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本文简述了江西乐平、瑞金早二叠世栖霞组Cystomichelinia和Protomichelinia的性质,与国内外有关的种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这两属的内部构造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珊瑚体的壁刺发育与否、床板生长密度、体径大小及体壁厚度等特征,拟立了该两属的种的鉴别表;描述了7种,其中4新种和1新亚种。  相似文献   
52.
53.
干旱是影响燕山地区板栗树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因子。为了在整株水平上研究板栗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本试验以盆栽“燕山早丰”板栗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自然干旱处理22 d,测定叶片光合特性,根、茎、叶生物量、脯氨酸、丙二醛、碳、氮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 与正常浇水相比,干旱胁迫下幼苗根、茎、叶含水量分别显著下降18.3%、29.0%和62.8%,脯氨酸(355.0%~1586.7%)和丙二醛(41.1%~81.3%)含量显著上升(茎中丙二醛除外),但叶部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和净光合速率分别显著下降49.4%和77.4%;同时,茎和叶中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1.4%和69.5%,根中增加幅度未达显著差异水平;根和叶中硝态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8.9%和26.8%,茎中增加幅度未达显著差异水平;根、茎、叶中铵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6.2%、12.9%、217.6%,但仅在叶部差异显著。综上,干旱胁迫对燕山早丰板栗幼苗产生了较严重的伤害,显著抑制了其光合性能,但能够通过增强体内碳氮代谢来提高其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板栗抗旱性资源选育和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天敌进行卵形短须螨、双斑长跗萤叶甲和假眼小绿叶蝉的综合防治,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和生态位分析法对合肥地区白毫早茶园3种主要害虫与其捕食性天敌在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害虫与天敌关系密切指数之和综合评判9种天敌与3种害虫关系密切的前四位天敌。2015年卵形短须螨的前四位天敌是鳞纹肖蛸(5.3079)、三突花蟹蛛(5.1716)、锥腹肖蛸(4.8367)和草间小黑蛛(4.7869);2016年前四位天敌依次是三突花蟹蛛(5.3975)、鳞纹肖蛸(4.9414)、茶色新圆蛛(4.8757)、锥腹肖蛸(4.6815)。对两年结果综合分析,卵形短须螨的前四位天敌依次是三突花蟹蛛(10.5691)、鳞纹肖蛸(10.2493)、茶色新圆蛛(9.6353)和锥腹肖蛸(9.5182)。2015年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前四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5.6926)、异色瓢虫(5.6976)、八斑球腹蛛(5.5101)和斜纹猫蛛(5.4552);2016年依次是茶色新圆蛛(5.2909)、锥腹肖蛸(5.2710)、鳞纹肖蛸(5.1063)和斜纹猫蛛(5.0703)。对两年结果综合评判,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前四位天敌是锥腹肖蛸(10.9636)、茶色新圆蛛(10.6578)、异色瓢虫(10.7580)和鳞纹肖蛸(10.5437)。2015年假眼小绿叶蝉的前四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5.3614)、粽管巢蛛(5.2259)、斜纹猫蛛(5.1300)和茶色新圆蛛(4.7472);2016年是锥腹肖蛸(5.2666)、粽管巢蛛(5.2561)、草间小黑蛛(4.9376)和斜纹猫蛛(4.8335)。对两年结果综合评判,假眼小绿叶蝉的前四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10.6280)、粽管巢蛛(10.4820)、斜纹猫蛛(9.9635)和茶色新圆蛛(8.6137)。该研究结果为白毫早茶园3种害虫防治时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界的天敌的种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20世纪80年代在桑干河盆地一带考察泥河湾层时,在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的辛窑子沟一带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最近对其中犀科化石的研究表明在辛窑子沟一带的早更新世地层中产出的犀类化石至少有两个种,裴氏板齿犀(Elasmotheriumpeii)和泥河湾披毛犀(Coelodontanihowanensis),可能还存在过第三个种。由于标本保存状况不理想,暂时鉴定为梅氏犀相似种(Stephanorhinus cf. S. kirchbergensis)。虽然后者的形态大小与梅氏犀最接近,但和泥河湾披毛犀也有相似之处,因此也有可能是这两个种之一的种内变异类型。同样,产于下沙沟地点被德日进和皮维托鉴定为有疑问的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 (?))也可能是梅氏犀或泥河湾披毛犀的种内变异类型。迄今为止在广义泥河湾盆地发现的早更新世犀类有两个确定的种和两个不确定的种。出土裴氏板齿犀的地点为下沙沟、山神庙咀、大黑沟及辛窑子沟;出土泥河湾披毛犀的地点为下沙沟、大南沟、东谷坨、山神庙咀及辛窑子沟。有疑问的中国犀仅出现在下沙沟,梅氏犀相似种仅出现在辛窑子沟。  相似文献   
56.
