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3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351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805篇
  2011年   775篇
  2010年   880篇
  2009年   849篇
  2008年   768篇
  2007年   671篇
  2006年   585篇
  2005年   635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572篇
  2002年   709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543篇
  1999年   451篇
  1998年   409篇
  1997年   444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454篇
  1994年   384篇
  1993年   320篇
  1992年   358篇
  1991年   330篇
  1990年   314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勐腊和勐仑两个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样区”)及附近的次生林、荒地、旱地、水田采集100份土样,进行放线菌分离和鉴定。并对这两个样区土壤放线菌的区系分布作了比较。勐腊样区的放线菌数量较少而区系组成略为复杂,分离到12个属。仑样区分离到11个属。两个样区均分离到大量糖多孢菌。  相似文献   
22.
中国长臂猿的分布(英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南部分布着3种长臂猿,它们是白眉长臂猿(Hylobates hoolock)、白掌长臂猿(H.lar)和黑冠长臂猿(H.concolor)。黑冠长臂猿在我国境内有3个亚种:指名亚种(H.c.concolor),白颊亚种(H.c.leucogenys)和海南亚种(H.c.hainanus)。这些种类目前只分布在云南和广东的海南岛,但在五十年代初也生活在广西的西南部。这些地区是长臂猿属分布区的东北边界。 同它们在中南半岛的地理特征相一致,中国的3种长臂猿的分布区不相重迭,以两条大江为界。白眉长臂猿栖居在云南怒江以西,白掌长臂猿生活在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地带,黑冠长臂猿占据澜沧江以东。但是有一处,即黑冠长臂猿的云南保山瓦窑分布点例外,该地的标本收藏在动物研究所。 对于黑冠长臂猿海南亚种的文献记述存在不确切之处。现有较多的标本表明,海南亚种的雌性个体头冠部具有界限明显的黑色大斑块;成年雌性个体背毛呈浅棕灰色或较鲜亮的赭黄色;背中部毛较长,在40—75毫米之间。 我们所研究的标本收藏在以下单位: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芝加哥福地自然历史博物馆,复旦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州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动物园(活体),中山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23.
戴氏狼鳍鱼(Lycoptera davidi)的重新观察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本文主要对戴氏狼鳍鱼 (Lycoptera davidi) 骨骼系统的特征进行了补充和订正.在此基础上,对狼鳍鱼属 (Lycoptera) 的特征及有关狼鳍鱼种的分类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4.
红树林植物海滨猫尾木在我国首次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启明  李泽贤  邢福武   《广西植物》1987,(4):303-304
红树林是发育于热带海岸潮间带的一种特殊的木本植物群落。据最近的报道补,我国南部沿海红树林的组成种类(包括半红树林成分)有卤蔽科、千屈菜科、海桑科、玉蕊科、使君子科、红树科、梧桐科、锦葵科、大戟科、糠科、紫金牛科、夹竹桃科、茜草科、爵床科·、马鞭草科、棕搁科等,共16科,20属,31种。最近我们通过海岸带植物调查和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调查,首次发现了紫威科的海滨猫尾木的分布。现将其形态特征、分布和生态学特性简报于下: 海澳猫尾木(新拟)图 Dolichandrone spathaeae(L.f.)K.Sehum.,FI.Kais.Wilh.123.1889;Merr.F 1…  相似文献   
25.
新疆黑粉菌目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友为  赵震宇 《真菌学报》1989,8(3):195-197
  相似文献   
26.
27.
王新华  郑乐怡 《昆虫学报》1990,33(2):243-246
拟毛突摇蚊属Paratrichocladius Santos Abreu 1918隶属于直突摇蚊亚科Ortho-cladinae,迄今全世界已知十余种。Hirvenoja(1973)对本属进行了整理。本文的记载为此属在我国的首次记录。 属征:复眼小眼面间密生细毛,触角比(AR)通常大于1;翅无大毛,腋瓣是多数缘毛;肩陷中等大小,背中鬃多数;无肛尖,抱器基节具一明显的上内突。 本文记述了采自吉林、四川省的2个新种和1个新纪录种。模式标本存南开大学生物学系。  相似文献   
28.
姜胜巧 《昆虫学报》1990,33(4):455-456
宽缘萤叶甲Pseudosepharia Laboissi(?)re是萤叶甲亚科中的单模属,目前全世界仅知产于四川的Pseudosepharia dilatipennis(Fairmaire)一种。本属鞘翅强烈膨阔,侧缘近圆形,翅端平截,缘折甚宽;前足基节窝开放;后足胫节端部有一较长的刺,第1跗节颇长,长于其余三节之和。 作者在整理标本过程中发现一个新种,是借南开大学的标本。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9.
本文报道了岩羊小肠的祁连毛圆线虫,新种Trichostrongylus qilianensis sp. nov., 其形态与已发表的39种毛圆线虫均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30.
龟鳖类锥虫两新种(动体目:锥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鳖类锥虫的研究,国内外均比较少。本文记述了在中华鳖和乌龟血液中发现的两新种,鳖锥虫和龟锥虫。这是国内首次对龟鳖类锥虫研究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