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69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通过多层感知器网络的构建评价过度医疗防治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过度医疗防治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多层感知器网络,构建了具有三层神经网络、9个隐含层节点数的过度医疗绩效评价模型。结果 多层感知器网络的训练结果与专家评价(期望结果)两者评价是完全一致的。 结论 该多层神经网络及其评价指标的选取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医疗服务中的过度医疗防治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992.
张泰东  王传宽  张全智 《生态学杂志》2017,28(10):3135-3143
采用土壤分层取样法测定了帽儿山地区相同气候条件、不同立地条件下林龄相近的2种人工针叶林(红松林和兴安落叶松林)和3种天然落叶阔叶林(蒙古栎林、杨桦林、硬阔叶林)的土壤碳(C)、氮(N)、磷(P)元素含量,以及土壤容重、土壤厚度等,研究土壤C、N、P含量和密度及化学计量关系的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林型间土壤C、N、P含量和密度差异显著,其中硬阔叶林土壤O层和A层的C、N含量和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林型.所有林型土壤的C、N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下降;落叶阔叶林土壤P含量随土层加深而显著下降,但针叶林各土层间P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林型间A层土壤C/N、O层土壤N/P,以及A和B层土壤C/P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林型间土壤C-N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且其斜率和截距在林型间差异均不显著,但土壤N-P、C-P关系只在阔叶林中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这表明不同林型间土壤C-N耦联关系有趋同现象,而土壤N-P和C-P关系随林型而变.  相似文献   
993.
黄土旱塬区冬小麦土壤水库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鹏展  王力  王棣 《生态学杂志》2017,28(11):3653-3662
土壤水库是旱作农业区粮食稳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结合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通过对黄土高原南部长武旱塬2012—2015年冬小麦土壤水分变化的研究,分析了土壤水库的年际与年内变化特征和动态规律.结果表明: 研究区冬小麦田间平均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曲线均呈“双峰双谷”形,第1处峰点在10~20 cm土层,第1处谷点在50 cm左右,第2处峰点在100 cm左右,第2处谷点在280 cm左右.无论何种降水年型下,土壤水库对降水的响应滞后且滞后的程度一致.降水年型对土壤水库的年际与年内动态变化影响较大.与丰水年相比,枯水年、平水年土壤水库对大气干旱的调节能力降低,表现为主要供水层上移;枯水年、平水年降水量虽少,但对土壤水分的补充作用较丰水年明显;丰水年土壤水库有较大盈余(84.2 mm),水分平衡出现正补偿,枯水年土壤水库稍有亏缺(1.5 mm),水分平衡出现负补偿,平水年土壤水库稍有盈余(9.5 mm),水分平衡出现正补偿.长武旱塬冬小麦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可分为4个时期:苗期耗水期、缓慢消耗期、大量消耗期、收获期,整体蒸散耗水大小顺序为:大量消耗期>苗期耗水期>收获期>缓慢消耗期.  相似文献   
994.
海南岛次生低地雨林棕榈藤伴生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岛甘什岭自然保护区次生低地雨林群落优势种及棕榈藤为试验材料,通过重要值筛选群落优势种,利用生态位宽度、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探究棕榈藤与各林层优势种对资源的作用机制,为棕榈藤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1)青梅(Vatica mangachapoi)和铁凌(Hopea reticulata)为群落建群种,5种棕榈藤在整个群落中具有相对较高的重要值,但差异较大,其中杖藤(Calamus rhabdocladus)最大(0.286),小钩叶藤(Plectocomia microstachys)最小(0.053),其排序为:杖藤大白藤(C.faberii)黄藤(Daemonorops jenkinsiana)白藤(C.tetradactylus)小钩叶藤。(2)5种棕榈藤在群落中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中杖藤最大(Bi和Ba分别为2.900和0.612),且明显大于草本层,但与其他林层优势种差异小。(3)棕榈藤种间与优势种均表现出较低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除黄藤与亮叶鸡血藤(Callerya nitida)外,各林层优势种与所有棕榈藤种相似性比例最高的物种相同,为益智(Alpinia oxyphylla)、百足藤(Pothos repens)、铁凌和青梅;藤种间,杖藤与各其它棕榈藤具有较高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小钩叶藤最小。(4)林层优势种和棕榈藤的Lik和Lki值总体较低,均低于0.1,且生态位宽度大的不一定重叠程度越高;其中0~0.023的重叠数量占总数的63.5%,0.023~0.046为36.0%,0.046的仅占0.5%。研究认为,棕榈藤在群落中具有相对较高的资源利用能力,但种间差异较大,棕榈藤种间及其与优势种间均表现为生态位分化,物种间倾向于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995.
