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71.
根据华北地区四个主要的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的性质及其地层学的资料,认为大荔动物群的时代相当于深海O~(18)的第6—7阶段;周口店动物群出现在第8—12阶段;陈家窝动物群与第16—17阶段相当;而公王岭动物群则出现在贾拉米洛事件之前。  相似文献   
272.
记云南禄丰发现的Lophochoerus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81年冬在云南省禄丰古猿化石地点发现的脊齿猪(Lophochoerus)进行了描述和对比。禄丰脊齿猪与仅发现于西瓦立克的同属几种之间在前臼齿和臼齿上有一定的区别,为此,另建立一新种Lophochoerus lufengensis sp,nov., 代表我国晚中新世地层该类化石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73.
陈铁梅 《人类学学报》1983,2(2):196-202
本文尝试用Brainerd-Robinson方法分析华北地区六个主要动物群相对年代的先后,讨论了方法的原理及所采用的判断标准。所得顺序为丁村、许家窑、萨拉乌苏、峙峪、小南海和山顶洞,与绝对年龄数据和旧石器考古工作者的一般认识相符。这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用B-R方法来分析动物群相对年代的先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4.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早石炭世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首次发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地区井下早石炭世晚期有孔虫动物群,经研究计有14属18种,其中小有孔虫12属16种(1新属,新种)Ting2属2种,这一孔虫动物群的发现,除证明该地区存在早石炭世地层外,对当时岩相古地理面貌的分析,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5.
赣东北雾霖山组长期被视为吴家坪期的陆相沉积,在其近底部发现含Shouchangoceras的海相化石群,表明该岩组并非纯陆相沉积,其底部的地层时代亦不排除茅口期晚期的可能。  相似文献   
276.
掘头虫类三叶虫张氏虫ChangaspisLee in Chien,1961是黔东、湘西广泛分布的杷榔组中常见的化石。本属化石建立7个种,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近年在贵州东部地区的杷榔组采集到此属化石的大量标本,特别是在剑河交榜村的杷榔组发现了Changaspis丰富的化石,提供了分类学再研究的重要材料。据新的化石标本的详细鉴定、个体发育观测及数理统计数据的对比、化石埋藏状态的研究,Changaspis已描述的7个种是过高估计,原属C.micropygeChien,1961,C.elongataLee in Chien,1961,C.placentaQian et Lin in Zhanget al.,1980,C.longispina(Lee,in Egorovaet al.,1963),C.nangaoensisLu et Chien in Yin and Lee,1978,C.?transversaZhou in Zhouet al.,1977和C.taihuensisZhang et Zhou,1985之间形态差异并不明显。C.micropyge,C.placenta应为C.elongata的晚出同义名,而C.longispina,C.nangaoensis,C.taihuensis和C.transversa建种时化石标本少,保存不好,应是C.elongata晚出同义名。  相似文献   
277.
以华南斜坡相的罗甸纳庆剖面为代表, 我国石炭纪宾夕法尼亚亚纪早–中期地层建立起了基于多个属种的牙形类分带, 并可与全球其它地区同期地层进行广泛对比。Neognathodus属是这一时期一类常见的浅水相牙形类分子, 在北美、东欧等地的浅水相地层中被广泛用作地层划分对比标志。该属分子在我国北方地区浅水相地层中是重要的带化石分子, 而在华南斜坡相剖面中占比非常低。结合现有的生物地层框架, 本文厘清了华南贵州罗甸附近3条斜坡相剖面中Neognathodus属分子的延限, 尝试利用牙形类P1分子齿台的对称特征将其演化过程归纳为五个阶段, 并提出阶段4中对称分子(如: N. bothrops, N. colombiensis, N. nataliae等)的再次出现可作为全球莫斯科阶底界的辅助对比标志。  相似文献   
278.
279.
《化石》2011,(1):9-9
生活于7亿至5.7亿年前的一大群软体躯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最先由斯普里格(R.C.Sprigg)于1947年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埃迪卡拉地区的庞德石英岩(Pound Quartzite)中发现。包括3门,15属,35种低等无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280.
对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但意义十分重要的滇东南地区的寒武纪中、晚期三叶虫动物群进行了系统采集和研究.在该地区首次发现的三叶虫分子是对该地区三叶虫动物群面貌的重要补充,同时依据新发现的丰富材料对前人的部分分类意见进行了厘定,并建立一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