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344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就油菜菌核病病情、发病期及发病部位与油菜产量损失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模似研究。结果表明:病斑绕茎度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大小与产量损失成正相关,而病斑纵向长度与产量损失无明显相关性;发病期不同产量差异显著,以初花期发病产量损失最重,发病期与产量损失线性相关,可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对产量损失进行预测;主茎发病部位愈近基部,枝条发病部位愈趋于主茎,单株产量损失率愈高。  相似文献   
52.
在实验条件下,供试的林木、农作物及牧草种子均能在铅锌矿尾矿中萌发,其中萌发率与非污染土壤中的相近,多数种子的萌发速率低于对照组.供试植物幼苗出土30天内没有死苗现象,但与对照相比,株高下降28.4%,复叶数减少34.1%,生物量下降52.6%.  相似文献   
53.
促进兴安落叶松天然更新的出苗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40多块标准地调查,促进更新措施后兴安落叶松1年生幼苗出现的频度及数量与种子年关系很大,幼苗更新效果最好的是种子年当年,更新频度可达60%以上,幼苗平均为1.0—2.0×103株·ha-1,其他年份促进的效果较差.同时,也与迹地类型、种源状况和整地质量关系较大.一般在山坡中、下部,土壤湿润的杜香落叶松和藓类越桔落叶松林迹地促进效果较好,其更新频度为60—70%.绝大部分更新幼苗出现在表土裸露、无杂草灌木、土壤湿润的地方.更新频度与植被盖度呈明显的衰减指数相关.促进地块距下种林墙最好不超过60m范围.  相似文献   
54.
植被制图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制图学进展潘代远(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THEADVANCESINVEGETATIONMAPPING¥PanDai-yuan(InstitueofBotany,AcademiaSinica,Beijing100044)植被制图...  相似文献   
55.
再生稻褐飞虱为害损失测定和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褐飞虱是再生稻的重要害虫,中进行了再生稻褐飞虱为害损失的测定,并对褐飞虱为害再生稻造成的产量损失结构进行了通径分析。根据虫量和产量损失的关系,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等因素。确定允许为害损失率,同时建立了再生稻褐飞虱防治指标模型,按照防治指标模型,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56.
本文报道民间药用植物“一粒癀”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福建的自然分布,并对分布局限性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7.
以陆均松+黄叶树一线枝蒲桃群落和钝叶水丝梨+线枝蒲桃一托盘青冈群落为例,对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域内的热带山地雨林和热带山地常绿林植被的最小取样面积、种群的立木级组成以及物种重要值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8.
广东省海岸带沙生植被的改造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义  陈树培 《生态科学》1994,(1):147-150
广东省海岸带沙生植被的改造利用邓义,陈树培,梁志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1生境条件广东省海岸线(包括海南岛)长达6000多km,约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1/3。地处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的基本特点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由北至南年均温21~25℃)...  相似文献   
59.
广西天等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含䗴地层及化石带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周建平 《古生物学报》1993,32(5):596-610
简要地介绍了广西天等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含Ting地层,对Ting类动物群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了7个化石带,分别为:1.Montiparus montiparus带;2.Triticites variabilis带;3.Pseudoschwagerina beedei带;4.Sphaeroschwagerina sphaerica带;5.Mccloudia ovata带;6.Schw  相似文献   
60.
黄杉杉  马超 《生态科学》2023,42(1):21-29
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与人为因素导致的陆表景观破碎与植被损失,可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8年Google Earth和Landsat OLI光学遥感影像,采用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景观指数分析等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了道路和居民地建设导致的紫金山地区景观破碎化和植被指数损失。结果表明:(1)研究区沟谷底部坡度低于8°,与两侧坡度相差较大,景观被沟谷切割,直接侵蚀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19%;(2)2018年紫金山地区道路密度达0.70 km·km-2,交通便利的同时,刺激了周边居民地的扩张,导致4.01%的区域被道路和居民地直接压占;(3)区内64.87%的面积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道路和居民地将景观切割为249个斑块,景观破碎化程度极高,仅有10.44%的斑块适合作为中小型野生动物栖息地;(4)2018年紫金山地区18.09%植被NDVI受沟谷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植被覆盖空间差异性显著。紫金山地区地表景观主要受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植被NDVI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