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68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52.
马尾松毛虫雄蛾触角毛状感受器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gus(Walker)雄蛾有一对羽毛状触角。在触角鞭节的每对侧枝的内侧(迎风面)着生许多毛状感受器。每个毛状感受器由几丁质表皮毛及位于其下的三个感觉神经原和三个呈同心排列的辅助细胞-鞘原细胞、毛原细胞和膜原细胞构成。几丁质表皮毛上有许多孔。毛腔内充满感受器淋巴液。感觉神经原发出的树状突伸入毛腔,浸浴于感受器淋巴液内。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它是一种司嗅觉的化学感受器。雄蛾终生不取食,推断它的嗅觉感受器主要用以感受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帮助寻找配偶。  相似文献   
53.
甘肃、青海花尺蛾亚科新种记述(鳞翅目:尺蛾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大勇  孟锋 《昆虫学报》1995,38(2):222-227
甘肃、青海花尺蛾亚科新种记述(鳞翅目:尺蛾科)薛大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孟锋(甘肃省永登县连城实验林场730333)本文记述采自青海东北部至甘肃境内祁连山地区的三个花尺蛾亚科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邻库尺峨K...  相似文献   
54.
马尾松毛虫雄蛾触角毛状感受器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雄蛾有一对羽毛状触角。在触角鞭节的每对侧枝的内侧(迎风面)着生许多毛状感受器。每个毛状感受器由几丁质表皮毛及位于其下的三个感觉神经原和三个呈同心排列的辅助细胞──鞘原细胞、毛原细胞和膜原细胞构成。几丁质表皮毛上有许多孔。毛腔内充满感受器淋巴液。感觉神经原发出的树状突伸入毛腔,浸浴于感受器淋巴液内。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它是一种司嗅觉的化学感受器。雄蛾终生不取食,推断它的嗅觉感受器主要用以感受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帮助寻找配偶  相似文献   
55.
棉铃虫的呼吸代谢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棉铃虫的耗氧量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而增加。当发育状态基本相同时,在同一龄期内,幼虫耗氧量与虫体鲜重呈直线相关;在不同龄期之间,耗氧量则与虫体鲜重的0.97次方成正比。幼虫的代谢速率随着龄期的增加而稳定地降低。在20—35℃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幼虫的代谢速率约增加一倍。蛹期的代谢速率呈典型的“U”形曲线变化。从卵期及幼虫期到蛹期的呼吸商变动在0.75—0.96之间。  相似文献   
56.
温度对赤眼蜂的发育和羽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眼蜂的生长发育温度大致为10—35℃,可区分为全期正常发育温度(16—33℃);部分虫期发育温度(10—11℃);全期发育阀限温度(12—15°及34—35.5℃)。全期正常发育温度尚可划出发育适温区(20—30℃)及最适温区(24—26℃)。在适温及最适温区,赤眼蜂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稳步上升。拟澳洲赤眼蜂温度每增长5℃,发育速率增长21—23%。在最适温区或适温区下繁殖,生长发育最好,羽化率最高。在适温区以外,赤眼蜂的生长发育较大幅度地向不利方向变化,发育时间延长,发育速率减慢。赤眼蜂个体发育所需的时间十分悬殊,影响因素有接蜂时间、寄生量、卵粒大小及质量以及气候环境等。拟澳洲赤眼蜂的发育始点为10.6℃,有效积温为157日度;舟蛾赤眼蜂为9.6℃及176日度。 赤眼蜂群体羽化的时间,在自然环境下以日间为多,并受光线的影响常在晨间形成羽化高蜂。在适温下群体羽化的时间-数量关系呈主蜂前移的波形曲线。群体羽化过程一般常有三个明显的周期,形成三个羽化高峰;同一群体,每一周期的羽化高峰,在时间上常有同步现象。有97%以上的个体在三个羽化周期内完成羽化。第一周期内羽化的个体是群体中生活力最强的个体。  相似文献   
57.
本文记述中国寄蝇科卷蛾寄蝇族1新属2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象虫利索寄蝇Lixophaga dyscerae sp.nov.(图1) :复眼裸。额宽为复眼宽度的1/2。头部黑色,覆灰白色粉被。间额黑色,两侧缘向前方加宽,最窄处为侧额宽度的0.7倍。额鬃向头部中央交叉排列,一行5—6根,有3根额鬃下降至侧颜,最前方的一根达触角芒着生水平的略下方。内侧额鬃2根,前顶鬃1根,细小,外顶鬃毛状,与眼后鬃无区别。单眼鬃粗长,与后方的内侧额  相似文献   
58.
茶刺蛾颗粒体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刺蛾[Darna trima(more)]*属鳞翅目刺蛾科,危害多种果树林木。1985年我们从四川珙县某茶园内自然罹病死亡的茶刺蛾幼虫中,分离到一种茶刺蛾病原物。通过纯化后,经感染试验、电镜形态观察、超微结构研究等,结果确定该病原物为一种颗粒体病毒。  相似文献   
59.
60.
<正> 粘虫Leucania separata(Walker)是我县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在粘虫的预报上只注重了发生期、防治适期的预报,而对其发生量的情况缺乏科学的、定量的分析预报,使防治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如我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