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8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277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321篇
  1996年   318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将地衣芽孢杆菌α-淀粉酶基因及黑曲霉糖化酶cDNA重组进大肠杆菌.酵母穿梭质粒,转化酿酒酵母,构建能分解淀粉的酵母工程菌。酶活力测定和酶学性质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酵母MF—αl因子及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信号的调控下,α-淀粉酶和糖化酶基因在酵母中获得高表达并向胞外分泌这两种酶。构建的酵母工程菌在含10%淀粉的培养基中6天内能水解97%的淀粉。重组质粒能在酵母中较稳定地存在。  相似文献   
102.
利用COS7细胞暂时表达系统,研究转译起始序列对EPO-cDNA表达的影响。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了原EP0-cDNA表达载体pCSV-EP0(1).其转译起始序列为5’AATTCATGG3’.同时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起始序列改变成5’CCACCATGG3’,而构建了另一表达载体pCSv—EPO(2)。后者经序列分析证明无误后和前者均通过DEAE-dextran法转染COS7细胞,用ELlSA法定量洲量EP0表达水平.转染后48小时及72小时收集含pCSV—EP0(1)的COS7细胞上清.测定结果为1580pg/mI及954pg/mI,而含pCSV—EPO(2)的上清则为25 300pg/m1和17 450pg/ml。这表明经优化起始序列的基因表达远高于未经优化的。  相似文献   
103.
对废水淤泥的厌氧消化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非模型控制方法。多变量控制系统的操作变量为供热量和进水量.被控变量为消化温度和消化污泥排出浓度。证明了控制算法的收敛性。讨论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证实了非模型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无需对象的模型.为复杂生化过程的控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4.
陈宜构  林玉福 《昆虫知识》1994,31(4):200-201
稻秆蝇ChloropsoryzaeMatsumura,又名稻黄潜秆蝇、稻秆潜蝇,是我县中、高山区新上升的水稻害虫,一年发生3代,1~2此为害水稻。全县水稻受害国积约15万亩,受害平均损失率4.9%,重的达14%以上。大田防治为降低成本,提高防治效果,用甲胺磷等农药取代味哺月,必须掌握在卵孵化盛期内施药,时间性极强。为了有效地指导防治,几年来我们应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幼虫发生期预测预报,收到了较抒的效果。1肾饲养法据田间调查,稻拜蝇幼虫侵入寄生后一般不转株,l~2代发生比较整齐,化蛹期内,凡被害水稻一般也可剥查到蛹。蛹在饲养中发育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5.
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次伟  冯炳灿 《昆虫知识》1994,31(4):196-198
白背飞虱在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上的分布、趋性、发育和繁殖力是不同的。它喜欢在杂交稻(汕优6号)上生活和繁殖,取食后成虫寿命最长,取食量、产卵趋性、产卵量、田间虫量均最大,种群增长快;在粳稻上却相反;常规灿稻和糯稻介于二者之间。在同一类型品种中,抗虫品种比感虫品种在上述特性方面差异明显。说明抗虫育种和种植抗虫品种是对该害虫综合治理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6.
水稻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简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8个盆栽水稻品种开花后于饱和光下测定光合日变化,光合速率越高,下午叶片的光合速率低于上午的日下降就越大。增施氮肥,光合速率提高,光合日下降也大。叶片衰老时,光合速率和光合日下降同时降低。品种间上午叶片光合速率的差异较小,下午则较大。高产品种在乳熟期的光合速率较高,但光合日下降小。  相似文献   
107.
雷国明 《昆虫知识》1994,31(6):376-376,367
稻螟蛉NarangaaenescensMoore属鳞翅目夜蛾科,多年来一直视为害虫。幼虫啃食稻叶成缺刻,有时也把禾苗或稻叶吃成刀割状。然而笔者30余年从事稻田病虫调查研究中,认为应该重新认识稻螟岭是害多于益还是益多于害,究竟是害虫还是益虫。福建农学院赵修复教授“’于1980年来江西讲学时曾提出要为稻螟岭平反的观点,至今仍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和深入研究。修水县地处赣西北边陵山区,位于东经113”56’~114”56‘,北纬28”41’~29”22’,天放资源丰富,稻田用药少。笔者每年在该县的稻田、草丛和诱测灯下见到大量的稻螟岭峨,尤以5~8月为…  相似文献   
108.
褐飞虱又一种危害方式及其损失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常年其自然为害损失超过其它任何一种害虫。对褐飞虱的刺限为害同人早有共识,但有一种为害方式──以产卵器划破德颈产卵,导致水稻产量下降,至今未有报道。为了弄清其危害损失程度,给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就此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于下。1调查方法1.1田间调查:选择褐飞虱不同密度的稻田(品种汕优63),在水稻收获前跳跃式取样,每点2穴,共查20穴;并数得20穴总株数。将20穴所有穗颈有产卵痕的稻穗取下,观察产卵痕部位,同时在同一穴中取相当数量和大小的无褐飞虱产卵痕…  相似文献   
109.
CoCl2、NiSO4及高浓度的GA3抑制水稻离体幼穗乙烯的生成,而2,4-D、Ag2S2O3和乙烯利则明显促进乙烯生成。玉米赤霉烯酮的抑制不明显。精胺和亚精胺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0.
水稻株高基因对GA3的敏感性在生育期间不一致,其中eui和sd1为全生育期敏感型;D53为苗期和分蘖期敏感型;Sd1和sds(t)为全生育期钝感型。矮秆基因型的GAs和IAA含量均低于高秆基因型,对GA3的敏感性与内源GAs含量的高低无关。苗期和分蘖期ZRs含量在高秆型中较高,而抽穗期则为矮秆型中较高。苗期ABA含量与对GA3敏感性一致,而与植株高度无关,分蘖期和抽穗期的ABA含量在矮秆型中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