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氯化橡胶以其优良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在我国船舶业和交通系统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我们应加大氯化橡胶的生产与应用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氯化橡胶的产量与质量。论文针对氯化橡胶的应用范围以及生产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探讨氯化两面针碱(NC)通过靶向miR-31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发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1%DSS诱发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n=7),DSS组(n=8),DSS+NC组(7.27 mg/kg)(n=8)和NC组(n=7),饮水给予DSS,灌胃给予氯化两面针碱。造模周期为3周,分别为Control组和NC组每天饮用无菌水,DSS组和DSS+NC组第一周饮用1% DSS水,第2周正常饮水,第3周1% DSS水。造模最后一周给予Control组和DSS组小鼠0.5%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灌胃,DSS+NC组和NC组给予NC灌胃。造模完成后,观察小鼠结肠炎相关的疾病活动指数(DAI),HE染色进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q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miR-3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炎症蛋白NF-κB和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与DSS组相比,DSS+NC组的 DAI 显著降低(P<0.01),结肠病理损伤明显改善;②与Control组相比,DSS组小鼠结肠组织miR-31表达显著升高(P<0.01),DSS+NC组miR-3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DSS组(P<0.05);③与DSS组相比,DSS+NC组中的炎症蛋白NF-κB和COX-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氯化两面针碱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抗炎机制与下调miR-3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建立合适的小鼠孤雌胚胎干细胞建系方法。方法:采用氯化锶联合细胞松弛素B激活B6D2F1杂交小鼠卵母细胞,所获得的囊胚与桑椹胚分别用于孤雌胚胎干细胞的建系,观察两者的建系成功率。结果:共建立了12株小鼠孤雌胚胎干细胞系,这些细胞SSEA-1抗原阳性,SSEA-4,TRA-1-81,TRA-1-60表面抗原阴性,具有AKP活性,保持正常染色体核型,体内外分化分别形成畸胎瘤和拟胚体。结论:采用囊胚和去透明带的桑葚胚建立孤雌胚胎干细胞系获得成功。该方法为人类纯合子的胚胎干细胞建系提供基础,在自体细胞治疗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多肽铬螯合物对糖尿病小鼠肝脏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糖尿病的机理。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胶铬组,胶铬组以灌胃方式加入多肽铬螯合物;以光镜及HE染色观察三组小鼠肝脏形态及组织学的变化,采用SDS-PAGE实验和非SDS-PAGE检测三组小鼠肝脏蛋白质表达。结果:光镜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多肽铬螯合物可以有效地减轻四氧嘧啶对肝细胞造成的损伤。模型组肝脏25kDa-35kDa之间的某种蛋白表达升高而多肽铬螯合物可以降低此种蛋白的表达,初步推断这种蛋白质为SOD。结论:多肽铬螯合物能够通过降低四氧嘧啶造成的肝脏中抗氧化有美的蛋白盾代偿性升高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糖尿痛所致的肝损伤的活性物盾。  相似文献   
66.
摘要:【目的】本文在利用毕赤酵母成功分泌表达高活性三苯基甲烷类染料降解酶TpmD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有机溶剂和常见酶抑制剂对纯化后的重组脱色酶TpmD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毕赤酵母分泌表达的重组酶TpmD经超滤浓缩及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得到纯化的重组TpmD酶。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对孔雀石绿脱色活性,并研究了各种有机溶剂和抑制剂对TpmD酶脱色活性的影响。通过脱色过程溶氧测定和全波长扫描分析反映了DTT与NADH作为TpmD辅因子时对孔雀石绿脱色反应的表观区别。【结果】甲醇对酶活性抑制作用较弱,重组酶在甲醇中能维持约90%的活性,乙醇和丙酮则使重组酶活性则迅速丧失。低浓度二甲基亚砜有利于重组酶活性的维持,30%的二甲基亚砜可抑制一半以上酶活性。L-半胱氨酸、叠氮化钠及低浓度的EDTA对重组酶活性影响较小,较高浓度的EDTA才显示较强抑制作用;表面活性剂SDS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极低的浓度也能完全抑制重组酶活性。抗氧化剂二硫苏糖醇(DTT)对重组脱色酶的作用十分独特,它可替代NADH辅助脱色反应并增加脱色速率,但在反应终点脱色总效率约为NADH作为辅酶时的92%。DTT辅助TpmD脱色孔雀石绿过程中的耗氧情况及脱色产物与NADH作为辅酶时明显不相同。【结论】发现不同有机溶剂和常见抑制剂对重组酶活性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首次证实DTT能辅助TpmD脱色反应,这一脱色反应过程的作用机理与NADH为辅酶催化的反应原理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67.
