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3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67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探究明胶(G)、海藻酸钠(SA),沙蒿胶(ASKG)对复合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溶胀和保湿性能的影响,采用共混-离子交联法制备海藻酸钠/明胶/沙蒿胶复合水凝胶,并对制得的水凝胶进行结构表征和溶血率测试。结果表明:当G质量分数为2.5%,SA为1.5%,ASKG为0.7%时,复合水凝胶压缩强度达到427.2 kPa,拉伸强度达到563.449 kPa,断裂伸长率为117%,溶胀率为744%,且具有较好的保湿性能。红外光谱表明,由于沙蒿胶中存在大量羟基,因此加入沙蒿胶后在3 300 cm-1~3 600 cm-1羟基峰形变宽。G/SA/ASKG复合水凝胶溶血率低于5%,具有较好的网络孔结构和血液相容性,为复合水凝胶在医用敷料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2.
孔维亮  周敏  吴小芹 《微生物学通报》2019,46(12):3278-3285
【背景】嗜铁素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已被逐渐应用到植物病原菌的防治中。【目的】明确根际促生菌水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 JZ-GX1产嗜铁素最佳发酵培养条件,进一步探讨嗜铁素在防治植物根部病害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采用摇瓶发酵法,通过铬天青(Chrome azurol S,CAS)检测分析,对影响JZ-GX1菌株嗜铁素分泌的几种发酵因子进行研究,并通过菌丝生长抑制速率法测定嗜铁素对两种林木病原菌的拮抗效果。【结果】以KMB为基础培养基,初始pH 8.0,装液量25 mL/50 mL,按1%接种量接种,在28°C下培养36 h可获得该菌株较高产量的嗜铁素;鉴定其嗜铁素类型为羧酸盐和异羟肟酸型的复合型铁载体;在最适条件下测得其发酵原液对樟疫霉(Phytophthoracinnamomi)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的抑制率均达到100%。【结论】水拉恩氏菌JZ-GX1对碱性土壤上林木根部病害的防治具有较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3.
环境噪声被认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有关胎儿期环境噪声对成年后听觉行为的影响缺少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对胎儿噪声暴露组、成年噪声暴露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在出生后第11周开始进行为期17d的听觉目标探索训练,观察其在水迷宫中寻找听觉目标的行为差异。以大鼠寻找平台的时间、成功率、运动轨迹为指标对其听觉目标探索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噪声暴露可导致大鼠在水迷宫中的听觉目标探索行为的缺陷,在胎儿期噪声暴露比成年期噪声暴露对动物探索听觉目标的行为影响更大。该结果提示,孕期进行适当的噪声防护以保证优生优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4.
慢性复合应激增强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Liu NB  Li H  Liu XQ  Sun CY  Cheng SR  Zhang MH  Liu SC  Wang WX 《生理学报》2004,56(5):615-619
本文观察了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功能的影响。实验采用成年 Wistar 大鼠, 将其随机分成应激组和对照组。采用垂直旋转、睡眠剥夺、噪音刺激和夜间光照4 种应激原, 无规律地交替刺激动物 6 周, 每天6 h, 制作慢性复合应激动物模型。采用 Morris 水迷宫和 Y- 迷宫测试大鼠学习与记忆成绩,并用 Cresyl violet 染色法对大鼠海马结构进行神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应激组动物慢性复合应激后, 在 Morris 水迷宫内寻找隐蔽平台所需的时间(潜伏期)比对照组的明显地短(P<0.05), 表明应激鼠的空间记忆能力明显强于对照鼠;在 Y- 迷宫内寻找安全区的正确率比对照组的明显地高(P<0.05), 表明应激鼠的明暗分辨学习能力明显强于对照鼠; 应激鼠慢性复合应激后, 其海马结构齿状回、CA3 和CA1 区神经细胞密度极明显地高于对照鼠(P<0.001)。这些结果提示, 慢性复合应激可增强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和明暗分辨学习能力。本文并对慢性复合应激模式增强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5.
Correlation of behavior changes and BOLD signal in Alzheimer-like rat model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Memory impairment is usually the early and most promi-nent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Alzheimer disease (AD), aprogressive neurodegenerative illness characterized bygradual deposition of neuritic plaques and neurofibrillarytangles in the brain of the patie…  相似文献   
136.
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预防急性氧中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氧中毒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给小鼠连续腹腔注射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5 d后,在500kPa高压氧中暴露60 min,观察惊厥潜伏期、惊厥次数、惊厥间隔时间等指标;另外测定高压氧暴露15 min后脑组织中活性氧单位、脂质过氧化物、一氧化氮、谷胱甘肽的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结果: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明显延长氧惊厥潜伏期和惊厥间隔时间,减少惊厥次数;降低高压氧暴露后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一氧化氮的含量,使活性氧单位、谷胱甘肽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过氧化氢酶和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则不显著.结论: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有效预防急性氧中毒,其机制可能与它们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7.
萝卜提取物在小鼠体内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兆祥  李蕾琴 《病毒学报》2001,17(4):338-340
实验研究发现,萝卜提取物在小鼠体内有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卫萝卜提取物对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小鼠有很强的保护作用;萝卜提取物在小鼠体内可抑制网状细胞肉瘤实体瘤的生长,并且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8.
澳大利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策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澳大利亚是一个岛状大陆,海洋运输业十分发达,通过贸易,旅游,运输等途径有意或无间引进有害外来物种的风险较大。澳大利亚政府高度重视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工作,制定了《澳大利亚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针对外来杂草和通过压舱水载入的海洋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制定了《国家杂草策略》,《杂草风险评价系统》和《压舱水指南》等法规和技术性文件,加强了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本文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有关策略和指南,并提出了我国在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1)尽快建立相应的法规体系,实现外来入侵物种的依法管理;(2)加强机构建设,形成多部门的协调管理机制;(3)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制度的建设;(4)采取适当的引进预防,消除,控制和恢复措施;(5)开展科学研究,为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6)制定教育和培训计划,提高公众意识。  相似文献   
139.
活性X-3B红染料在水-土壤-作物连续体中的迁移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进入环境的自学成才性X-3B红染料是一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它从水分室向土壤分室再到作物分室的迁移,是一连续的生态过程,基于此,从理论上对活性X-3B红染料在水-土壤两相,土壤-作物两相以及水-土壤-作物整个连续体中的迁移进行了定量描述与探讨,并采用棕壤-大豆、褐土-小麦,红壤-萝卜和水稻土-水稻等系统给予了实验论证,表明活性X-3B红染料通过吸附机制从水分室到土壤分室的迁移符合Langmuir模型。通过作物根系吸收机制从土壤分室到作物分室的迁移可以用对数化的作物-土壤积累因子(CSAF)模型予以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40.
滇池水-植物系统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对滇池优势水生植物凤眼莲、旱生莲子草、红线草、聚草和茭草及其对应水环境中的K、Na、Ca、Mg、Fe、Mn、Zn、Cu、Pb、Cd进行了化学分析,初步揭示了滇池水-植物系统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和关性。结果表明,滇池水域属K、Ca、Mg、Fe高背景生物地球化学区,植物体内金属元素的含量,既与植物种属特性有关,又明显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不一定与环境中相应元素的浓度呈简单的线性关系,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