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9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12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钙、镁、硅元素是土壤圈、水圈和生物圈的重要组成元素,其迁移与转化过程不仅影响到生态系统生产力,而且对全球碳循环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大气CO2浓度升高可能直接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状,或间接通过影响植物而作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矿质元素的迁移和转化过程,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旱地生态系统.为此,本研究借助国际上唯一的稻田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实验(位于江苏省江都市,始于2004年),于2006年对稻田水体中这3种元素的浓度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FACE条件下稻田水体钙、镁、硅离子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稻田(P<0.01),三者分别平均提高了32.26%,74.16%和77.88%.FACE条件下,稻田水体中钙离子浓度在水稻生育旺期提高最大,比对照平均提高了33.23%,初期提高最小,为28.66%,后期提高了32.94%;镁离子在初期提高最大,为112.96%,旺期提高最少,平均为62.89%,后期则提高了69.14%;硅离子也是在初期提高最大,为163.19%,后期提高最小,为31.43%,旺期则平均提高了64.92%.不同生育期之间,各离子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上述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倍增可能通过田间排水尤其是由水稻生长前期暴雨而导致的洪涝来加重稻田生态系统钙、镁、硅的流失风险,潜在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间矿质元素的交换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992.
黄花蒿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的溶剂作为提取剂提取出黄花蒿中的活性物质,通过抑菌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最小样方面积的方法对青藏高原野生北方枸杞的生物学特性、群落特征及资源量进行了研究,并计算出资源储量,在此基础上对其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4.
番木瓜的离体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番木瓜离体繁殖体系.用0.1%HgCl2溶液对番木瓜的新生嫩茎进行消毒,适宜的消毒时间为12min,1mm茎尖的成苗率达到87.6%.随蔗糖浓度的提高,番木瓜试管苗的株高显著降低,增殖系数显著增加.在附加IBA0.3mg/L的1/2MS培养基上新梢的生根率达到89.3%,试管苗大规模移栽的成活率达90%以上.基因型显著地影响番木瓜离体增殖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5.
横断山两种小型哺乳动物的蒸发失水与体温调节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大绒鼠和高山姬鼠在不同温度下的蒸发失水与能量代谢.结果表明: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热中性区分别为22.5~30℃和25~30℃;平均体温分别为36.12℃和36.17℃;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基础代谢率(BMR)分别为2.99±0.48 ml O2/g ·h和4.24±0.50 ml O2/g·h;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平均最小热传导(Cm)分别为0.26±0.038 ml O2/g·h·℃和0.32±0.034 ml O2/g·h·℃;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蒸发失水随着温度增高而增加,大绒鼠的蒸发失水在30 ℃达高峰值,为10.32 mg H2O/g·h,高山姬鼠在35℃达高峰值,为14.57mg H2O/g·h;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热散失占总产热的比率随着温度增高而增加,大绒鼠在30 ℃达到最大为34.6%,高山姬鼠在35℃达到最大为37.5%.这些结果很可能反映出横断山小型啮齿类动物的特征,即体温相对较低,代谢水平较高,热传导也较高,蒸发失水在总产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96.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水分灰色关联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黄土丘陵区的延安燕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和月动态.结果表明:梯田各层土壤水分变化态势相似程度较高,即梯田土壤水分的垂直波动较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均是表层(0-30cm)和中层(30-100cm)土壤水分的灰关联度较大,即土壤水分的变化发展态势较一致,但由于不同利用方式的影响,土壤水分变化态势的相似程度为梯田〉白羊草〉刺槐〉沙棘,除白羊草地外,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0-30cm)与深层(100-200)的灰关联度最小,土壤水分变化差异较大.从各月土壤水分灰关联度来看,沙棘除10月份外,其他各月土壤水分变化态势的相似程度较高;白羊草地正好相反,整个生长季土壤水分的变化波动很大;梯田和刺槐林地居中,但各月土壤水分变化态势的相似程度仍然存在差异,表现为雨季前各月土壤水分变化较为一致,雨季后的9、10月份与4月份相比差异较大.说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和月动态变化均产生不同影响. 态势的相似程度为梯田》白羊草》刺槐》沙棘,除白羊草地外,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0-30cm)与深层(100-200)的灰关联度最小,土壤水分变化差异较大.从各月土壤水分灰关联度 看,沙棘除10月份外,其他各月土壤水分变化态势的相似程度较高;白羊草地正好相反,整个生长季土壤水分的变化波动很大;梯田和刺槐林地居中,但各月土壤水分变化态势的相似程度仍然存在差异,表现为雨季前各月土壤水分变化较为一致,雨季后的9、10月份与4月份相比差异较大.说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和月动态变化均产生不同影响. 态势的相似程度为梯田》白羊草》刺槐》沙棘,除白羊草地外,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0-30cm)与深层(100-200)的灰关联度最小,土壤水分变化差异较大.从各月土壤水分灰关联度 看,沙棘除10月份外,其  相似文献   
997.
