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36篇
  免费   1539篇
  国内免费   10199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761篇
  2022年   850篇
  2021年   921篇
  2020年   845篇
  2019年   897篇
  2018年   606篇
  2017年   765篇
  2016年   756篇
  2015年   815篇
  2014年   1121篇
  2013年   1021篇
  2012年   1364篇
  2011年   1319篇
  2010年   1120篇
  2009年   1246篇
  2008年   1732篇
  2007年   1426篇
  2006年   1325篇
  2005年   1241篇
  2004年   1215篇
  2003年   1147篇
  2002年   1291篇
  2001年   1002篇
  2000年   998篇
  1999年   894篇
  1998年   753篇
  1997年   823篇
  1996年   707篇
  1995年   764篇
  1994年   713篇
  1993年   697篇
  1992年   707篇
  1991年   642篇
  1990年   598篇
  1989年   584篇
  1988年   250篇
  1987年   209篇
  1986年   181篇
  1985年   203篇
  1984年   140篇
  1983年   77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8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国产磨芋属的染色体核型报道(1)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恒  顾志健  龙春林  杨永平   《广西植物》1990,10(1):21-24
本文报道了磨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六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中5个种属于首次报道。其核型公式如下: 1.滇磨芋 K(2n)=2x=26=26m.2.磨芋 K(2n)=2x=26=26m.3.攸落磨芋K(2n)=2x=26=22m(2SAT)+4sm.(2SAT).4.西盟磨芋 K(2n)=2x=26=20m+4sm+2st.5.勐海磨芋 K(2n)=2x=26=22m+4sm.6.白磨芋 K(2n)=2x=26=20m(2SAT)+6sm。  相似文献   
102.
梁畴芬   《广西植物》1990,(4):381-381
<正> 笔者发现近几年在刊物上发表的新种其种加词(epithet)很多来自地名。据粗略统计,《广西植物》、《西北植物学报》、《植物分类学报》、《植物研究》、《武汉植物研究》、《云南植物研究》等六种刊物从1985年至1989年五年间(其中缺5期)共发表蕨类和种子植物新种及种下分类群1953个,其中以地名作为种(含种下分类群)加词的有663个,占总数的41.62%。地名之中绝大部分为县名和山名,少数为省名。笔者这里所指的小地名即为县  相似文献   
103.
青霉素敏感的酶场效应晶体管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酶场效应晶体管(ENFE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半导体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器件。双管差分输出式ENFET对环境温度变化及总体pH变化等外界因素有自动补偿作用,其输出电压随时间的漂移较之单管输出有很大的改善。此外,还可采用金电极作参比电极以实现探头的小型化。青霉索ENFET在0.01mol/L和O.02m01/L的磷酸缓冲液中的响应灵敏度分别为6.5—7.0mV/mmol/L和3.2—3.6mV/mmol/L,线性范围为0.5—14mmol/L和0.5—25mm0l/L。当浸于O.Olmol/L磷酸缓冲液、置于4℃下保存时,探头的贮存寿命大于6个月。探头的累计使用次数可超过1000次。本文还论述了青霉素ENFET在青霉素发酵液浓度 测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报道了用补料分批培养方法控制限制生长底物的补料速率,获得一个限制生长底物浓度由10Ks缓慢地渐降的可控培养过程,以保证获得足够数量的准确的(Si,μi),从而得到Ks值。用该法测定了E.Coli ATCC 15224在葡萄糖限制生长培养中的Ks值及Monod方程表达式。通过该菌胞内β-半乳糖苷酶生成与细胞比生长速率相互关系的研究,导出描述该酶生成与培养液中限制生长底物浓度相互关系的曲线方程。它很好地表明了菌体生长的环境因子与胞内酶生成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并提示可获得最多胞内酶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05.
在不同的摄食水平(饥饿—最大量)及温度(5—15℃)下,对1—5g的真(鱼岁)的摄食量、排粪量、排泄量、代谢量,生长量及生化组成作了测定。真(鱼岁)的最大摄食量随体重及温度增加而增加。食物能量平均有6.5%损失于粪便中,5.1%损失于排泄物中。摄食代谢随摄食量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温度下,特定生长率与摄食量的关系是一减速增长曲线。当摄食不受限制时,生长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当摄食受限制时,生长率随温度增加而下降。鱼体的干物质含量及能量含量随摄食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6.
研究表明,三属杂种处于单核中晚期阶段的花粉最适于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低温预处理对促进三属杂种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有一定的作用。利用以马铃薯提取物为基础物质的马铃薯-Ⅱ培养基作诱导培养基,其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频率比目前两个较好的合成培养基要高。同一个三属杂种F_1春、秋播种植株之间在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上有较大的差异,秋播材料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明显高于春播材料。F_(?)杂种植株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植株的频率均比F_1杂种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7.
猕猴属五个种mt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以10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猕猴属5个种(Macaca mulatta.M.nemestrina.M.assemensis.M.thibetana,M arctoides)线粒体DNA进化。在13个个体中,共检出8种限制性类型。恒河猴种内存在广泛的线粒休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结合日本猴(M.fuscata)的有关资料,构建了猕猴属6个种的分子系统树,并给出各个种的分化时间。结果表明,这6个种可分成4个类群,熊猴和藏酋猴、恒河猴和日本猴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可分别划为同一类群,红面猴与其他5种猴的遗传距离最远,在系统发生上分离最早。  相似文献   
108.
鹅观草与大麦属间杂种的形态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继明  刘大钧 《遗传学报》1990,17(5):373-376
用活体/离体幼胚培养法成功地获得了鹅观草(Roegneria kamooji,2n=12,SSHHYY)与大麦(Hordeum vulgare,2n=14,11)间的属间杂种。杂交结实率为31.4%,胚培成苗率60.9%。杂种表现一年生,具有很强的生活力,形态上偏向鹅观草。F_1自交不孕,用大麦回交亦不结实。杂种具有预期的2n=28(SHYI)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平均形成26.38个单价体,0.67个棒状二价体,0.12个环状二价体和0.02个三价体。本文对双亲染色体组间的同源性以及在大麦育种中利用鹅观草种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9.
长江三角洲石荠苧属群体水平变异式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5种石荠苧属植物的群体进行了表征变异式样的分析,并参照繁育方式、生态适应和染色体数目等证据,来揭示种内群体间变异式样的差异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探讨了这些种可能的种系发生关系。笔者认为石荠苧属Mosla在进化的早期就已经分化为两个大支,在分类上即表现为两个组——唇萼组和石荠苧组的分化。  相似文献   
110.
中国部分山茶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报告(英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报道36个种或变种的染色体数目,按张宏达的分类系统涉及到了4个亚属、11个组,其中2个种进行了不同居群的观察。结果表明(详见表1),山茶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都是x=15。在自然界,染色体倍性变异从2倍体到8倍体均有,但多数种为2倍体。我们观察的这36个种或变种中,2倍体种有22个,4倍体种3个,6倍体种10个,8倍体种1个。这一系列的多倍性变异,主要表现在种间。此外,同种不同居群间也有不同倍性的变异。例如C. forrestii在不同居群间有2倍体、4倍体和6倍体。而且各个不同倍性的植株表型特征没有明显的变异,估计是同源多倍体或称种内多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