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2007年4月初,在安徽芜湖繁昌马仁奇峰风景区进行虫生真菌资源调查时采集到十余个长在像植物种子上的虫草标本,经鉴定为草剃虫草Cordyceps kusanagiensis Kobayasi&Shimizu(1983),为中国新记录种。同年7月下旬,在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林场采到一个长在近球形植物种子上的标本,经鉴定为虫草近缘属Shimizuomyces真菌奇异清水菌Shimizuomyces paradoxus Kobayasi(1981),也为中国新记录属种。  相似文献   
92.
从武夷山和张家界自然保护区发现三虫草新种,武夷山虫草Cordyceps wuyishanensis, 张家界虫草Cordyceps zhangjiajiensis 和拟茂兰虫草Cordyceps maolanoides.武夷山虫草和其近缘种的主要区别是,可孕部分柱状、非多年生、子囊孢子不断裂和间细胞长达6~10μm.张家界虫草与其近缘种相比较的鉴别特征为非木质化的较小子座、子囊壳表生和具有较长的(15~23μm)次生子囊孢子.拟茂兰虫草和近缘种茂兰虫草C.maolanoides的形态特征相近,其主要差别是前者的子座和子囊壳都小得多.报道了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与蜣螂虫草Cordyceps geotrupis 有密切关系.研究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真菌资源研究室(LFRGU).  相似文献   
93.
《昆虫知识》2008,45(4)
中科院院士、中国蠓类权威专家虞以新教授日前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发现并命名了一个蠓类新种———公东短蠓。虞以新教授此次共采获蠓类6属:毛蠓属、裸蠓属、铗蠓属、蠛蠓属、短蠓属和库蠓属。其中1种是原产于巴基斯坦的巴国短蠓,这是中国首次发现;1种为新种,被命名为公东短蠓。  相似文献   
94.
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细根生物量及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福建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4种植物群落为对象,采用挖掘法获取土壤细根样品,用WinRHIZO根系分析仪分析细根形态,分别测定了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土层(0-10、10-25 cm)土壤细根现存生物量及各形态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0~10 cm土壤活细根生物量、活细根根长密度、活细根表面积密度、活细根体积密度均是常绿阔叶林<矮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各群落间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海拔高度植被,活细根和死细根的生物量、根长密度、细根表面积密度、细根体积密度均指标均是0~10>10~25 cm;4种植被在0~10、10~25 cm土层中≤2.0 mm径级的活细根、死细根对细根总长度、总表面积的贡献最大;土壤细根生物量及细根的主要形态指标总体趋势是高海拔显著大于低海拔;同时表明了土壤含水率是影响活细根各指标垂直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5.
赵雨晴  游巍斌  林雪儿  何东进  文惠 《生态学报》2022,42(10):4011-4022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连接,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参与式制图是感知与保护热点文化服务地区的有效方法。采用参与式制图与访谈、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游客和居民2类群体对武夷山市CES的感知情况;利用空间分析、热点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比较分析了游客和居民CES的感知差异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除了居民月收入对感知有影响外,游客和居民对武夷山市CES认知基本不受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的影响(P>0.05);(2)居民的CES价值人均支付保护意愿较游客高。文化遗产、游憩与生态旅游、教育、美学价值是游客和居民都重视的4类子文化服务。游客对文化遗产价值服务的支付意愿最高,而居民则对教育价值服务支付意愿最高。(3)居民对CES价值感知分布空间范围较广,几乎涵盖了武夷山市大部分乡镇;而游客则相对集中,主要位于旅游点密集区域,对其他地区的感知程度较低。CES价值冷热感知程度与旅游点分布呈现相同的空间分布格局,游客和居民对CES价值热点区的感知强度从南向北逐渐降低。(4)从不同文化服务类型权衡/协同关系上看,除了“精神与宗教价值”和“游憩...  相似文献   
96.
