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41.
在对广州、深圳和珠海公园普遍踏查的基础上,选取9个海绵设施应用较多的公园作为调查样地,针对应用的海绵设施类型、结构、规模、植物景观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公园绿地应用较多的海绵设施类型以植草沟、雨水花园和旱溪为主;海绵设施应用的植物有87种,隶属49科79属,以禾本科、豆科种类居多;海绵设施不同种植区域选择植物时应根据积水情况综合考虑植物的耐涝性;从海绵设施应用的植物种类及配置景观来看,雨水花园和旱溪最为丰富;最后,针对公园绿地海绵设施应用普遍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植物选择、景观配置及后期维护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2.
上海城市绿化带土壤蜱螨目群落结构与生物指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漫萍  刘武惠  崔志兴  司强  柯欣 《生态学杂志》2007,26(10):1555-1562
通过对上海城市绿化带6种典型环境土壤的调查,研究了城市绿化带土壤蜱螨目和其它小节肢类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绿化带土壤蜱螨目群落结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反映了城市绿化带为一新型生态系统;城市绿化带土壤质量较差,但土壤蜱螨目仍然保持了较高的种类丰富度和密度,是恶劣环境评价的较好指示生物类群;除蜱螨目密度和种类丰富度外,甲螨亚目的无翼类、低等类和中气门亚目的种类丰富度和密度以及中气门亚目雌雄性比对环境变化敏感,且这些指标特征对不同环境土壤质量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是较好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43.
广州市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其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的空间格局影响其向市民提供各种生态服务的能力,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1993-2013年中的共11期TM影像数据和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数据,结合ArcGIS、ENVI、FRASTSTS等软件,在不同条件下划定城区范围,对这20年内广州市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进行动态分析。然后建立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体系,与绿地空间格局的衡量指标做灰色关联分析,以明确两个系统之间的关联性。景观格局指数结果表明:1993年-2013年,广州市的城市绿地覆盖率、平均斑块大小、平均面积加权的形状指数和聚集度总体下降,斑块密度、平均最临近距离总体上升,说明广州市城市绿地呈现覆盖度下降、破碎化和规则化的趋势,且程度高低和变化幅度与空间上到建成区距离显著相关。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与绿地空间格局变化关联的指标中,地均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地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最高,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次之,说明房地产开发、政府主导的市政设施建设是土地集约利用体系中关联程度最高的两项活动,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域制定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4.
城市公园绿地在空间上的分布和供给水平对其服务功能的发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这一数量指标忽略了可达性问题以及实际人均公园绿地水平的空间差异。另一方面,在城市绿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对城市公园绿地的精准化供给提出了较高要求。尝试通过基于互联网位置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对不同出行方式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进行评价,并从可达性的视角提出人均有效绿地面积的概念,用以分析玉林市中心城区现状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和供给情况,提出优化策略和方案,为城市公园绿地的布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5.
福州市绿地景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及酶活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仝川  董艳  杨红玉 《生态学杂志》2009,28(6):1093-1101
以福州市建成区自然绿地和人工管理绿地为对象,研究不同绿地景观类型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及土壤酶活性的差异和垂直结构。结果表明:与自然绿地景观土壤相比,人工管理绿地不同土层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明显增加,且变异性较大,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平均值下降,各土层脲酶含量均低于自然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表层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10~20 cm土层脲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6.
城市不同绿地结构对空气负离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穆丹  梁英辉 《生态学杂志》2009,28(5):988-991
选择佳木斯市具有代表性的绿地作为对象,对不同结构绿地的空气负离子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绿地的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极显著,以乔灌草复层结构绿地空气负离子水平最高,空气质量最佳;城市不同结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大小、空气质量优劣的排序均为乔灌草结构>乔草结构>灌草结构>草坪。  相似文献   
147.
《生命科学》2009,(6):758-758
2009年11月17日,第64届“国际大学生日”来临之际,“欧莱雅科学校园行”活动将面向全国高校正式启动。本次活动将借助人人网这一“超人气”的网络社区平台,开展“欧莱雅校园科学之星”评选活动和“欧莱雅减碳达人”活动,鼓励和推动更多的大学生关注科技进步、投身环保事业。  相似文献   
148.
生态绿地空间与城乡人居环境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生态科学》1995,(2):148-157
从分析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的现有理论问题出发,提出了新的“生态绿地空间”规划概念,论述了生态绿地空间在人居环境中的定位,我国城乡生态绿地空间的现状和危机,城镇密集地区生态绿地空间的保护和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9.
城市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及生境破碎的重要因素,土壤动物群落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土壤结构及肥力、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为探究城市化进程中绿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本研究沿南昌市城区-郊区-乡村梯度27个绿地样方为对象,调查样方内植物信息、土壤理化性质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共捕获土壤动物1755头,隶属于2门11纲16目,其中,优势类群为弹尾纲、寄螨目和真螨目,个体数占比达81.9%;土壤动物密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郊区显著高于乡村。城乡梯度中绿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不同营养级结构差异较大,植食者和大型捕食者在乡村占比最多,而在其他地区占比较小。冗余分析表明,冠幅、林分密度、土壤全磷是影响研究区绿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解释率分别为55.9%、14.0%、9.7%。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说明,城乡梯度绿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呈现一定差异,地上植被因子是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差异的主导因素。本研究补充了南昌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体系,为维持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城市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150.
建好、用好、护好生物角,挖掘其隐性的课程资源,开拓学生生物学知识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