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4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17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明确烟草钾营养对Q型烟粉虱Q-biotype 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寄主选择性、发育和存活的影响,旨在为通过调节寄主植物营养控制Q型烟粉虱种群数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水培法培养经K1(0 mmol/L)、K2(3 mmol/L)、K3(6 mmol/L)、K4(9 mmol/L)及K5(12 mmol/L)5个不同钾浓度处理的烟草,研究Q型烟粉虱在不同处理烟草上的寄主选择性、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结果】Q型烟粉虱在不同钾浓度处理烟草上的寄主选择性、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均有显著差异,取食和产卵偏好性顺序为K2>K1>K3>K4>K5,卵到成虫羽化发育历期顺序为K5(22.54 d)>K4(2 1.96 d)>K1(20.92 d)>K2(20.32 d)>K3(20.23 d),卵到成虫羽化存活率顺序为K3(88.72%)>K2(85.05%)>K1(82.03%)>K4(77.02%)>K5(69.92%)。【结论】可以通过调节钾营养来控制Q型烟粉虱在烟草上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明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性体型二型性及幼虫发育历期与蛹重的关系。【方法】在26℃,L︰D=16︰8条件下,详细记录了来自热带地区的海南省三亚种群,来自亚热带地区的广东省广州和江西省永修种群,及来自温带地区的河北廊坊种群的雌雄幼虫发育历期、蛹重、成虫重,并计算幼虫发育速率。【结果】不同地理种群的雌性个体均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三亚种群雌雄个体的发育历期没有差异,但雌性的生长速率显著大于雄性个体;广州种群、永修种群及廊坊种群,雌雄的生长速率没有差异,但雌性幼虫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雄性幼虫。各地理种群蛹重随幼虫发育历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亚洲玉米螟存在明显的性体型二型性,雌雄个体发育历期和生长速率存在地理差异。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明确Q型烟粉虱对不同烟草品种的选择性及与叶背茸毛密度的相关性,为烟草抗虫品种的选育应用及对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控制条件下,进行选择性试验、非选择性试验,观察发育历期和叶背茸毛数量。【结果】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成虫选择性、产卵趋性及卵-成虫的发育历期影响显著,叶背茸毛密度与成虫趋性及产卵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在供试的8个烟草品种中,‘CF225’、‘CF226’叶背茸毛密度高,Q型烟粉虱对它们的选择性强,表示这两个品种的烟草的抗虫性弱;‘云烟117’、‘K328(C8)’叶背茸毛密度低,Q型烟粉虱对它们的选择性弱,表示这两个品种的烟草的抗虫性强。【结论】选育少毛的烟草品种,可以提高烟草对Q型烟粉虱的抗性,本结果对烟草抗虫品种的选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正>奶牛乳腺发育与泌乳生物学作者:李庆章等ISBN:9787030391490定价:$258开本:16装帧:圆脊精装页码:616丛书名:现代乳品科学与技术丛书初版时间:1/1/2014读者对象:《奶牛乳腺发育与泌乳生物学》的读者对象为动物科学与生产学、动物营养学、基础兽医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工作者和有关研究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等,可为广大泌乳生物学  相似文献   
995.
<正>奶牛乳腺发育与泌乳生物学作者:李庆章等ISBN:9787030391490定价:$258开本:16装帧:圆脊精装页码:616丛书名:现代乳品科学与技术丛书初版时间:1/1/2014读者对象:《奶牛乳腺发育与泌乳生物学》的读者对象为动物科学与生产学、动物营养学、基础兽医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工作者和有关研究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等,可为广大泌乳生物学与乳腺功能调控研究工作者,特别是以奶牛作为实验用动物的反刍乳用动物乳腺发育与泌乳研究提供系统、完整的重要参考资料,为广大动物科技和动物医学工作者提供一部奶牛乳腺发育与泌乳重要基础理论和主要研究技术参考书,亦可作为基础医学、营养学、妇产科学相关学科有关研究领域广大研究工作者、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参考用书.  相似文献   
996.
