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绣线菊属二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2.
毛乌素沙地10种重要沙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0种重要沙生植物叶器官的比较解剖学研究表明其普遍特征是;叶片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小;叶表具表皮毛和厚的角质膜;气孔下陷、具孔下室;叶肉中栅栏组织发达;叶各类组织中普遍有含晶细胞和粘液细胞,具有发达的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个别植物叶退化而由同比枝行使光合作用;部分植物具皮下层和异细胞层,以及具异常结构,以上特征是适应沙漠干旱环境的结果,反映出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33.
沙地云杉     
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东南部的边缘,有一片神奇的云杉林,千百年来,它辛勤地护卫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生灵,抗御着严寒、干旱和风沙,为改善和调节我国北方的自然环境默默地奉献着。组成这片森林的主要树种,就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 沙地云杉分布范围十分狭窄,世界上仅分布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的东南部,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它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属大兴安岭山地向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除敖包主峰外,全部是沙丘。地表仅有30-50厘米的腐殖质灰色森林土,土质…  相似文献   
34.
生态场理论在沙地云杉种群更新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生态场理论是物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它基于植物分布格局,植物生长模型,植物竞争以及竞争利用的研究,研究森林草原过滤带上沙地云杉种群在更新中产生的生态场的特性,结果表明,沙地云杉种群生态场是半椭圆形特殊的非均匀场,生态场强度随着母树距离的增大而变化,开始时迅速增大,3 ̄5m处场强达到最大,然后逐渐下降,由于生态场的重叠而使叠加部分的场强明显增大,生态场的作用范围与坡度,坡长等地形因子及树高,冠半径等测  相似文献   
35.
开封沙地试验区不同作物种植方式的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开封沙区地处河南省沙区腹地,风沙灾害严重,旱涝灾害频繁,地力瘠薄,严重障碍着沙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因此,自1983年在国家科技攻关的基础上建立了开封沙地试验区,探索平原沙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八五”攻关期间,深化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36.
不同类型沙地狗尾草的生长特征及生物量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科尔沁沙地封育5年的围栏内选取典型流动、半流动、半固定、固定和丘间低地5种不同样地,并以未封育的流动沙地作为对照,测定了狗尾草生长特征指标及地上、地下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善,狗尾草的分蘖株数逐渐减少,而围栏内狗尾草叶长、叶片长宽比和最大穗长增大;植株高度排列次序为丘间低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半流动沙地>流动沙地>对照,而围栏内植株根长及其与株高比值的大小次序与株高正好相反;不同类型沙地狗尾草地上、地下生物量有所不同,但不同类型沙地狗尾草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生物量主要分配在地上部分,地上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比值不小于80%,而地下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比值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37.
浑善达克退化沙地草地生态恢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选择草地退化十分严重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开展恢复生态学研究 ,试图寻求沙地草地生态恢复的新途径。采取“以地养地”模式 ,在小范围的土地上 ,建立高产饲草基地 ,使牲畜的压力逐步向高效地集中 ,同时改变畜群结构 ,解决当地牧民生活出路 ;而大面积的退化草地 ,主要借助自然力恢复。结果表明 ,自然力在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群落生物量、平均高度和总盖度 2年后均随恢复时间增加而增加 ( P<0 .0 5 )。流动沙丘的裸沙 ,经 2 a自然恢复后 ,生物量达 1 0 1 2 g/m,总盖度高达 60 %。与对照相比 ,封育 2 a后固定沙地群落盖度增加近 3倍 ;滩地群落生物量提高了 9倍 ,平均高度增加 4倍。植被组成方面 ,恢复前固定沙地以冷蒿 ( Artemisia frigida)、糙隐子草 ( Cleistogens squarrosa)和寸草苔 ( Carexduriuscula)等为主 ,恢复 2 a后冰草 ( Agropyron cristatum)、褐沙蒿 ( Artemisia intramongolica)等占优势 ;滩地植被中 ,羊草 ( L eymus chinensis)、披碱草 ( Elymus dahuricus)等逐步取代了灰绿藜 ( Chenopodiumglaucum)和尖头叶藜 ( Chenopodium acuminatum)等。生态恢复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得以保护 ,而且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项目中的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牧民 ,在实验示范前后  相似文献   
38.
科尔沁沙地景观研究中的尺度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研究区域取样尺度和分析尺度两个方面入手 ,对科尔沁沙地景观的尺度效应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取样尺度的尺度效应可以通过回归分析和统计分析来判断其变化趋势和范围。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 ,景观中斑块数量 ( y)与取样面积 ( x)之间有很好的拟合关系 y=- 7.1 2 82 x+ 2 2 0 .31 ( R=0 .95 8>0 .70 8=α0 .0 1(10 ) ) ;最大斑块面积 ( y)和取样面积 ( x)二者的关系为 y=0 .0 0 4 x2 - 0 .0 0 96x+ 0 .3346( R=0 .947>0 .70 8=α0 .0 1(10 ) ) ,关系密切。取样面积对景观结构特征的影响分析显示 ,在取样面积最小为 0 .2 8的情况下 ,景观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为抛物线型 ,在取样面积约为研究区面积的一半左右时 ,景观多样性最高 ,为1 .931。不同取样面积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 1 .863(± 0 .0 75 )。从景观优势度指数的变化来看 ,呈倒抛物线型。在取样面积约为研究区面积的一半左右时 ,优势度最低 ,为 0 .467。不同取样面积的平均优势度指数为0 .5 34(± 0 .0 75 )。在取样面积不变的情况下 ,研究尺度的分析表明 ,沙地景观间隙度具有分形结构。间隙度与研究斑块的占有概率有关 ,占有概率越高 ,分维数越大。在研究对象占有概率相同的情况下 ,不同分布格局存在不同的景观间隙度 ,研究尺度越大 ,差别越大。相对而  相似文献   
39.
2002年9月,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接到内蒙古正蓝旗政府的邀请——对当地进行一次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前期考察。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一个多学科的专家考察队组成了。十几位专家匆匆赶到集合地点,登上一辆中巴向口外方向驶去……。吸引专家们的是正蓝旗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的腹地,而在浑善达克沙地建立保护区则是许多专家早就萌动的心愿。 展开内蒙古地图,当我们用彩笔草草地将浑善达克沙地的轮廓勾勒出来时,惊奇地发现它的外形宛如一只雄鹰在内蒙古草原上盘旋。不过,人们对它的了解可没有这样诗意,因为“浑善达克”这个本来很陌  相似文献   
40.
沙地景观中矢量数据栅格化方法及尺度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数据转换(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问题,从斑块面积、周长、数量对转换方法及尺度的响应角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以库布齐沙漠地区的2003年1:10万的矢量数据为例,转换尺度以10m为起点,200m为终点,10m为间隔,利用最大面积值方法(RMA)和中心属性值方法(RCC)两种转换方法分别进行栅格化,讨论了面积、周长、斑块数量对不同尺度及不同转换方法的响应,同时还讨论了运算时间对转换方法及尺度的响应.得出了"30m大小的转换尺度为最佳尺度,最大面积值方法(RMA)优于中心属性值方法(RCC)"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