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196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0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森林土壤氮转化的微生物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林型下土壤(A+6层和A_1层)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在森林土壤氮转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林型下土壤具有不同的固氮作用、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速率,即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已经证明,固氮作用主要存在于森林土壤的A_1层,反硝化作用主要存在于A_0层。森林土壤存在2种硝化作用过程,即由自养微生物所引起的自养硝化作用过程和异养微生物所引起的异养硝化作用过程。它的存在与林型有关,某些森林土壤中这2种硝化作用过程都存在,如针阔混交林下的A_0层和A_1层。有些林型下土壤,则以异养硝化作用过程为主,如针叶林的A_0层。  相似文献   
13.
呼吸链底物和抑制剂对线粒体内膜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DPH和ANS标记大鼠肝线粒体内膜,以稳态荧光偏振法,研究了呼吸链底物和抑制剂对内膜流动性的影响。1.苹果酸+谷氨酸、琥珀酸分别为底物,均能引起内膜流动性增加。2.琥珀酸对含心磷脂的脂质体的膜流动性无影响。3.在鱼藤酮存在的条件下,苹果酸+谷氨酸对内膜流动性的增加作用消失,但琥珀酸的作用仍然存在。有氰化钾时则琥珀酸的作用消失。4.不论外加底物存在与否,鱼藤酮使内膜的流动性下降,而氰化钾则使之增加。抗霉素A亦可使内膜的流动性增加。上述结果表明:线粒体内膜流动性与其功能密切相关。电子沿呼吸链传递使线粒体内膜流动性增加,这种变化可能与呼吸链成分的氧化还原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14)C-Pro和~3H_2-Tyr离体暗培养黄瓜子叶,发现细胞质、SECW和RCW中的Hyp/Pro和Idt/Tyr都随时间呈线性增加。这两种比值后两者高于前者,而两种比值增加速度之比在胞质部分最大、RCW中最小。表明在胞质和胞壁中都有Pro羟化和Tyr异联化过程,但羟化作用主要发生在胞质中,异联化主要在RCW中。 理化处理(高渗溶液和CHM)和放射性示踪证明胞质中存在HRGP库;它被分泌到胞壁后,先以离子键与壁结合,后转变为共价键与壁结合的伸展素。  相似文献   
15.
在缺钾培养条件下,高粱苗地上部单位鲜重含钾量由于地上部鲜重的增加而下降。从高梁苗钾缺乏症出现的时间、频率和程度来看,Pro培养似乎有利于缓和或减轻缺钾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在同样含钾量情况下,以Ca(NO_3)_2为氮源的苗受到缺钾伤害要重于以Pro为氮源的苗受到的伤害,其钾缺乏症植株的百分数增加值与含钾量降低值之比为0.26,以Pro为氮源的缺钾营养液培养的苗为0.09,即下降同样量的钾前者苗的钾缺乏症的增加要大大地超过后者。Pro并不减轻在缺钾情况下叶绿素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利用光吸收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研究了甲素对DNA分子中四种碱基A、G、C和T光氧化的敏化作用,发现在反应体系的pH为9.0、甲素浓度为3×10~(-5)mol/L、光照40分钟时,G和T紫外吸收明显降低;HPLC分析发现甲素敏化的G光氧化体系比对照体系多出现一组分峰(滞留时间0.927分钟),该峰用475nm波长检测比260nm波长检测灵敏。根据反应机制推测是G环破裂产物。在反应条件固定时,甲素敏化G的光氧化作用受pH、光照时间及甲素浓度影响极大。单线态氧淬灭剂——叠氮钠浓度在40—110mmol/L可部分抑制甲素敏化G的光氧化作用,>110mmol/L时反应完全被阻断,提示甲素对G光氧化的敏化作用主要通过单线态氧(~1O_2)即Ⅱ型机制起作用。本文还讨论了G光氧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7.
经分子氮预处理的蓝藻乙炔还原活性下降。分子氮对乙炔还原的抑制作用可因CO_2的加入而削弱,氮浓度增高时,CO_2的此种有益作用即消失。在5% CO_2条件下:(1)光照强度大时,经分子氮预处理的蓝藻乙炔还原活性比未经处理的(氮气中)高些,弱光下则削弱,暗中削弱更大;(2)它受到光合抑制剂的抑制较大;(3)对CO_2和O_2的敏感度比未经氮预处理者小;(4)分子氢对其支持与来经氮预处理的相差甚微,但对其受O_2损伤时的保护作用则大些;(5)MSX对分子氮预处理的蓝藻乙炔还原也有明显的抑制,且比单加CO_2的大。  相似文献   
18.
寡齿新银鱼同工酶及其与幼态持续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信伟  熊全沫 《遗传学报》1991,18(3):214-218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状连续电泳方法,对幼态持续(neoteny)的寡齿新银鱼(Neosalanx oligodontis Chen)13种同工酶的18个位点进行研究,并进行乳酸脱氢酶热变性实验。结果表明ADH、GOT、α-GPDH、LDH、MDH、ME、POX和SOD表现出一定的幼态持续的特征,其中LDH由A、B两个位点编码,C位点不表达,是因为个体发育早期C基因尚未表达时发生幼态持续的结果。ES和IDH无幼态持续特征。α-AMY、FUM和CAT因数据不足,未进行分析。寡齿新银鱼同工酶基因表达中幼态特征的表现为研究鱼类幼态持续的产生机制和遗传基础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9.
稻草—凤尾菇—蚯蚓—肉鸡食物链的氮流与能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草养菇、菇渣喂蚓、以蚂喂鸡是通过营养关系将三个生产过程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特有的食物链。关于这三个环节各自的经济效益及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做了很多,而作为一条食物链的整体状况,主要是能流和物流状况。尚未见到更深入具体的报道。作者试图通过实验定量分析和评价该食物链中每一链节上以及整体上的氮流和能流状况,进而对其生产应用价值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用生物测定法观察了模拟海拔5000m高度连续缺氧20d对大鼠肺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慢性缺氧明显抑制了肺内和肺外动脉对乙酰胆碱、ATP、硝普钠和异丙肾上腺素舒张反应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在浓度为10~(-6)mol/L时,缺氧组大鼠肺内动脉对乙酰胆碱、硝普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舒张反应分别只有对照组大鼠的61.3%、75.9%和61.7%,对浓度为1.8×10~(-5)mol/L的ATP的舒张反应只有对照组大鼠的64.9%。研究表明,ATP和乙酰胆碱主要是通过内皮舒张因子使肺动脉产生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硝普钠和异丙肾上腺素分别通过直接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鸟苷酸环化酶和β受体使血管产生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缺氧同时抑制了肺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提示慢性缺氧可能抑制了正常肺内舒血管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