白鲜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半薄切片、常规石蜡切片并结合离析法,对药用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根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鲜根的发生发育过程包括4个阶段,即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结构阶段以及次生结构阶段。原分生组织位于根冠内侧及初生分生组织之间,衍生细胞分化为初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以及中柱原组成。原表皮分化为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分化为皮层,中柱原分化为维管柱,共同组成根的初生结构;在初生结构中,部分表皮细胞外壁向外延伸形成根毛,皮层中分布有油细胞,内皮层有凯氏带,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或偶见三原型,外始式;根初生结构有髓或无。次生结构来源于原形成层起源的维管形成层的活动以及中柱鞘起源的木栓形成层的活动;白鲜次生韧皮部宽广,其中多年生根中可占根横切面积的85%,另外除基本组成分子外,还分布有油细胞;周皮发达,木栓层厚;初生皮层、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常充满丰富的淀粉粒。  相似文献   
997.
该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中分离到1个SEPALLATA3(SEP3)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1个732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243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是MADS-box基因家族AP1/AGL9组SEP的同源基因,其编码蛋白与其它植物SEP3类蛋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命名为CgSEP3(登录号为KF924272)。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CgSEP3在春兰花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唇瓣、侧瓣和萼片中的表达量较高,在子房和蕊柱中的表达量较低;而且CgSEP3在花发育各个时期都有表达,在1~2cm的花芽中表达量最高,在盛开的花中的表达量最低。研究认为,CgSEP3基因可能在春兰花瓣和萼片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温度对褐飞虱发育、存活和产卵影响的关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保坤  胡朝兴  黄建利  侯茂林 《生态学报》2014,34(20):5868-5874
设置系列恒温19、22、25、28、31、34℃,测定了温度对褐飞虱发育、存活和产卵的影响,建立了温度对褐飞虱生物学参数影响的关系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褐飞虱卵和若虫的发育历期在28℃下最短。除22℃以外,短翅型雌若虫的发育历期长于雄若虫的发育历期。(2)34℃下,褐飞虱卵未成功孵化,推测34℃是褐飞虱发育的限制性高温。不同温度下若虫的存活率为:25℃22℃28℃19℃31℃;低温主要导致低龄若虫死亡,而高温则主要导致高龄若虫死亡。(3)不同温度下产卵前期为19℃31℃22℃25℃28℃。产卵期22℃时最长。短翅型雌虫寿命随着温度降低而延长,产卵量在28℃时最大(256粒),19℃时最低(108粒)。(4)采用温度(x)与褐飞虱各生物学参数(y)间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一系列关系模型;其中,卵历期(y=0.079 x2-4.462 x+70.536),若虫历期(y=0.233 x2-12.886 x+189.878),产卵前期(y=0.068 x2-3.614 x+49.88)和短翅型雌成虫寿命(y=-0.622 x+35.03)与温度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999.
温度对香蕉花蓟马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帆  付步礼  刘奎  邱海燕  伍祎 《生态学报》2014,34(14):3895-3899
通过在人工气候箱内饲养香蕉花蓟马,测定了14、18、22、26℃和30℃5个温度下香蕉花蓟马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分析了温度与香蕉花蓟马发育速率的关系,计算了其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存活率。结果表明:香蕉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和温度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香蕉花蓟马卵、一龄若虫、二龄若虫、预蛹、蛹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26、10.56、7.92、9.17、9.53、8.69℃,世代的有效积温为153.81d·℃。26℃下香蕉花蓟马的世代存活率最高,为63.16%;30℃下的存活率最低,为46.34%。  相似文献   
1000.
以四个品系的三倍体罗汉果雌株为材料,用五种不同的二倍体雄花分别对其授粉,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了其子代果实的红外光谱,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授粉雄花对子代果实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雄花授粉后,雌株F302、F323和F322各子代果实红外光谱中1 050 cm-1波数附近甜苷物质特征吸收峰的峰高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雌株F311子代无籽果实的差异不显著;同时五种授粉雄花分别对雌株F302、F323、F322和F311子代果实在主成分二维投影图和聚类图中的排序也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不同品系雌株子代果实的排序影响不同,从而说明三倍体罗汉果的甜苷物质含量和整体成分含量均有较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并且存在品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