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为探寻简单、快速的由铜绿假单胞菌生产鼠李糖脂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蒽酮-硫酸法、L-半胱氨酸-硫酸法、苯酚-硫酸法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蒽酮-硫酸法优于其它两种方法,并得出了其最佳测试条件。发酵液中剩余的葡萄糖、上清液对鼠李糖脂定量分析的影响可以忽略,菌体和中层杂质对鼠李糖脂的定量分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分析时要去除菌体。而中层杂质对定量分析的影响可以通过制备含中层杂质的鼠李糖溶液标准曲线而消除。  相似文献   
22.
以美国‘紫李’为试材,测定经间歇升温和热处理后果实的褐变度、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膜质过氧化水平、总酚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间歇升温和热处理可适当恢复因冷害而降低的细胞抗氧化活性,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减少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强化抗低温防御系统,阻止多酚逆境代谢发生,使冷害和褐变症状得以延缓和减轻;同时,还可抑制可滴定酸含量的减少和固酸比的上升,延缓后熟衰老。间歇升温处理,李贮藏两个月果实品质良好。初步认为,-0.5~0℃贮藏,每15 d加温至18~20℃并保持l d,是贮藏美国‘紫李’适宜的变温模式。  相似文献   
23.
将RDR(ribonucleotide diphosphate reductase)启动子驱动下的透明颤菌(Vitreoscilla sp.)血红蛋白(Vitreoscilla hemoglobin,VHb)基因的表达载体pSETRDR-VHb转入铜绿假单胞(Pseudomonas aeruginosa)S301菌株中.并对其中阳性转化子AY26菌株进行了鼠李糖脂表达条件的研究.正交实验L9(43)优化培养基,最佳组分为:硫酸镁0.075%、硝酸钠0.5%、清油3mL/L、酒石酸钠0.4%.在限碳培养条件下,转化子SY26鼠李糖脂产量达到12.9 g/L,比对照菌株S301(8.4 g/L)提高150%,5L发酵罐放大实验验证,重组菌AY26的表面活性剂产量达到33.12 g/L.  相似文献   
24.
不同寄主植物对山楂叶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李定旭  侯月利  沈佐锐 《生态学报》2005,25(7):1562-1569
室内采用叶碟饲养的方法研究了苹果、桃、李、樱桃和杏等不同果树对山楂叶螨Tetrancychusvienensi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李树上山楂叶螨的发育历期短、生殖力强、存活率高,rm值大,而在樱桃和杏树上该螨的发育历期长、生殖力弱、存活率低、rm值小。寄主转换试验结果表明,当山楂叶螨由苹果转移至樱桃和杏树时,其生长发育的历期显著延长,rm值大幅度降低;而由苹果转移至桃树和李树时,其生长发育的历期虽也有所延长,但差异不显著,rm值则明显降低。表明山楂叶螨对新寄主的适应因不同寄主而异,在桃和李上经历1代后即可适应,而在杏和樱桃上经历2代后才能适应新的寄主。  相似文献   
25.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3):2265-2265
由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上官周平研究员和李世清教授编著的《旱地作物氮素营养生理生态》专著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26.
中国李简单重复序列(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探讨中国李品种美丽李(Prunus salicina‘Beauty')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反应体系中5种主要成分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引物对中国李有通用性,25μLSSR反应体系中,TaqDNA酶、Mg2 、每个引物、模板DNA和dNTPs等5种成分的适宜浓度分别是:1.5 U、2.0 mmol·L-1、0.8μmol·L-1、30~40 ng和0.16~0.24 mmol·L-1.  相似文献   
27.
黑宝石李是近年从国外引进黑布朗(即黑李)中的一个晚熟品种。其果最大可达200克,扁平圆形,果皮黑色,果肉乳白色,味甜,耐贮放,深受人们欢迎。一、栽培及注意事项黑宝石李耐旱抗寒,但怕阴雨水涝,多雨季节易染病,故应选择土层厚地势较高的平地或坡地栽植。栽种时间从11月至翌年2——3月萌芽前均可,株行距3x4米。用山桃作根砧的苗长势强盛,而东北等寒冷地区应用野李作根砧以提高抗寒性。黑宝石李自花结实率低,需配植授粉树,每10棵配栽2——3棵授粉树,可选用绥李三号、晚红等。栽后在苗干70厘米处剪截,每棵留4…  相似文献   
28.
鼠李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得奎 《植物研究》1999,19(4):371-373
发表了鼠李属一新种,即崂山鼠李Rhamnus laoshanensis D. K. Zang.  相似文献   
29.
本文发表了北京产稠李属一新种,北京稠李Padus Beijingensis Y.L.Han et C.Y.Yang.  相似文献   
30.
韩英兰  杨昌友 《植物研究》1996,16(4):459-462
首次报道中国稠李属花粉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形态、大小和外壁纹饰可作为划分种的依据。由此可区分为:花粉粒32.0×25.5μm、条纹细弯、穿孔明显的是亚洲稠李(P.asiatica Kom.);花粉粒37.5×17.7μm、体积大、穿孔多的是光叶亚洲稠李(var.subglabra Y.L.Hanet C.Y.Yang var.nov.);花粉粒32.0×24.4μm、条纹细直、穿孔少量的是欧洲稠李(P.aviummill.);花粉粒21.0×22.1μm、条纹宽、直、穿孔不明显,即北京稠李(P.beijingensis Y.L.Hanet C.Y.Yang sp.nov.),(新种已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