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更新格局及代际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南方铁杉更新格局,以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个体空间分布的坐标点图为基础,利用Programita软件对各龄级个体进行空间分布格局与代际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南方铁杉年龄结构基本呈"金字塔"型,属增长型种群;(2)南方铁杉幼(苗)树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而高龄级大树在各尺度上均呈随机分布;(3)幼(苗)树、小树与大树间在小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负关联,而随着尺度和年龄的增长,代际关联性不明显。这些发现说明,南方铁杉完全能进行自然更新,但在种群发展过程中大树对小树(苗)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形成林下较难、林窗(或林缘)正常的更新格局。  相似文献   
62.
《实验生物学报》2005,38(2):97-97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定于2005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国际远华大酒店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福建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福建省生物工程学会、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协办,会期2天。本次大会是继2003年南京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之后的又一次全国性的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63.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7月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野外调查.该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28种,隶属于2目8科18属.其中广布种3种,占10.7%,其余25种均为东洋界种类,比例高达89.3%.东洋界种类中,华中区物种有9种,占32.2%;属华中华南区共同分布的有16种,占57.1%.该区以蛙科为优势科,其中又以臭蛙属和水蛙属为优势属.考察中发现了九龙棘蛙和武夷湍蛙两个江西省两栖动物新纪录,至此江西省两栖动物种类增至41种.  相似文献   
64.
用PC-ORD4.0软件对保护区内31个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样方进行聚类分析,把毛竹林划分成9类。利用保护区1980年航空相片、1998年和2000年Lnndsat TM卫星影像,并结合保护区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绘制武夷山保护区毛竹林分布图。利用保护区1:50000的地形图数字化100m等高距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并从中获取海拔、坡向、坡度等地形参数,对毛竹林分布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毛竹纯林和毛竹一甜槠(Gastanopsis eyrei)林面积最大,分别占毛竹林总面积的40.6%和20.3%。分析毛竹林与海拔的关系时得出,海拔500-700m范围内毛竹林面积最大;随着海拔升高,毛竹林面积逐渐减少,Shannon-Wiener指数(H‘)增加;毛竹最大胸径减小。毛竹在东南坡和西北坡分布的面积比例最大。随着坡度的增加,毛竹分布的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65.
一种作物种植的气候适应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作物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作物种植的气候适应性可定义为一定地理环境下,其自然气候条件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适宜气候条件的能力.在相同的地理环境下,作物种植的气候适应性因作物种类不同而表现不一,并可表示为该地理环境提供的自然气候条件对不同作物生长所需适宜气候条件的满足程度.作物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的模糊综合评价包括以下主要步骤:确定影响作物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建立评价因子集并确定气候因子评价标准、建立评价矩阵和计算作物生长气候适应性等.采用该方法对武夷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柑桔和茶树种植的气候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6.
雪灾对九华山风景区毛竹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外关于雪灾对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组成及功能破坏影响的研究较少, 并且相关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定性阶段, 定量研究生态脆弱区的雪灾对林木破坏的影响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综合运用样方法和样带法对生态脆弱区——九华山风景区林木受灾情况进行调查, 对不同海拔、坡向、竹龄、群落重要值和距游径不同距离的100个样方和40个样带共计14 000 m2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损坏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毛竹损坏率和其立地条件有以下关系: 阴坡>阳坡; 高海拔>低海拔; 毛竹损坏率和它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呈正相关, 毛竹纯林>混交林; 损坏毛竹平均胸径为(9.8 ± 1.3) cm, 损坏主要集中在幼龄阶段的毛竹; 距游径4 m内的毛竹损坏程度比4 m外显著(p < 0.05)。根据以上结果, 提出了灾后营林造林的原则和雪灾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量化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7.
不同经营强度条件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对保护区不同经营强度下的毛竹林的物种组成、α多样性及 β多样性进行研究 ,并与 3个天然植被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毛竹林随着经营强度加大 ,明显表现纯林化过程 ,这一过程以丧失大量壳斗科、樟科和松科等乔木树种为代价 ,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发生显著的变化。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下降 ,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上升 ,灌木和草本物种多样性变化是由于乔木层改变引起的。β多样性反映毛竹林在不同经营强度条件下物种替代速率 ,从毛竹混交林Ⅱ (c类型 ,2 5 %≤毛竹 <5 0 % )向毛竹混交林Ⅰ (b类型 ,5 0 %≤毛竹 <75 % )转变过程中 ,乔木层Sorenson指数最小 ,Cody指数最大 ,说明阔叶或针叶树种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已被改造而丧失 ,对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 ,在此阶段之前加以控制和保护才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8.
蜀冈-瘦西湖风景区观赏蕨类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调查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的观赏蕨类植物约11科12属13种,描述其基本特性、分布和用途,并对其栽培和园林绿化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9.
武夷山甜槠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比较大气降水的养分输入与由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的养分输出,对武夷山甜槠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年4月至1994年4月期间,通过大气降水进入甜槠林的养分元素以N最高,为34.207kg·hm-2,其余依次为Ca(22.99kg·hm-2)、S(12.722kg·hm-2)、Na(6.679kg·hm-2)、K(3.558kg·hm-2)和Mg(2.057kg·hm-2),以P的输入最低,仅1.779kg·hm-2;由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的养分输出总量N、P、K、Ca、Mg、S、Na分别为5.68、1.016、7.345、3.430、0.620、0.534、0.576kg·hm-2,以K的输出量最高,S的输出最少。其中,通过地下渗流的养分损失占输出总量的85.97%~96.38%,而地表径流的养分输出仅占总输出的3.62%~14.03%;在该系统中,N、Ca和S有大量的积累(分别为28.527、19.560和12.188kg·hm-2),Mg和Na有少量积累(分别为 1.437和6.103kg·hm-2),P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0.763kg·hm-2),而K则为净的输出损失(-3.787kg·hm-2)。岩石风化对于该生态系统K的补偿可能起重要作用,而其他养分元素仅通过降水输入即可得到补充。  相似文献   
70.
武夷山森林土壤生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生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生境土壤呼吸作用、纤维分解作用和硝化作用等3项生化强度有明显差异,先峰岭(常绿阔叶林)>大竹岚(毛竹林).同一生境中的不同小生境3项生化强度的差异也很显著,尤其是呼吸作用强度,落叶层>腐殖层>土壤层;纤维分解作用强度,腐殖层>落叶层>土壤层;硝化作用强度,土壤层>落叶层>腐殖层.无论那一种生境3项生化强度之间,呼吸作用强度与纤维分解作用强度有一定相关性,而硝化作用强度与前两项未显示相关.不同生境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等活性显著不同,大竹岚>先峰岭.同一生境中的不同小生境3种酶活性随土壤剖面深度而降低;蔗糖酶是各生境中活性最大酶类,变化较剧;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则活性较小,变化较缓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