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8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722篇 |
专业分类
15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67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澳门路氹湿地芦苇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的生长规律及其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澳门路毡湿地芦苇氮磷含量变化进行了6次调查。结果表明:芦苇地上部分和地下茎的氮、磷含量都在秋冬达到最大值,在春夏达到最低值,其中叶氮、磷含量最高值分别为37.5和4.0g·kg^-1,最低值为28.0和3.5g·kg^-1;茎中部氮、磷含量最高值分别为14.1和2.0g·kg^1,最低值为11.5和1.6g·kg^1;地下茎氮、磷含量最高值分别为10.2和0.9g·kg^1,最低值为6.6和0.8g·kg^-1。各季节芦苇不同部位的氮、磷含量大小顺序均为叶〉地上茎〉地下茎。氮、磷没有在芦苇体不同器官或部位之间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03.
104.
浅谈维生素D与钙磷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已知人体内6种D族化合物中较为重要的2种是维生素D2(称为麦角钙化醇,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和维生素D3(称为胆钙化醇,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人体内也可合成)。皮下组织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化为维生素D3,酵母和植物油也... 相似文献
10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FIGO)分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对氧磷酶-1(PON-1)表达水平差异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FIGO分期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为Ⅰ期组23例,Ⅱ期组22例,Ⅲ期组18例,Ⅳ期组17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所有受检者RDW、PON-1表达水平,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对氧磷酶-1表达水平对不同FIGO分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对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2年随访,将2年内死亡的25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将其余55例患者分为存活组,对比死亡组与存活组临床一般情况与RDW、PON-1表达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RDW、PON-1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五组受检者RDW、PON-1水平对比差异显著,Ⅳ期组RDW水平高于Ⅲ期组、Ⅱ期组、Ⅰ期组和对照组,Ⅳ期组PON-1水平低于Ⅲ期组、Ⅱ期组、Ⅰ期组和对照组(P<0.05);RDW结合PON-1联合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高于RDW单一诊断和PON-1单一诊断(P<0.05)。RDW诊断子宫内膜癌不同分期价值曲线下面积为89.63,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75.73 %,PON-1的曲线下面积为78.89,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82.53 %,两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84.26,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87.57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FIGO分期、基层浸润、组织分化程度、血清RDW与PON-1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层浸润、RDW与PON-1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RDW、PON-1联合对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基层浸润、RDW与PON-1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需针对基层浸润、RDW升高与PON-1水平降低的患者采取相关措施,改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死亡率情况。 相似文献
106.
107.
本文采用单向硅胶薄层色谱对“红星1号”(抗风品系)和“9-110”(抗寒品系)两种无性系天然橡胶胶乳脂质的磷脂组成进行定性分析,分离出8种磷脂组分,已检出6种,发现两种是从来没检出过的磷脂组分,此外用薄层色谱扫描和“吸光度比例系数校正法”对两种品系天然胶乳总脂,橡胶相和底层脂质中各种磷脂组分的分布进行了快速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大鼠种植癌在高压氧(HBO)干预及放射治疗前后99mTc-HL91乏氧显像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为HBO联合放射性药物对恶性肿瘤治疗效果提供实验支持。方法:建立肿瘤株walker-256细胞大鼠皮下种植癌的动物模型,60只荷瘤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高压氧(HBO)组、胶体磷[32P]酸铬和HBO+胶体磷[32P]酸铬组。尾静脉注射99mTc-HL91 37MBq(0.1 mL),4 h后利用SPECT显像,计算肿瘤组织与对侧相应部位放射性计数比值(T/NT),显像当日游标卡尺测量肿瘤最大长径(a)和最大垂直横径(b),计算肿瘤体积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肿瘤生长率(f)。最后一次显像结束后处死全部模型大鼠,取肿瘤组织制成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比较实验各组T/NT与肿瘤生长率(f)以及凋亡的关系。结果:肿瘤99mTc-HL91显像良好,肿瘤部位与对侧相应部位具有较高的放射性计数比。治疗后大鼠肿瘤的乏氧区域及肿瘤体积均减少,以HBO+胶体磷[32P]酸铬组为著,T/NT与f呈正相关;大鼠肿瘤的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以HBO+胶体磷[32P]酸铬组增加明显,治疗后T/NT与大鼠肿瘤细胞的凋亡数呈负相关。结论:HBO在放射性核素治疗大鼠种植癌中起到协同作用,通过99mTc-HL91乏氧显像观察HBO干预后胶体磷[32P]酸铬治疗肿瘤效果,从而为二者联合在肿瘤治疗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9.
110.
全球变暖引起陆地生态系统和整个生物圈一系列生态问题,未来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增加将使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目前增温、氮沉降和森林更新方式对中亚热带土壤氮磷等养分的影响已有部分研究,但增温对亚热带森林的氮磷耦合作用的影响仍然未知。以中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埋设电缆以加热土壤增温实验(增温幅度(5±0.5)℃),研究短期增温对土壤含水量、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土壤氮磷养分,以及氮(N)、磷(P)耦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增温对全氮、全磷无显著影响;增温第1年显著提高了有效氮、铵态氮(NH_4~+)和有效磷的含量,显著降低了MBN含量。增温第2年,土壤中有效磷、NH_4~+和MBP含量显著下降;短期增温虽然对土壤全N/P,有效N/P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增温使铵态氮/硝态亚硝态氮(NH_4~+/(NO_3~-+NO_2~-))显著降低;此外,增温显著降低了MBN/MBP,缓解了微生物对磷的限制。相关性分析表明,耦合作用不仅受N和P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也受土壤温度、水分含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短期增温并未对中亚热带杉木人工幼林土壤氮磷耦合作用产生显著影响,但增温后降低了有效氮、有效磷的含量。因此,在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结果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的健康发展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