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831.
刘媛  席慧青  陈姝含  邸楠  席本野 《生态学报》2023,(24):10363-10375
通过林木根系研究中不同吸收根的判定标准下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对比,阐明根系分级标准对吸收根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提升根系研究精度,明确林木根系有效“觅食”区域。在7年生毛白杨林分中于5株样树周围挖取780个土柱,选取根系形态指标:根系平均直径(RD)、根系表面积密度(RAD)、根长密度(RLD)和根系体积密度(RVD)研究其垂向与径向的分布动态,并分析不同吸收根判定标准对毛白杨细根空间分布以及各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2 mm作为吸收根判定标准确实会导致运输根被误判为吸收根,但其空间分布特征仍能反映吸收根的真实空间分布格局。而且在该判定标准下,判定标准对于实际的细根形态和空间分布情况是否会产生的影响由于监测指标的不同以及研究位置的变化而不同。其中RAD、RLD和RVD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但RVD的差值比例远高于其他指标,且深土层的差值比例普遍高于浅土层。因此,以2 mm为吸收根判定标准时,选取RLD和RAD更能准确反映吸收根的真实空间分布格局,且该标准更适用于在进行相对较浅的土层中开展研究,采用2 mm为阈值划分吸收根研究细根垂直分布特征时建议以各形态指标在各个土层所占比例来...  相似文献   
832.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溶出度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的要求,在比较不同组织机构的机械验证项目要求的基础上,拟定了药物溶出度仪机械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该规程操作合理,结果准确,适用性广,验证成本低,为溶出度仪机械验证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33.
机械力作用下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转换涉及到纳米尺度范围内机械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综述:局部外力和几何感觉控制细胞功能:多结构域蛋白——纤连素在机械转化中的优点:将外力转化成生化信号;活细胞中细胞外基质中的纤连素在力诱导下的展开;纤连素Ⅲ型结构域通过序列变化调节机械稳定性:大肠杆菌Ⅰ型毛缘的展开结构有利于捕获键形成以及在药物和技术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34.
The Darwin plant, also known as the Venus flytrap, Dionaea muscipula, has fascinated people since Darwin's time. The plant lives in nutrient-poor habitats but has been able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its surroundings by evolving a carnivorous lifestyle, particularly by modifying its leaves into active traps to catch animals. When flies, ants, or other small animals touch mechano-sensitive hairs protruding from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bi-lobed trap, it shuts within a fraction of a second.  相似文献   
835.
神经元能够将不同时空模式的突触输入转化为时序精确的动作电位输出,这种灵活、可靠的信息编码方式是神经集群在动态环境或特定任务下产生所需活动模式的重要基础。动作电位的产生遵循全或无规律,只有当细胞膜电压达到放电阈值时,神经元才产生动作电位。放电阈值在细胞内和细胞间具有高度可变性,具体动态依赖于刺激输入和放电历史。特别是,放电阈值对动作电位起始前的膜电压变化十分敏感,这种状态依赖性产生的生物物理根源包括Na+失活和K+激活。在绝大多数神经元中,动作电位的触发位置是轴突起始端,这个位置处的阈值可变性是决定神经元对时空输入转化规律的关键因素。但是,电生理实验中动作电位的记录位置却通常是胞体或近端树突,此处的阈值可变性高于轴突起始端,而其产生的重要根源是轴突动作电位的反向传播。基于胞体测量的相关研究显示,放电阈值动态能够增强神经元的时间编码、特征选择、增益调控和同时侦测能力本文首先介绍放电阈值的概念及量化方法,然后详细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放电阈值可变性及产生根源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放电阈值可变性对神经元编码的重要性,最后对未来放电阈值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36.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s, MSC)是一类受机械压力影响而产生兴奋电信号的离子通道,广泛分布于生物各组织器官中,参与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最近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一种新型的MSC蛋白Piezo1,它与其他MSC蛋白不具有同源性,在细胞感应机械应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Piezo1在动脉血压的控制、红细胞体积的改变、心脏相关因子的分泌等生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心血管系统关系密切。在哺乳动物心血管系统中,心脏、动脉血管、毛细微血管和红细胞等都可感受来自细胞外环境机械应力刺激,而Piezo1将机械应力转化为生物电信号,进而影响后续的生理过程。本文介绍了Piezo1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并总结Piezo1蛋白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差异,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37.
电磁疗法治疗肠激惹综合症痛性便秘60例临床疗效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物磁学》2004,4(2):29-30
  相似文献   
838.
《生命科学研究》2017,(5):386-391
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MGB)是听觉通路在丘脑的重要中继站,为了探究小鼠MGB亚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使用离体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到99个MGB神经元,其中腹侧核(ventral division of MGB,MGBv)神经元36个,背侧核(dorsal division of MGB,MGBd)神经元34个,内侧核(medial division of MGB,MGBm)神经元29个。结果表明,神经元对去极化电流的反应具有爆发型(bursting)(16.2%,16/99)和紧张型(tonic)(83.8%,83/99)两种发放模式,并且所有MGB神经元在超极化电流刺激结束后均有去极化反弹(rebound),而仅有少数神经元(17.2%,17/99)在超极化刺激过程中有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I_h)。此外,MGB各亚核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RMP)和激活阈值(active threshol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表明MGB各亚核的电生理特性存在差异,该结果有助于理解MGB各亚核在听觉信息处理中产生不同功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