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对Balb/c小鼠和金黄地鼠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对实验动物的致病性,分别将5×107的杜氏利什曼原虫SC6株、热带利什曼原虫K27株、婴儿利什曼原虫LEM235株和婴儿利什曼原虫KXG-Liu株前鞭毛体与无鞭毛体感染Balb/c小鼠和金黄地鼠,观察各感染动物皮肤损害状况,3月后,有限稀释培养法分别检测肝和脾脏内的虫荷数.发现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疾病存在极大的异质性,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SC6株致Balb/c小鼠轻微皮肤损害,肝和脾脏内重度虫荷数,金黄地鼠肝和脾脏内重度虫荷数;热带利什曼原虫K27株致Balb/c小鼠严重的皮肤损害,但肝和脾脏的虫荷数较低,金黄地鼠肝和脾脏中未查见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LEM235株致Balb/c小鼠严重的皮肤损害,肝和脾脏内重度虫荷数,金黄地鼠肝和脾脏内重度虫荷数;婴儿利什曼原虫KXG-Liu株可致Balb/c小鼠严重的皮肤损害,肝和脾脏中度虫荷数,金黄地鼠肝和脾脏内少量虫荷数.另外,还发现原虫的生活史状态和进入机体的途径及实验动物的类型对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感染致病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Leishmania is associated with a broad spectrum of diseases, ranging from simple cutaneous to invasive visceral leishmaniasis. Here, the sequences of ten cysteine proteases of types A, B and C of Leishmania major were obtained from GeneDB database. Prediction of MHC class I epitopes of these cysteine proteases was performed by NetCTL program version 1.2. In addition, by using BcePred server, different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proteins were predicted to find out their potential B cell epitopes. According ...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区灵长类动物人芽囊原虫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芽囊原虫是人兽共患的肠道寄生原虫。1989年3、4、11月份取广州市动物园21只灵长类动物粪便,1990年1-8月份9次取仲恺农业技术学院30只1-20不同年龄的猕猴粪便,经Giemsa's液染色和培养的方法确定有无人芽囊原虫寄生。结果表明,人芽囊原虫在广州地区灵长类动物中广泛流行,感染率高者达78.9%,最低者也达16.7%。人芽囊原虫的感染明显与宿主体况有关,低龄组和高龄组猕的率明显高于中龄  相似文献   
14.
15.
胡缨  李艳文 《蛇志》2013,25(1):54-57
肠道原虫为单细胞真核动物,属于原生动物亚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生态环境中。寄生于人体肠道并引起疾病的常见原虫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人芽囊原虫等,是引起人体腹泻、腹痛的主要病原体。国内外学者对人体肠道原虫感染的病原体特征、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疗等相关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常  相似文献   
16.
人芽囊原虫空泡型和颗粒型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建国  江静波 《动物学报》1993,39(1):103-104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是人兽共患寄生原虫,门以下分类位置待定(Zierdt,1978、1988)。本文着重描述空泡型虫体(Vacuolated form)纤丝层的双层结构,高尔基体、小泡和颗粒型虫体(Granular form)的线粒体和微小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用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检测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donovani)犬分离株的无鞭毛体和前鞭毛体的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结果仅在无鞭毛体体内检测出该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19.
黑热病(Kala-azar)又称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是由杜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donovani)引起,经白蛉(Phlebotomus species)传播所致人兽共患的一种慢性寄生虫性疾病。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目标疾病之一。本文综述了人与宠物犬共患的黑热病的诊断与防控研究进展,为采取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胆草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科地胆草属植物被广泛用于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医药中,该属中的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具有清热、凉血、利湿的功效;我国多个民族也用来治疗感冒、肾炎、肝炎以及虫蛇咬伤等多种伤病。该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按结构类型主要有倍半萜烯内酯、三萜、甾体、黄酮等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该属药用植物粗提物及单体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原虫以及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系统综述了该属药用植物传统知识、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可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