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2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73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91.
首次基于雌、雄性外生殖器对中国园粉蝶属Cepora Billberg进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了外生殖器结构图、成虫照片和前、后翅脉序图,编制了分种及分亚种检索表:同时通过解剖吴氏园粉蝶C wui Chou & zhang正模的外生殖器,结合形态特征提出其为栗斑粉蝶Delias levicki的新异名,明确了其分类地位,且...  相似文献   
992.
经过模式标本与普通标本的查检,确认华东木灵藓Orthotrichum courtoisii Broth.& Paris是丛生木灵藓D.consobrinum Card.的一个新异名;基于丛生木灵藓的模式标本,对该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绘制了其详图。  相似文献   
993.
根据对乐都锦鸡儿Caragana leduensis Y.Z.Zhao,Y.H.Wu&L.Q.Zhao和玉树锦鸡儿CtanguticaMaxim.ex Kom.var.yushuensis Y.H.Wu模式标本的观察及对国内标本馆大量标本的研究,将它们分别处理为青甘锦鸡儿C.tangutica Maxim.ex Kom.和沧江锦鸡儿C.kozlowi Kom.的新异名,并对二者的地理分布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4.
报道了3个新异名,即西藏暗罗Polyalthia chinensis S.K.Wu & P.T.Li、Enicosanthellum plagioneurum var.oblanceolatum Ban和桂南瓜馥木Fissistigma guinanense Y.Wan,分别并入疣叶暗罗P.verrucipes C.Y.Wu ex P.T.Li、云桂暗罗P.petelotii Merr.和凹叶瓜馥木Fissistigma retusum(Lev1.)Rehd.。  相似文献   
995.
关于亚马景天的名实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亚马景天S.almae的等模式,发现该种应该是华北八宝Hylotelephium.tatarinowii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996.
昆2井是柴达木盆地北部昆特依凹陷区潜伏Ⅰ号构造上的第一口勘探井,为了建立该地区地层层序,对该井的岩屑及岩芯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微体古生物学研究,仅在下干柴沟组发现少量轮藻化石和零星的介形类化石。下干柴沟组下段出现的轮藻类Gyrogona qianjiangica和Lamprothamnium? brevis是我国中始新世最常见的化石。该层段的轮藻类可命名为Gyrogona qianjiangica-Lamprothamniumcurta-L. brevis组合,时代为中、晚始新世。本文以Gyrogona qianjiangica分布的顶、底界作为昆2井下干柴沟组下段的标志,划分结果与其它轮藻及介形类化石的对比结果基本一致。氯离子含量分布显示,轮藻类化石产出的下干柴沟组是整个地层剖面中含盐度最低的沉积阶段,表明下干柴沟组沉积时期,该地区处于水域比较广阔的淡水湖泊环境,但在个别层段出现咸化环境,产出以喜盐的Austrocypris为代表的介形类化石。  相似文献   
997.
内蒙古道虎沟中侏罗世小蝎蛉科(昆虫纲,长翅目)昆虫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小蝎蛉科化石1新属2新种:多脉原始小蝎蛉Protochoristella polyneura gen.et sp.nov.,美丽原始小蝎蛉P.formosa gen.et sp.nov..简要讨论了小蝎蛉科的起源与演化.所有化石标本均采于内蒙古宁城道虎沟中侏罗世九龙山组地层,模式标本现保存于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998.
用中国春ph2b突变体(Triticum aestivum L.cv.Chinese Spring)与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杂种F1的部分进行自交,而另一部分与3个不同的普通小麦品种以及中国春ph2b突变体进行回交,并对自交和回交一代的形态学和细胞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含有AABBDDNs的自交F2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平均单价体数都在7以上,说明来自华山新麦草的Ns基因组可引起普通小麦ABD基因组中某一个(几个)同源组发生不联会或联会消失;(2)在回交一代(F1×CS、F1×CSph2b)中,平均单价体数都在7以下,说明其中的ph2b基因起到了促进染色体配对的作用;而在回交一代(F1×J-11、F1×郑麦-9023)中,则表现正常,与理论一致;(3)在所有自交和回交一代中,减数分裂期间均出现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三分孢子体、多分孢子体以及微核等各种染色体异常行为,说明Ns基因组引起了所得材料细胞学上的不稳定性.从总体上讲,回交比自交能更快地恢复ph2b基因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作用,为染色体重组提供更多的机会,期望在后代中获得新种质.  相似文献   
999.
运用经典分类方法,在对木犀属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归并了总状桂花Osmanthus racemosus X.H.Song,将其作为厚叶木犀O.marginatus(Champ.ex Benth.)Hemsl.var.pachyphyllus(H.T.Chang)R.L.Lu的一个新异名;将大果桂花O.macrocarpus P.Y.Bai转移到野桂花O.yunnanensis(Franchet)P.S.Green下作为其异名,从而给出了木犀属的两个新异名。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重组cDNA表达文库的血清学分析(SEREX)获得来自斑马鱼的cDNA序列,提取斑马鱼总RNA通过RT-PCR得到该基因全长共5171 bp编码1574个氨基酸,运用生物信息学研究工具进行分析显示该基因为一新基因,命名为KLP,在斑马鱼胚胎各个发育时期用RT-PCR检测该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重要时期该基因都有高表达。该基因含有8个锌指结构,其中3个KAISO蛋白特征性的C2H2锌指结构,且此区域在多个物种内高度保守,提示其在胚胎发育早期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