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沙冬青几种光合特性的季节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沙冬青几种光合特性的季节性变化,在气温升高时,沙冬青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均呈下现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却呈上升趋势。根据Farquhar和Sharkey提出的关于区分气孔限制的两个标准,结果表明Pn的下降可能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研究还证明,Rubisco大亚基的相对含量以及光化学活性与Pn的季节性变化相关,表明CO2同化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取决于上述两种因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72.
苦丁茶冬青茎段离体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InvitroStemCultureofIlexkudingchaWANGGui-Wen,ZHOUXin,LIHai-Ying,FANJia-Ye(biologyInstitute,GuanggxiAcademyofScience,Nanning530003)1植物名称苦丁茶冬青(IlexkudingchaC.J.Tseng)。2材料类别2~5年生实生苗茎段。3培养条件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蔗糖3%  相似文献   
73.
74.
新疆沙冬青生态环境及渐危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75.
以紫花苜蓿品种‘中苜2号’为野生型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沙冬青脱水素基因(dehydrin,AmDHN)导入紫花苜蓿基因组中并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杂交鉴定转基因植株,利用RT-PCR和qRT-PCR检测转基因植株中AmDHN基因及低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并测定低温胁迫下苜蓿叶片的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从分子水平和生理指标两个层面研究转基因植株的抗寒特性,为进一步获得抗寒性较强的转基因苜蓿新材料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AmDHN基因已整合在转基因苜蓿植株基因组中,而且在不同的转基因株系中AmDHN的表达量也各不相同。(2)低温(4℃)处理后转基因植株中冷胁迫相关基因CBF2、CBF3、ProDH和CAS17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同期野生对照;CBF2、CBF3和CAS17表达量在冷处理5h后都显著增加并达到最大值,而ProDH表达量在冷处理7d时最高,它们的最高值分别是对照的2.5、4、1.6和3倍左右。(3)苜蓿叶片的Pro和MDA含量均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转AmDHN基因苜蓿叶片的Pro含量始终高于同期野生型植株,而其MDA含量却始终低于同期野生型植株,且两类植株间差异均在胁迫14d时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推测转AmDHN基因苜蓿中积累的AmDHN蛋白可能对一些酶的活性及膜系统起冷冻保护作用,从而使得转AmDHN基因紫花苜蓿的植株抗寒性提高,同时AmDHN也可能通过调控与低温相关基因的表达间接调节植物的耐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76.
沙冬青灌丛地的土壤颗粒大小分形维数空间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土壤颗粒大小分形维数对土壤质地定量分析表明,土壤颗粒大小分形维数与沙粒含量(>0.1mm)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与粘粉粒含量(<0.05mm)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01),沙粒和粘粉粒含量每增加1﹪,分形维数则降低或升高0.022个单位,沙粒增加导致分形维数的降低和粘粉粒增加导致分形维数升高幅度一致,所以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评价土地沙质荒漠化程度的定量指标之一.荒漠地带以沙冬青为优势种的沙生植被地段,地表土壤颗粒粗粒化和50~70cm土层土壤颗粒的细粒化,为该区有限降水的深层渗漏提供了基质,为沙冬青的存活提供了保障,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一些专家提出的概念模型,验证了粗质土壤质地支持以灌木为主的群落的假说.但从空间变异性分析来看,荒漠区沙冬青群落因地表物质的吹蚀和堆积过程频繁以及灌丛沙堆发育程度引起的分枝形态差异,导致了土壤颗粒含量空间变异尺度并未集中在冠幅范围,并不支持灌丛在沙漠生态系统对降尘等细粒物质拦截所形成的"沃岛"作用.正是因为以沙冬青为优势种的沙生植被地段土壤颗粒组成的高度空间异质性,并且空间变异的范围并不局限于灌木冠幅范围和冠幅间的裸地,没有为其它植物种的入侵创造土壤基质条件,才使得沙冬青群落在该区稳定存在,为荒漠残遗植物种--沙冬青的迁地保护和干旱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以避免营林失败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不同光照条件下3种冬青属植物的光合特征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以冬青、绿冬青、全缘枸骨为材料,运用光生理生态研究方法,对不同遮荫条件下,3种冬青属植物的光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冬青在全光照下的净光合速率高于透光率45%下的,透光率45%的高于透光率20%的,且全光照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反映3种冬青均为中性树种。但从午休程度和午休后光合恢复情况来看,全缘枸骨对强光的适应能力好于绿冬青,绿冬青好于冬青。叶片光合色素和比叶重变化进一步证明,全缘枸骨适应能力最好,绿冬青次之,冬青相对较差。该研究对揭示各树种光适应特性和合理的园林配置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冬青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5年来,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51种新化合物,绝大多数被鉴定为三萜及其皂甙,并显示其独特的生物活性。本文总结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和^13C-NMR数据。  相似文献   
79.
1植物名称 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et Am.)。 2材料类别 成熟果实。 3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1/2MS。(1)种子无菌发芽培养基:1/2MS+6-BA0.5mg.L-1(单位下同)+IBA0.2;(2)丛芽增殖培养基:1/2MS+6-BA1.0+IBA0.2;(3)生根培养基:1/2MS+6-BA1.0+NAA0.5。  相似文献   
80.
荒芜的沙漠,并不只有一望无际的沙。即使在冬季也会有道风景让你眼前一亮,那就是一株株沙漠中的四季长青树。不要以为只有裸子植物才会不畏寒冬,即使有些被子植物,在严寒下仍旧可以绽放它那娇艳欲滴却又写满沧桑的绿,比如沙冬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