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51.
本研究采用HPLC法分别建立博落回根、叶、果、茎化学指纹图谱,并测定其原阿片碱、别隐品碱、血根碱、白屈菜红碱4种生物碱含量;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博落回根、叶、果进行质量评价。指纹图谱结果表明,17批根样品共标定10个共有峰,14批叶样品共标定9个共有峰,14批果样品共标定9个共有峰,10批茎样品共标定6个共有峰。博落回不同器官4种生物碱总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果>根>叶>茎;果中以上4种生物碱含量均较高,根和叶中原阿片碱、别隐品碱含量高,茎中以上4种生物碱含量均低;博落回根资源量大且原阿片碱、别隐品碱含量高于果和叶,可同博落回果、叶作为以上生物碱提取原料进行开发利用。OPLS-DA结果以VIP>1计,别隐品碱及白屈菜红碱可作为博落回根潜在质量标志物;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可作为博落回叶潜在质量标志物;原阿片碱、别隐品碱、血根碱可作为博落回果的潜在质量标志物。本研究结果为博落回根、叶、果、茎的鉴别评价及博落回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52.
森林生物碳储量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外业样地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林分尺度对林分生物量与碳密度进行计量,分析了林分生物碳储量的空间分配格局,并对林分年固碳能力与碳汇潜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兴安岭不同林型从幼龄林到成熟林的乔木层碳密度增长速率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云冷杉(Picea-Abies)林>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7种典型林型不同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林分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红松林31.4、74.7、118.4和130.2 t·hm–2;兴安落叶松林28.9、44.3、74.2和113.3 t·hm–2;樟子松林22.8、52.0、71.1和92.6 t·hm–2;云冷杉林23.1、44.1、77.6和130.3 t·hm–2;白桦林18.8、35.3、66.6和88.5 t·hm–2;蒙古栎林25.0、20.0、47.5和68.9 t·hm–2;山杨林19.8、28.7、43.7和76.6 t·hm–2。红松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和蒙古栎林在幼龄林时林分年固碳量较高,其他林型在成熟林时林分年固碳量较高。7种典型林型不同龄组的林分生物量碳密度均随林龄增长而增加,但不同林型的碳汇功能存在差异,同一林型不同林龄的生物量碳密度增幅差异也较大。林分年固碳量在0.4–2.8 t·hm–2之间,碳汇能力较强、碳汇潜力较大。尤其是小兴安岭目前林分质量较差,幼龄林和中龄林所占的比重较大,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研究结果可为森林经营管理及碳汇功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线粒体是起源于最后真核生物共同祖先(last eukaryotic common ancestor,LECA)半自主性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系统由细胞核和线粒体基因组协同编码5个蛋白质复合物组成,在内膜建立电子传递链并利用质子梯度产生三磷酸腺苷...  相似文献   
54.
《生物磁学》2010,(14):I0002-I0003
将咖啡环效应与生物传感技术相结合,可用于检测唾液、血液等各种体液中的生物标志物。以进行医学诊断。这项研究成果已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美国《物理化学期刊B》上。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了解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运行成本的总体情况及财政投入的参考标准。方法 在人力成本、基本支持与保障成本测算的基础上,结合社康中心普查资料与统计年鉴,分析服务包运行中各要素成本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结果 完成服务包基本项目时,按每万服务人口计,服务包运行成本为64.67万元,其中人力成本占70%,此时服务包成本占同年财政一般性的比例约为1%。结论 深圳市有实力也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特别是保证人员经费的投入。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通过对我国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的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方法 文献研究法,即分析以“临床路径”为关键词,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搜索到的1 051篇相关文献,同时结合查阅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以及电话回访核对信息的方法。结果 我国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有162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0.82%;162家医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为:华东、华中、华北、华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分别占37.7%、17.9%、14.8%、13.0%、7.4%、4.9%和4.3%;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在级别和隶属关系上存在不同,三级医院实施的数量要多于其他级别的医院;82.7%的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数量少于10个,4.8%的医院实施的病种数量在50个以上;临床路径实施的持续时间平均为2.02年。结论 我国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数量少,区域分布不平衡,进入临床路径的病种数量相对较少,病种较单一;临床路径实施的持续时间较短。我国临床路径的实施与推广,需要政府政策、医院、患者多方面的努力,为临床路径的实施与推广奠定更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7.
2007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设计并试行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为给政府制定财政投入政策和拟定人员配备标准提供科学的研究证据,参考了国内外成本核算研究的经验,根据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服务包运行成本分为人力成本和基本支持与保障成本2个部分并分别予以测算。前者通过收集服务流程时间,根据有效工作时间和当地行业人均收入折算成货币成本;后者主要包括管理、培训、业务用房租金、设备折旧、水电与维修费几个部分。结果发现保证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的良好运行,政府只需按一般性财政支出约1%的比例拨付维持经费。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制订临床路径,将实施临床路径前后病人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进行比较并对出现的变异进行管理。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加强了医患沟通,使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有所下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有所提高。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临床执行过程中应注意对变异的管理。  相似文献   
59.
60.
支持向量机是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已在模式识别、非线性建模等领域中得到了应用.本文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应用于农田水汽通量的建模中,并同前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建模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具有可调参数少、学习速度较快等优点,具有更好的推广能力,以更高的精度建立农田水汽通量模型.模型的敏感性分析进一步显示,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的农田水汽通量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