以不结球白菜‘新矮青’为试验材料,采用菌土接种法接种根肿病菌,研究不同浓度(0.2~0.8mmol·L~(-1))的外源水杨酸(SA)对根肿病胁迫下不结球白菜植株抗性诱导和感病植株生长的影响,以及植株叶片和根系中防御酶系统的变化规律,探讨外源SA对防治不结球白菜根肿病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根肿病显著影响不结球白菜的生长,加剧植物的膜脂过氧化程度;适宜浓度的外源SA能不同程度地缓解不结球白菜所受根肿病的侵害,并以0.6mmol·L~(-1) SA处理效果最好。(2)外源SA显著降低了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了抗根肿病的诱抗效果,并缓解感病对不结球白菜的生长抑制,显著促进感病植株的生长。(3)外源SA提高了不结球白菜叶片和根系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防御酶活性;显著降低了植株叶片和根系中的MDA、H2O2含量及O-·2产生速率。研究表明,外源SA诱导不结球白菜对根肿病的抗性,缓解根肿病的伤害,且具有剂量效应,以根部灌施0.6mmol·L~(-1)SA的效果最好;在根肿病的胁迫下,SA可提高不结球白菜植株抗氧化酶和防御酶的活性,增强渗透调节能力和细胞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根肿病对植株的伤害,从而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996.
文章综述了S-层蛋白的性质和功能,重点介绍了S-层蛋白对乳酸杆菌表面性质和黏附性的影响以及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包括减少病原菌引起的细胞凋亡、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与SIGNR3相互作用参与肠道免疫反应、通过TLRS-My D88-NF-κB途径发挥生物学功能以及调控肠道黏膜相关蛋白表达。由此证明了S-层蛋白对于乳酸杆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菌物学报》2017,(12):1632-1641
壳聚糖在医药、农业、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用途。甲壳素脱乙酰酶(CDA)是生物法生产壳聚糖的关键酶。本文首次报道层生镰刀菌深层发酵生产CDA,并研究了层生镰刀菌发酵产CDA的关键培养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层生镰刀菌发酵产CDA的4个关键基质参数为:酵母膏(A)、乳糖(B)、硫酸亚铁(C)和甲壳素(D)。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各参数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A、B、C 3因素及BD的交互作用对CDA得率的影响均为极显著水平(P0.01),得到预测CDA酶活的回归模型。经响应面最优分析,对应4因素的最佳水平为:酵母膏10.57g/L、乳糖10.63g/L、硫酸亚铁5.48g/L、甲壳素10.22/L。在该条件下,CDA酶活可达17.61/mL。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并对比经尿道电切术(TURBT)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MIB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NMIBC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TURBT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膀胱穿孔和尿道内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为7.89%(3/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95%(1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为7.89%(3/38),对照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为10.53%(4/3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NMIBC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安全有效,与TURBT相比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32例和单纯肺结核患者39例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患者肺部病变情况。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组:陈旧性肺结核28例、活动性肺结核4例;病灶位置经典部位29例、非经典部位3例,合并鳞癌11例、腺癌13例、小细胞癌5例、未分化癌3例;10例结核病灶与肺癌病灶不同侧、13例结核病灶与肺癌病灶同侧不同叶、9例结核病灶于肺癌病灶同侧同叶。单纯性肺结核组胨旧性肺结核36例、活动性肺结核3例;病灶位置经典部位34例(上叶尖段11例、后段9例、下叶背段14例)、非经典部位5例。肺结核合并肺癌组患者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以及棘状突起比例高于单纯肺结核组,而空泡影比例低于单纯肺结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钙化、斑片条索影、结节影以及空洞或空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生物体通过指导的自组装合成种类繁多、功能特异的天然纳米结构,它们在生命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按照自组装体的维度,可以分为线状(一维)、层状(二维)、笼状(三维)生物纳米结构。通过设计,这些生物大分子纳米结构可在细胞"工厂"中重组制备,且可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对其组装和功能化进行理性设计和调控,成为功能性纳米器件。这类纳米生物结构和器件已经在生物传感、催化、肿瘤热疗、药物递送、组织工程、生物电池等领域获得展示或应用。相关研究正在成为合成生物学和纳米生物学的一个交叉领域,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