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松脂瘿蚊属一新种:双翅目:瘿蚊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脂瘿蚊属Cecidomyia全世界已知12种,9种分布在北美和古巴,2种在欧洲,估计1或2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地区,此属幼虫主要取食松类枝条的树脂,有时为害球果,导致枝消或球果畸形,有的形成虫瘿;在北美寄生于多种松树,在欧洲除松类外还寄居于云、冷杉。本文报道的一新种以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为寄主。  相似文献   
12.
西藏扎木地区高山松松脂产量与温,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探讨了西藏扎木地区高山松产脂过程随温、湿度变化的泌脂规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宜温度下,相对湿度是影响该地高山松松脂日产量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水分供给对于松脂产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驼绒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将它们分别鉴定为香草酸(vanilic acid)(1),乙酰香子兰酮(acetovanillon)(2),三达右松脂-15-烯-8β,12β-二醇(sandaracopimar-15-en-8β,12β-diol)(3),5,7,3’,4’-四甲基槲皮素(5,7,3’,4’-tetramethyl quercitin)(4),小麦黄酮(tricin)(5),丁香亭3-O-β-D-葡萄糖苷(syringetin-3-O-β-D-glycopyranoside)(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和豆甾醇(stigmasterol)(9)。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测定杜仲降压片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以乙腈:水(15:85,V/V)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7ml.min-1,检测波长为227nm。结果: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在0.05~0.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0.5%(n=6)。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白皮松松脂的化学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白皮松松脂的化学特征,得出它含有25个主要组分,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含量很高,占 46.4%,尤其β-蒎烯的含量高达24.8%。同时,与单维管束和双维管束松亚属16种松树松脂比较分析, 发现白皮松松脂在异海松酸、长叶松酸/左旋海松酸、糖松酸和枞酸等树脂酸含量与单维管束松树不同,而与双维管束松树相似。这一结果为建立白皮松亚属提供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杜仲的化学成分(再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皮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4种结晶,鉴定为 liriodendrin(1),geniposidic acid(2),松脂醇二葡萄糖甙[( )-pinoresinol di-O-β-D-glucopyranoside](3)和胡萝卜甙(daucosterol)(4)。  相似文献   
17.
无梗五加根中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无梗五加(Acanthoparax sessiliflorus( Rupr.et Maxim.)Seem.)根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中提取分离得到8个苯丙素类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表芝麻脂素(1)、(-)-芝麻脂素(2)、赛菊芋黄素(3)、洒维宁(4)、咖啡酸甲酯(5)、对羟基桂皮酸(6)、(-)-丁香脂素(7)、(+)-松脂索(8).化合物8是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5是首次从五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和7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研究梁河脂松节油的相对密度、折光率、初馏点、馏程体积、旋光度和化学组成以及脂松香的软化点、酸值、不皂化物含量、乙醇不溶物、灰分、旋光度和化学组成等物理和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梁河的脂松节油在化学组成上因含有大量3-蒈烯导致其蒎烯含量低于GB/T 12901-2006,其物理指标中的折光率偏高。梁河的脂松香因化学组成中含有大量中性物,致其物理指标中酸值偏低,不皂化物含量偏高,超出GB/T 8145-2003。鉴于3-蒈烯这一特殊资源,有必要制定高3-蒈烯脂松节油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从湿地松种子园现有的速生材用无性系中选择产脂力强、松脂品质高的优良无性系,并高效利用湿地松良种资源。该研究以湿地松第一代种子园内36个无性系为材料,测定其树脂质量流速以及胸径生长量,进一步采用GC-MS分析其松脂组分,并基于上述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的36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共鉴别出了21种松脂成分,包括8种单萜成分和13种二萜成分。(2)相关性分析显示,树脂质量流速(RMR)与单萜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枞酸型树脂酸呈弱的负相关,与海松酸型树脂酸无明显关联。(3)从松节油含量、树脂质量流速、枞酸型树脂酸、海松酸型树脂酸4个维度对参试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6个无性系分为三大类,并且各类型间差异显著,第1类的表现要远好于其他两类。(4)在产脂力高的基础上,6-44、4-11-1、1-38、3-64四个无性系单萜含量高,4-11-1、3-64、2-0420、3-468四个无性系海松酸型树脂酸含量高,而无性系2-173枞酸型树脂酸含量较高。该研究定性分析了湿地松的松脂组分,定量评估了36个无性系的产脂力与组分含量,为湿地松脂用无性系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高山松(Pinus densata Mast.)是西藏东南部山地的主要用材树种。分布广,更新能力强,生长良好,其林分(立木)各生长指标在半湿润区向湿润区过渡地带优于半湿润区,在半湿润与半干旱交汇区最差。高山松立木产脂量中等偏下,平均单株年产脂量2.5~2.8kg,低于低中纬度低海拔生长的松树,高于华北、东北的松树。高山松立木松脂产量随立木胸径增长而递增。一般在相对湿度50%以上,日间气温15~25℃为适宜采脂期。采脂季节在5月中旬~9月中下旬。高山松的松脂和松节油质量均属上乘,高山松针叶也可作饲料添加剂的原料。高山松是西藏林区综合多效利用的丰富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