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性状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细根作为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性状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以武夷山黄山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和不同海拔(1200、1400、1600、1800 m和2000 m)的黄山松细根的功能性状的测定,分析其细根性状特征随海拔和季节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1)黄山松细根比根长(SRL),比根面积(SRA)均随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其均值分别为(9.32±0.35) cm/g与(276.41±68.10) cm~2/g;根组织密度(RTD)随海拔先降低后升高,均值为(0.16±0.05) g/cm~3。根平均直径(AvgDiam)随海拔增加变化不显著,均值为(0.097±0.004) mm。SRL和SRA在海拔1600 m处达到最大,而RTD和AvgDiam的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800 m或2000 m处。(2)SRL和SRA在夏季或秋季达到最大,RTD和AvgDiam最大值则出现在冬季或春季。季节和海拔对各细根性状都有显著影响(P0.01),但季节与海拔对根性状并没有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SRL与SRA间的异速生长指数是1.25,显著大于1.0(P0.01);SRL与RTD存在负等速生长关系,而与AvgDiam存在显著负异速生长关系(P0.01);SRA与RTD,以及RTD与AvgDiam间均存在显著负异速生长关系(P0.01),但SRA与AvgDiam之间不存在异速生长关系。黄山松的细根性状在1600 m处倾向于增加比根长和比根面积,而在海拔1800 m或2000 m处则倾向于增加组织密度与根直径,这与黄山松细根性状从夏秋到冬春的季节变化规律相类似。同时,相对于比根面积来说,黄山松的细根在海拔1600 m处和夏秋季节更倾向于投资比根长来增加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97.
物种多样性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我国,森林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尚为缺乏。2000年5-9月,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按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植被类型设立5个样点,采用高压黑光灯灯诱方法收集水螟亚科Nymphulinae昆虫标本。调查水螟亚科Nymphulinae昆虫属、种类的组成以及个体数。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w),研究了水螟亚科Nymphulinae昆虫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以及均匀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样点、不同月份、不同海拔高度,水螟亚科Nymphulinae昆虫群落的物种数(S)、丰富度指数(DMA)、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sw)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8.
本文是福建武夷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部分,主要讨论黄山松(Pinustaiwanensis)群落的氮磷累积和循环。测定结果表明:(1)群落现存量中氮(N)、磷(P)的库量分别为925.844kghm-2和45.981kghm-2,其中地上部分别为719.438kghm-2(占总库量的77.706%)和35.534kghm-2占77.280%),地下部分别为206.406kghm-2(占22.294%)和10.447kghm-2(占22.720%);(2)N、P的生物循环中,年吸收量分别为65.344kghm-2和2627kghm-2,年存留量分别为37.019kghm-2和1.695kghm-2,年归还量分别为28.325kghm-2和0.932kghm-2;(3)氮、磷的富集率分别为1.324和1.083两者均大于1,说明该群落对N、P仍在不断累积。  相似文献   
99.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1979年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坡,区内多数山峰的海拔为7O0~1500m,主峰黄岗山2158m,是我国东南大陆最高峰。由于这里山峦起伏、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被多样,所以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早在10O多年前,武夷山的挂墩、三港、大竹岚一带就已成为闻名国内外的动物标本采集地。有许多动物的新种是在此地被发现并以此地名给予命名,如“武夷湍蛙”、“挂墩鸦雀”、“三港雨蛙”、“崇实雳赌”等。目前已知武夷山保护区内共有脊椎动物411种,约占全省脊椎动物种数的SO%;昆虫4557种…  相似文献   
100.
武夷山甜槠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研究(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比较大气降水的养分输入与由地表径流与地下渗流的养分输出,对武夷册甜槠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年4月至1994年4月期间,通过大气降水进入甜槠林的养分元素以N最高,为34.207kg.m^2,其余依次为Ca,S,Na,K和Mg,以P的输入最低,仅1.779kg.hm2;由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的养分输出总量N,P,K,Ca,Mg,S,Na分别为5.68,101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