长期强迫运动对布氏田鼠体重和血清瘦素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稳定体重的维持需要能量摄入和消耗之间的平衡.运动是影响动物能量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理解运动对布氏田鼠的生理学效应,我们在室内条件下,运用踏车测定了强迫运动训练6周后动物的体重、体脂含量、摄食量和瘦素浓度的变化.摄食量采用代谢笼法测定,体脂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血清瘦素含量采用放免试剂盒测定.结果发现强迫运动训练6周对布氏田鼠的体重和摄食量都无显著影响,与非运动训练组田鼠相比,运动训练组田鼠的身体脂肪重量降低了3.5 g,运动组田鼠的血清瘦素水平比对照组下降了30%.对照组田鼠的血清瘦素与体脂含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运动组则不具有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在强迫运动训练期间布氏田鼠不是通过增加食物摄入,而可能是通过动员贮存的脂肪和减少非活动性能量消耗等方式来维持自身的能量平衡.瘦素在长期强迫运动训练过程中对身体脂肪含量的变化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深入理解动物考古学研究中应用的量化单元对于反映遗址动物种属的多样性和统计骨骼部位出现数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各种量化单元在马鞍山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研究案例中的应用,并辅助以其它国内外研究的介绍,深入阐释了这些单元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旨在让读者更加清楚地知道怎样针对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应用的量化单元.  相似文献   
999.
LDL、oxLDL对THP-1巨噬细胞PCSK9、LDLR表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中PCSK9、 LDLR表达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分别用0mg/L、10mg/L、20mg/L、30mg/L的LDL和0mg/L、10mg/L、20mg/L、30mg/L的oxLDL处理THP-1巨噬细胞,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荷脂情况,免疫荧光检测THP-1巨噬细胞上PCSK9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RT-PCR、 Western blot检测THP-1巨噬细胞上PCSK9、 LDLR mRNA、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发现,不同浓度LDL处理THP-1巨噬细胞后,随着LDL浓度的增大,细胞内脂滴数目略有增多.免疫荧光染色发现,PCSK9在THP-1巨噬细胞上的表达随LDL浓度的增加而增多,胞浆内定位于某一特定细胞器中;RT-PCR、 Western blot检测发现,LDL可以呈浓度依赖性下调THP-1巨噬细胞中LDLR的表达和上调PCSK9的表达.不同浓度oxLDL处理THP-1巨噬细胞后,随oxLDL浓度的增大,脂滴颗粒明显增加;oxLDL处理对THP-1巨噬细胞上PCSK9、 LDLR mRNA、蛋白质的表达影响均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THP-1巨噬细胞上,同时有PCSK9和LDLR的表达,且PCSK9定位于胞浆中某一特定细胞器;oxLDL对THP-1巨噬细胞LDLR和PCSK9表达没有影响;LDL能够降低THP-1巨噬细胞表面LDLR的表达,同时上调PCSK9表达,初步说明在THP-1巨噬细胞中,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0.
有机碳源和氮源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8种有机碳源和4种氮源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具有兼养生长的能力,碳浓度为5mmol/L和50mmol/L时,葡萄糖、果糖、乙酸钠和甘油对其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乳酸钠和乙醇抑制藻细胞生长,半乳糖和柠檬酸钠对其生长随有机碳浓度而异.甘油、葡萄糖和乙酸钠的适宜浓度范围分别为5 -800mmol/L、100 -400mmol/L和50 -300mmol/L.培养液中分别加入50mmol/L甘油、400mmol/L葡萄糖和150mmol/L乙酸钠,培养第14天,三角褐指藻的最大生物量分别为对照的1.45倍、1.25倍和1.11倍.甘油兼养生长的最优氮源是尿素,适宜浓度范围为0.88-8.8mmol/L.当尿素浓度为4.4mmol/L时,最高生物量可达1.31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