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南昌城区-郊区-乡村梯度森林、灌丛和草地3种绿地为对象,选取典型样地,采集表层土壤,测定初始状态和5、15、25、35、45 ℃恒温培养30 d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结果表明: 3种绿地的WSOC均值表现为城区高于乡村,WSOC占土壤总有机碳(TOC)的百分比(WSOC/TOC)表现为乡村高于城区(P<0.05),但WSOC及WSOC/TOC在3种绿地间无显著差异.城乡梯度WSOC对培养温度的响应格局总体表现为5 ℃培养条件下乡村高于城区,45 ℃为城区高于乡村,郊区介于中间.WSOC的温度响应变异系数为森林和灌丛低于草地,且3种绿地均表现为沿城乡梯度呈增加趋势.WSOC与TOC、全氮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WSOC的温度响应变异系数与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外源物输入可导致城区绿地WSOC含量增加,但城市环境有利于WSOC的稳定,估计与城区有效磷含量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72.
为了解高山森林溪流凋落物冬季分解过程中水溶性氮和磷的变化过程,采用凋落叶分解袋法,以川西高山森林典型乔木(四川红杉、方枝柏)和灌木(高山杜鹃、康定柳)凋落叶为研究对象,研究冬季不同时期(冻结初期、冻结期、融化期)溪流、河流、河岸带以及林下凋落叶水溶性氮和磷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冬季的分解,4种凋落物在不同生境下各时期的水溶性氮含量无显著变化.水溶性磷含量除林下外在其他生境均显著降低,表现出河流<溪流<河岸带<林下的规律.高山森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水溶性磷含量与平均温度、正积温、负积温和流速呈显著负相关,水溶性氮含量与正积温呈显著正相关,物种显著影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水溶性氮和磷的含量.高山森林凋落物冬季分解过程中水溶性磷更易随河流和溪流等水体的流动而流失,而水溶性氮受冬季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以山药皮为原料研究纤维素酶法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工艺条件,研究考察了料液比、加酶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醇沉时间等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酶添加量4 U/m 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50℃,醇沉时间4 h。通过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一步优化,确定料液比1∶35,酶添加量5 U/m L,温度48℃时,SDF制备率最高达22.87%,较初始SDF含量7.96%提高近3倍。同时对制备的SDF性能进行测定,其持水性可达到10.74 g/g,溶胀力为6.45 m L/g,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4.
豆渣水溶性粗多糖经过脱脂、酶解工艺进行精制后,多糖纯度由74.60%提高到了87.45%;通过豆渣水溶性多糖对O-2·抑制作用、·OH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的测定,表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5.
76.
为阐释不同污染程度下城市绿化植物吸滞PM2.5机理、解析污染物来源,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定量测定长沙市常见的2种园林绿化树种(桂花和香樟)植物叶片PM2.5吸附量,同时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不同污染区(交通区、文教区、清洁区)植被的叶表面微形态特征,使用离子色谱仪测定样品中水溶性离子含量.结果表明: 污染程度与植物叶表面PM2.5吸附量呈正相关,不同植物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全年均值表现为交通区(0.56±0.04 μg·cm-2)>文教区(0.48±0.06 μg·cm-2)>清洁区(0.33±0.02 μg·cm-2),植物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季节变化为冬季(0.70±0.10 μg·cm-2)>春季(0.43±0.14 μg·cm-2)>秋季(0.39±0.12 μg·cm-2)>夏季(0.31±0.09 μg·cm-2),桂花的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大于香樟;污染程度轻的区域的植物叶片比较光滑,污染程度重的区域的叶片较粗糙,植物粗糙度排序为交通区(195.45±16.09 nm)>文教区(176.99±8.45 nm)>清洁区(131.88±12.98 nm);不同污染程度地区PM2.5离子含量均表现为冬季最大,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最低;3个污染区PM2.5离子成分均以Na+、NH4+、Cl-和Br-这4种离子为主,不同程度污染区PM2.5污染均以移动源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77.
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表征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含硫化合物还原红曲色素,红斑素和红曲红素分子中的环羰基还原成羟基,得到水溶性红白曲黄色素.以 UV-Vis、IR和(?)H-~(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色素的吸光度随pH增大而略呈上升趋势,避光可明显提高其稳定性.除Mg~(2 )在pH9下使其溶液产生沉淀外,Sn~(2 )、Ca~(2 )、Fe~(3 )和AI~(3 )均不影响其稳定性.不同pH和温度下加热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条件对其热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8.
土壤施Mn深度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缺Mn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缺Mn土壤为基质进行的小麦模拟土柱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Mn深度条件下3317和川麦222个小麦基因型的缺Mn症、产量、根系分布和体内Mn含量均存在着显着差异。随着施Mn深度的增加,Mn肥的增产效果更为明显,川麦22施Mn的增产幅度高于3317.初步认为,3317耐缺Mn能力高于川麦22,与其根系在中下部土层分布比例高,吸Mn能力强有关。土柱试验发现小麦苗期的缺Mn症在中下部土层供Mn时明显恢复,表明中后期供Mn对小麦产量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低温胁迫下黄瓜嫁接苗与自根苗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低温胁迫下黄瓜嫁接苗的Pro,Vc,水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自根苗,而叶中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低于自根苗,根中与自根苗相近,Pro,Vc和水溶性糖含量的提高是嫁接自根苗抗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冯璐  刘京涛  韩广轩  张启浩  彭玲 《生态学报》2021,41(10):3826-3835
地下水位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然而其如何影响滨海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尚不清楚。通过地下水位控制试验,研究黄河三角洲滨海非潮汐湿地地下水位梯度(-20、-60、-100 cm)下,土壤种子库密度、物种多样性等特征,并通过土壤化学指标与对应的土壤种子库特征之间的通径分析,探讨地下水位深度变化对土壤种子库特征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在该区域秋季采样的土壤种子库中,碱蓬和盐地碱蓬的种子数量最多;地下水位变化对土壤种子库密度无显著影响,但对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影响较大,随着地下水位深度增加,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呈增加趋势。整体上,随着地下水位深度增加,土壤种子库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之增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盐是影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种子库组成特征的主导因素,贡献率为69.482%,土壤养分为次要影响因素,贡献率为23.710%,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对种子库物种多样性起到限制作用,同时,有效磷浓度通过水溶性盐总量对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间接负作用,总磷浓度对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相似性起到促进作用。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地下水位深度变化,主要通过影响土壤水溶性盐总量,进而影响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