热河生物群的翼龙都发现于义县组和九佛堂组。金刚山层位于义县组上部,已经报道的翼龙包括最早发现的两件翼龙胚胎,两件古翼手龙超科的标本,以及一件存疑的金刚山义县翼龙。对这一层位发现的一件前肢标本进行了描述,并确定其属于无齿翼龙超科。对现存于本溪地质博物馆的金刚山义县翼龙的正型标本进行了观察,并修订其鉴定特征。无齿翼龙超科成员具有独有的特征组合为:牙齿垂直于咬合面,呈三角形且唇舌向扁,前两对更长更细;第二翼指骨长度约为第一翼指骨的93%。在热河生物群中,古翼手龙超科的标本主要发现于义县组,而古神翼龙超科主要发现于九佛堂组。包括这件新标本和金刚山义县翼龙在内的无齿翼龙超科在九佛堂组发现的略多于义县组,这与之前认为的翼龙分布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57.
58.
辽西地区下白垩统沙海组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白垩纪木化石产出层位,其产出的木化石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尽管前人开展了部分研究,但目前对沙海组木化石植物群组成特征的认识仍相对薄弱.本文报道了辽西义县上石洞沟地区沙海组产出的木化石新材料,共鉴定出2属3种,分别为:Phyllocladoxylon cf.eboracense(Holden)Kr?usel、Xenoxylon conchylianum Fliche 及 X.watarianum Nishida and Nishida.此发现丰富了对沙海组木化石多样性特征的认识,为揭示辽西地区早白垩世晚期的森林组成特征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本文总结了辽西地区早白垩世木化石的多样性特征,从木化石的角度推断辽西地区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森林植被面貌可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更替.此外,本文对比了辽西地区侏罗纪及白垩纪异木属木化石种级多样性,认为该属在辽西地区晚中生代一直是优势类群,但种级组成上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9.
摘要 目的:观察椎间融合复位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重度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重度腰椎滑脱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可将患者分为A组(n=44)和B组(n=48),A组给予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复位治疗,B组给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复位治疗,对比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腰腿痛评分、临床指标、滑脱距离、滑脱率、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率、椎间孔高度、并发症及螺钉松动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VAS、ODI、JOA评分均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对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椎间融合率高于A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滑脱距离、滑脱率均下降,且B组小于A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重度腰椎滑脱患者椎间融合复位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虽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手术时间,但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椎间高度及腰椎滑脱程度,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0.
熊娟  赵玲  江道龙  朱琳  杨霜 《生物磁学》2013,(30):5962-5964
目的:分析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以提高对ICP的认识与治疗水平。方法:选择ICP产妇58例,根据ICP分度标准分为轻度组(n=26例)和重度组(n=32例),比较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结果: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与平均产后出血量显著升高或增加,阴道分娩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新生儿早产、胎儿窘迫、羊水污染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上升,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有不良影响,对ICP严重程度进行划分,有利于临床处理。对于重度ICP产妇,应尽早采取剖宫产分娩的方式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