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49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了探索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动态关系,选择小麦感病品种,在河北省典型麦田安装冠层温湿度监测仪进行观测试验,同时进行大气温湿度的对比观测,得到田间冠层和大气逐时温湿度与白粉病系统调查病情资料,通过分析小麦白粉病流行速度与冠层、大气温湿度及其日变化的关系,提出了“日界限温度累计时”概念,建立了冠层与大气两种尺度白粉病流行速度的温湿度气象等级指标,并建立了基于冠层与大气两种尺度短临温湿度及其日变化的白粉病流行速度预测模型.利用所建指标进行2009年、2010年回代检验,符合率分别为67%、84%,2012年实际测报,符合率为87%;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综合预报准确率达88%.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与模型可用于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动态监测预警和评估,同时为小麦白粉病气象深入研究提供线索和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62.
光照强度对大花旋蒴苣苔叶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复苏植物大花旋蒴苣苔(Boea clarkeana)为盆栽实验材料,通过梯度遮光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100%、80%、60%、40%和20%透光率)和不同处理时间(30、60、90、120和150d)对大花旋蒴苣苔叶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大花旋蒴苣苔叶的各生长指标(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叶柄直径以及叶面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透光率为60%时达到最大值;全光照(100%透光率)时,大花旋蒴苣苔表现出明显的外伤症状,透光率为80%和20%时,分别表现出中度伤害和轻度伤害,透光率为40%和60%时,未出现明显的外伤症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较低且随着光强减弱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全光照时抗氧化酶的活性最大,透光率60%处理下酶活性相对较低;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和质膜透性随着光强减弱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随着光强减弱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分析表明,40%~60%的透光率有利于大花旋蒴苣苔的生长,强光和弱光对大花旋蒴苣苔的生长均不利。  相似文献   
63.
对采自江西省袁河的68尾花个体繁殖力及其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长在11.0~28.5cm、体重在27.3~418g的个体,绝对繁殖力(F)为540~47477.06粒,相对体长繁殖力(FL)和相对体重繁殖力(FW)分别为31.40~1683.96粒/cm、5.82~249.17粒/g,F、FL与年龄、体长、体重、体长×体重、净体重、卵巢重和成熟系数显著相关,FW与卵巢重和成熟系数显著相关;个体绝对生殖力与各指标逐步回归方程为:F=20062.53+604.307Wg+244.982W-1365.731L-134.223W0-4183.265K(R2=0.935,n=68),经卵径分布频数图初步推断,袁河花为一次产卵鱼。  相似文献   
64.
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四大种植主产区(安徽、江苏、福建、贵州)的栽培品及河南的野生品,共13个批次太子参甲醇提取物,获得不同产地太子参栽培品的FTIR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的计算,同时结合(共有峰率,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FTIR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建立的太子参FTIR指纹图谱能够区分栽培品和野生品的差异,双指标序列分析法能够为产区间和产区内太子参品质差异提供参考,两种分析方法结合可为该药材的质量分析、评价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采用称重控水法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5.0±2.5)%(对照)、(67.5±2.5)%(轻度干旱)、(50.0±2.5)%(中度干旱)和(32.5±2.5)%(重度干旱),对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九头狮子草[Peristrophe japonica (Thunb.)Bremek.]和圆苞金足草(Goldfussia pentstemonoides Nees)2年生苗的植株形态及生理特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土壤干旱胁迫处理30 d后供试2种植物的外部形态均有一定变化,其中九头狮子草主要变化为叶片失绿、变薄且萎蔫、枝条下垂;圆苞金足草主要变化为茎干倒伏、叶片变软且叶柄低垂.随土壤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供试2种植物叶片的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需水程度、束缚水含量、束缚水与自由水的含量比值、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均高于对照,而自由水含量、最高水势、最低水势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逐渐降低且总体上低于对照.总体上看,在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供试2种植物各生理特性均与对照有极显著或显著差异,而在轻度或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部分指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供试2种植物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异,在同一干旱胁迫条件下九头狮子草叶片的自然饱和亏、需水程度、自由水含量、最高水势和最低水势的降幅、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幅均高于圆苞金足草,其临界饱和亏、束缚水含量、束缚水与自由水的含量比值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圆苞金足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2种植物对土壤干旱胁迫均具有一定的耐性,但圆苞金足草具有更强的抵御干旱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原代宁乡花猪与其第一代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常规方法测定宁乡花猪F0代16头,F1代16头血液18项生理指标和13项生化指标。结果F0代与F1代部分血液生理指标如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积压(HCT)等13项有显著性差异(P〈0.05);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如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球蛋白(ALB/GLB),葡萄糖(GLU),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2代宁乡花猪之间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得到的数据可以为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相应的基础生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从食品微生物指标人手,对我国肉类食品的微生物指标检测情况及其产品质量进行分析,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有力的监管下,肉类产品质量与安全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最后分析了我国肉类食品行业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最后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8.
PEG10基因是由反转座子衍生而来的遗传印记基因,研究表明,PEG10是肝细胞癌(HCC)发生的重要促进作用之一,在绝大多数肝癌中特异性高表达,具有作为更有效的肝癌诊断标志物和基因治疗新靶点的潜力。本文概述PEG10基因与肝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及其作用与肝癌的机制,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肝癌的标志物诊断和基因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凝血指标及部分生化指标检测参考区间。方法:以十所三甲医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268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足月儿1700例,早产儿983例,选择同期十所医院职工健康体检1000例为对照组,通过全自动血凝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所有对象凝血指标及12项生化指标,并建立相关指标参考区间。结果:足月新生儿PT、TT、APTT凝血指标较对照组延长,Fib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早产儿PT、TT、APTT较足月儿延长(P=0.000),Fib(P=0.001)降低;足月新生儿Glc水平较对照组低(P=0.000),早产儿Glc水平较足月新生儿更低(P=0.000);足月新生儿血钙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TC、Cr、BUN、ALT含量均在对照组之下(P=0.000),早产儿相对更低(P均0.05);足月新生儿LDH、CK酶活性及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早产儿水平更高(P0.05);足月儿血清Alb、TP及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早产儿更低(P均0.05)。结论:新生儿凝血表达与成人不同,凝血及部分生化指标参考区间的变化与年龄有联系,有必要为新生儿建立与年龄相关的凝血、生化指标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从繁殖群体的环境条件、形体特征、卵巢发育与繁殖力方面对广东从化地区溪流、池塘、农田3种不同生境的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种群展开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流动水体溪流还是静水水体池塘和农田,食蚊鱼的繁殖期均在3~12月份,繁殖群体中雌鱼占比明显高于雄鱼(Chi-Square test,P0.01)。雌鱼周年平均体长及体重,池塘生境的显著大于农田和溪流生境。农田生境中雌鱼的个体怀卵量(24.1±12.1)粒,体重相对繁殖力(57.5±31.0)粒/g,二者均明显高于溪流生境[(16.6±11.6)粒,(40.8±15.5)粒/g]与池塘生境[(18.9±16.3)粒,(35.7±19.1)粒/g],但农田生境雌鱼成熟卵子的卵径显著小于溪流和池塘生境。结果表明,在环境稳定的池塘生境中,食蚊鱼的繁殖策略偏向k-对策特性;在人为干扰较大的农田生境中,食蚊鱼的繁殖策略偏向r-对策特性。不同类型生境中食蚊鱼的繁殖特性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与其栖息环境的稳定性和饵料生物的丰富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