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8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25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406篇
  2002年   469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401篇
  1999年   305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393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440篇
  1994年   461篇
  1993年   294篇
  1992年   338篇
  1991年   326篇
  1990年   333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7篇
  1980年   5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魏濂艨 《昆虫学报》1992,35(4):490-492
本文记述泉种蝇属Pegohylemyia一新种。新种模式标本采自位于黔北高原的宽阔水自然保护区,保存于作者所在单位。 诹访泉种蝇Pegohylemyia suwai新种 雄 体长7.0mm。眼具稀疏微毛。额约为头宽的1/19或触角第三节宽的2/3。间额前方橘红,向后渐黑;粉波银灰;间额交叉鬃发达,其前下方尚具一个小鬃。侧额狭,至  相似文献   
43.
王明 《昆虫学报》1992,35(3):358-361
作者曾于1986年首次报道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卧龙地区发现的指虻属(Isshikia)一新种——汶川指虻。本文再次记述了在我国海南省发现的另一指虻属新种——海南指虻。另外同时记述在我国西藏地区发现的瘤虻属(Hybomitra)一新种——黑须瘤虻。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44.
松辽盆地阿尔必期微体浮游植物新属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该文描述了松辽盆地中白垩世阿尔必期泉头组三段的微体浮游植物化石1新属7新种,隶属于微咸水沟鞭藻类2属5新种(含4新亚种),淡水绿藻1属1种和疑源类1新属1新种。并对沟鞭藻 Ngktericysta Bint,1986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45.
青厉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厉螨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青厉螨属一新种——顾氏青厉螨Qinghailaelaps gui sp.nov.,其特征:背板刚毛除F_2外,位于前足体的毛较后半体的明显粗长;生殖腹板与肛板间距为肛孔长的2倍;腹表皮刚毛约95对;寄生于未订名熊蜂体上。模式标本采自宁夏海原县,保存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病防治所和贵阳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46.
陕西宽寄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胭螨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胭螨科一新种,长安宽寄螨Euryparasitus changanensis sp.nov.,标本采自陕西长安县大仓鼠的窠内。本新种与黄鼠宽寄螨Euryparasitus citelli Bai et al,1988最相近似,但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47.
在浙江三门发现猫蛛科一新种,暂归人哈猫蛛属,定名为三门哈猫蛛Hamataliwa sanmenensis sp.nov.本新种与三突哈猫蛛H.tricuspidata相近似,但有明显区别。本属为我国新纪录属。  相似文献   
48.
49.
50.
诸葛菜叶柄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科  罗鹏 《生物工程学报》1992,8(2):174-177
本文首次报道用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试管苗叶牺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了植株。用于原生质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Nitsch培养基,附加1OOmg/L丝氨酸,800mg/L谷氨酰胺和13%的蔗糖,激素成分为0.5mg/L BA,0.5mg/L NAA和lmg/L2,4一D(或0.5mg/L BA和2mg/L 2,4-D)。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为2×105/ml。培葬7天的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约为40%。在附加O.05mg/L NAA和3mg/L BA的MS分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大量的芽和苗,分化频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