朱玮阁  郭瑞昕  杨家新 《生态学报》2009,29(7):3605-3612
25℃,投喂密度为(2~3)×106cells/ml的蛋白核小球藻,采用单"克隆"培养的方法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进行慢性毒性实验,分别比较具有环境雌性和雄性激素效应的药物氰戊菊酯(Fenvalerate)和三丁基氯化锡(TBTC)对萼花臂尾轮虫亲代单次携卵量、总产卵量和后代数、以及亲代和F1代的混交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处理组,亲代单次携2和3个卵的频次在浓度达400μg/L时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亲代单次携1个卵的频次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浓度组总产卵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后代数也明显增高.氰戊菊酯在两个最低实验浓度(0.64μg/L和3.2μg/L)就会对亲代混交率和子一代混交率、MF/AF存在显著影响.TBTC处理组在浓度0.0016、0.008μg/L和1μg/L亲代单次携1个卵的频次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携3个和4个卵的频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亲代总产卵量和所产后代数在TBTC各处理组都显著低于对照组(0.0016μg/L除外)(p<0.05).而子一代的混交率、MF/AF等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表明氰戊菊酯和TBTC对萼花臂尾轮虫的生殖具有明显的内分泌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68.
为探讨一种高效的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方案,进一步提高孤雌囊胚发育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锶及不同作用时间的乙醇,并分别联合6-DMAP对不同卵龄小鼠卵母细胞进行活化,统计小鼠卵母细胞卵裂率和体外发育状况。结果显示,15~16h、18~19h和20~21h卵龄组卵母细胞经6mmol/LSrCl2联合6-DMAP处理后,三组的激活率随卵龄增长而升高,其中20~21h卵龄组显著高于15~16h、18~19h组(P<0.05),激活胚胎的发育率以18~19h时最高;6mmol/L和10mmol/L的SrCl2联合6-DMAP均能有效地激活小鼠卵母细胞,激活率分别为76.4%和83.6%,桑葚胚率分别为50.0%和56.3%;70ml/L乙醇联合6-DMAP以处理7min组获得了较好的激活率和囊胚发育率,分别为77.1%和42.4%,囊胚率均显著高于4min和10min处理组(P<0.05)。6-DMAP与SrCl2或乙醇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抑制第二极体的排出,提高激活胚的二倍体比率;孤雌囊胚的平均细胞数显著低于正常受精囊胚(P<0.05)。不同激活方案对孤雌活化胚的核型和发育能力的作用差异较大,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率与卵龄...  相似文献   
69.
在采用耳蜗顶部灌流方法测定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时,本文提出了两点改进,实验动物为豚鼠:(1)孵育前用2%戊二醛磷酸盐缓冲液(pH7.4,4℃)将耳蜗预固定30min,再冰凉(—20——40℃)约3min,以便消除血管纹屏障,使该部位和柯蒂氏器官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能同时被显示出来。(2)在孵育液中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阿密妥),可使耳蜗背景色变淡,从而减少假阳性现象。通过对一些豚鼠的实验观察,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0.
白豆杉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为我国特有植物,属于红豆杉科(Taxaceae)白豆杉属(pseu-dotaxus).本文对白豆杉树皮的化学成分以及就该种植物中是否含有紫杉醇(Taxol)进行分析研究.并从石油醚提取物中已鉴定出2个化合物,为铁杉树脂醇(Tsugalactone)和1.1.3-三苯基丙烷(1.1.3-triphenylpropa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