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61.
262.
植物不同组织部位的植硅体形态、组合研究有助于准确鉴定考古地层植硅体来源植物的具体种类以及组织部位;生长周期内植硅体形态、组合变化研究有利于探讨植硅体的形成机制,认识植硅体形态组合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科学解释土壤及沉积物植硅体古植被、古环境信息。玉米变种亚航0919在生长的初期,尤其是前3片真叶,含比重较高的3片以上的多铃型植硅体;随着玉米生长天数增加及生长温度的升高,第4—5片真叶3片以上多铃型植硅体消失,哑铃型植硅体含量逐渐增加,尖型及棒型植硅体含量有所降低,叶片哑铃型植硅体长度(L)及宽度(W)有增加的趋势;相同生长阶段,叶片与叶脉植硅体组合及大小显著不同,叶脉相对叶片含较低比重的哑铃型植硅体、较高比重的十字型和椭圆-哑铃型植硅体,叶脉中哑铃型植硅体小于叶片中的。玉米叶片植硅体形态、组合在生长季节内的变化主要与植物的成熟阶段及生长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关,其植硅体形态、大小和组合,尤其是哑铃型植硅体大小能够响应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263.
264.
植保植检工作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植保植检工作水平与效率,是现代植保人必须面对与解决的现实而迫切的课题.本文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分析了植保植检技术人员年龄老化、队伍能力整体弱化以及经费保障问题、体制问题、管理问题等植保植检工作面临的困局和问题;提出了植保植检法制化、队伍稳定化、职能专业化、技术研究前沿化、技术应用推广适用化与集成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协作化、装备现代化、投入多元化、宣传培训常态化等植保植检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265.
266.
吉林省钝绥螨属二新种(蜱螨亚纲:植绥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钝绥螨属2新种:拟海南钝绥螨Amblyseius subhainanensis,sp.nov和白城钝绥螨Amblyseius baichengensis,sp.nov。模式标本存于吉林省白城市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  相似文献   
267.
张润志 《昆虫知识》2014,(2):399-399
<正>大型瓢虫,体长可达10~11mm。菱斑食植瓢虫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福建、广东、四川、云南等地都有分布,主要取食瓜蒌、龙葵、茄子和瓜类植物。  相似文献   
268.
安芳娇  牛子儒  刘婷娜  苏永中 《生态学报》2023,43(20):8454-8464
探究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氮代谢变化,是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然而,关于干旱区荒漠人工植被种植后土壤微生物功能的研究鲜有报道。选择西北荒漠绿洲过渡带建植时间序列(3、6、11、19、28a和46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为研究对象,取冠层下表层土样(0-10 cm),流动沙地(Ms)作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氮代谢及功能基因对梭梭恢复的响应,考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所有样地的优势细菌类群。Shannon指数随梭梭种植年限增加显著增加,表明梭梭建立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样本层级聚类分析显示不同年限梭梭林土壤细菌群落被分为3个小组,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表明梭梭的建立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含水量(SM)、有机碳(SOC)、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且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细菌氮代谢主要以同化和异化硝酸盐还原为主,硝酸盐还原基因(NRG)丰度是氨氧化基因(AOG)的17.5-126.9倍,表明反硝化速度快于硝化速度。NRG/AOG随梭梭种植年限增加而下降,表明梭梭生长有助于土壤氮的积累。研究结果有助于对干旱荒漠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方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269.
郭家山遗址是目前发现的距江苏南京城区最近的,较大型的湖熟文化遗址.遗址商代至西周春秋文化层的植硅体分析,揭示出南京地区在商代(约3 500-3 000 aBP)气候偏温、偏湿;西周(或西周早期)(约3 000-2 800 aBP)气候温和湿润;西周战国时期(约2 800-2 500 aBP)气候偏温、偏湿.与相邻地区同...  相似文献   
270.
植物质膜氧化还原反应参与了植物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述植物质膜氧化还原系统的结构,介绍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探讨发展趋势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