结果。实验模型是否符合理论模型,可以用统计学上的拟合差异度检验法来检验。  相似文献   
15.
日本出光石化公司根据工业技术院化学研究所的专利实施合同,已正式出售用被孢霉(Mortierelia)发酵生产的含γ亚麻酸的油脂,供食品、化妆品用。含8%γ亚麻酸的油脂每公斤批发价为1万8千日元。作食品用的这种油脂产品已完成安全性试验。因所用原料是葡萄糖,厚生省也认为这是“天然油脂”,已被批准作化妆品用,计划批发给化妆品厂商。  相似文献   
16.
17.
18.
生态系统与耗散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鸿 《生态学杂志》1989,8(4):51-54
1977年,比利时著名科学家伊·普里高津成功地提出耗散结构理论,荣获了诺贝尔奖。普里高津的理论告诉我们:“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各元素的作用具有非线性特点,正是这种非线性的相关机制,导致了大量离子的协同动作,突变而产生有序结构。”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系统怎样从混沌无序的动态向稳定有序的结构组织演化及其规律,故也称为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这一系统理论的奇葩,对于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这一理论使我们对生态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高畦深沟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类型也不同。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可了解特定系统对当地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从能流物流和经济效益方面对各类型结构农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作了研究。高畦深沟结构农田生态系统,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区人民为在当地地下水位较高的条件下,进行旱作而发展的一种农田生态系统类型。它的特点是,以一定的比例挖深沟,利用挖沟的泥土起高畦,沟中长期保持有水层,畦面进行旱作,沟里进行种植、养殖或其它利用,结构多年不变,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农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喀左县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闻大中 《生态学报》1989,9(3):259-263
本文根据辽宁省西部一个典型具(喀左县)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查,分析该系统八十年代初期基本特征,进而提出改善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措施。 整个系统由七个组分(或亚系统)组成(农田、牲畜、果园、人工林、人工草地、天然灌丛草地、当地居民)。作者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和调查资料估算出该系统1981—1983年期间年平均流量,其中包括流入和流出能量以及系统内各组分之间的能流量。最后讨论了调整畜牧业结构,提高工业能量、生物质能量利用率和林分改造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