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6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利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于2010年1~4月测定了艾比湖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样地的土壤呼吸速率,结合环境因子、冻土厚度及室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探讨了温带干旱区季节性冻土厚度变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在冻结期是影响冻土厚度的最主要环境因子,而解冻期冻土厚度变化与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关系不显著(P>0.05);冻土厚度在不同时期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程度不同,冻结期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2=0.782,P<0.05),解冻初期两者呈弱相关(P>0.05);土壤呼吸速率在土壤冻结期与解冻初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解冻完全期则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差值为0.14~0.37μmol?m-2?s-1),表明冻土融化会明显地增加土壤碳排放,从而增加大气中的CO2。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艾比湖地区季节性冻土厚度变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冻土退化过程中的碳释放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2.
郭丽娟  国庆喜 《生态学报》2013,33(13):4090-4100
IBIS模型是陆地碳循环模拟的有利工具,土壤呼吸是陆地碳循环的关键生态学过程,利用IBIS模型模拟估算土壤呼吸对陆地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地形数据、植被参数、土壤质地参数和气象数据支持下,利用改造后的IBIS模型模拟2004年张家沟集水区5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呼吸,以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并分析土壤呼吸时空格局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改造后的IBIS模型模拟的土壤呼吸值与实测值相关性显著,可较好地用于集水区尺度的森林土壤呼吸模拟估算.(2)土壤呼吸年均值为571 gCm-2 a-1,年土壤呼吸空间格局与生长季土壤呼吸空间格局相似,均表现为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南和东南区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沟谷附近,该格局与集水区的地形、植被及其组合等因素有关.(3)生长季内,5种森林类型土壤呼吸的季节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形式,土壤呼吸峰值均出现在7月,其中落叶松林峰值最低,为85.5gC/m2,杂木林峰值最高,为146.3 gC/m2.(4)5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呼吸值与5 cm深土壤温度存在极显著的指数关系,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较低,土壤温度的变化可以解释土壤呼吸约70%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83.
城市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芝红  呼延佼奇  李锋  宋英石  赵丹  李慧 《生态学报》2013,33(18):5500-5508
采用Licor-6400-09的土壤呼吸测量系统对北京市区3种不同覆盖类型地表(全硬地表、半透砖地表、草坪覆盖地表)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分别为7.928 μmol·m-2·s-1(全硬地表),5.592 μmol·m-2·s-1(部分硬化地表)、2.625 μmol·m-2·s-1(草坪覆盖地表);土壤呼吸日均值最高均出现在夏季(14.785,10.296,5.143 μmol·m-2·s-1),最低为冬季(0.490,0.319,0.239 μmol·m-2·s-1);(2)3种地表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有显著差异(P<0.05),大小排序为:草坪覆盖地表<部分硬化地表<全硬地表;(3)3种地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相关,Q10值排序为:草坪覆盖地表<部分硬化地表<全硬地表;(4)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呼吸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关系较为复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4.
罗丽娇  黄琳淇 《蛇志》2013,25(1):69-70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NICU住院的55例NRDS患儿使用改良方法气管内注入PS联用呼吸机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该法的疗效确切,明显缩短病程,有效地减少给药过程中缺氧现象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降低死亡率,而且安全性好。结论早期、足量用药并联用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组30例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组32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HFOV组患儿吸入氧分数明显低于CMV组,PaCO2及氧合指数下降,pH及PO2明显上升;HFOV组发生肺气漏及慢性肺部疾病(CTD)等并发症低于CMV组(P〈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6.
87.
南方红壤区3年生茶园土壤呼吸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南方红壤区茶园的土壤呼吸特征,采用LI-Cor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观测3年生茶园系统的土壤呼吸速率,对茶园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和在茶行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呼吸速率的月动态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特征,峰值出现在8月;茶园土壤呼吸速率的月动态变化与温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10 cm的温度能够解释茶园不同观测区域土壤呼吸速率月动态变化的67.79%~88.52%;用指数方程计算的茶园不同观测区域土壤呼吸Q10值为1.58~1.86。在茶行尺度上,茶园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土壤呼吸速率通常在距离茶树基部较近的位置较高;根系生物量能够解释茶园土壤呼吸速率在茶行尺度上空间变异的82.68%。因此,根系分布的空间差异是造成茶园土壤呼吸速率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过程中的不同土层、根际(Rhizosphere,R)与非根际(Non-rhizosphere,S)的土壤基础呼吸(Soil basal respiration,SBR)及代谢熵(Metabolic quotient,qCO2)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阶段SBR与qCO2存在明显差异,从裸地(Ⅰ)、草本群落(Ⅱ)、灌木群落(Ⅲ)至乔木群落阶段(Ⅳ),SBR显著增强,qCO2显著减小,反映土地质量正在逐渐恢复;(2)不同恢复阶段SBR与qCO2存在垂直变化特征,从0~20cm、20~40cm至40~60cm土层, SBR显著减弱,qCO2显著增加;(3)从Ⅱ→Ⅳ,R与S变化明显,R与S的SBR均显著增强, R/S显著减小,表现出R>S的特点,R与S的qCO2的逐渐减小, R/S逐渐上升,也表现出R>S的特点,因此,创造更好的土壤条件有利于该区域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89.
报道了采自东北亚地区的长自槭树属上几种核菌。文中对几种核菌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提供了显微结构图及与相近种的讨论。其中Eutypella albomaculata作为新种被描述。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脉冲震荡肺功能(Impulse oscillometry,IOS)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应用价值及其和常规肺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62例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同时选择健康对照组人群40例纳入研究。经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将重度COPD患者缓解至中度。检测治疗前后常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和IOS指标(ZRS、Fres、R5、X5、R20),分析常规肺功能指标和IOS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OPD患者FEV1和FEV1/FVC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和FEV1/FVC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ZRS、Fres、R5、R20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ZRS、Fres、R5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EV1/FVC和ZRS、Fres、R5呈负相关性(P0.05),和X5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脉冲震荡肺功能多项指标和传统肺功能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是一种简便、低配合度、准确的的肺功能新的检测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