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卫氏并殖吸虫的方法。方法根据卫氏并殖吸虫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适合于PCR检测的特异性引物及实时荧光PCR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进行灵敏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设计的引物和探针特异性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1 pg/μL,比PCR方法的灵敏度高三个数量级。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PCR和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卫氏并殖吸虫方法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诊治提供了快速的检测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2.
王江  方盛国 《兽类学报》2005,25(2):105-114
原羚属物种在羚羊亚科中的分类地位尚存在很多争议。本文测定了原羚属的黄羊和藏原羚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140bp),并与牛科其它属31个种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对其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及核苷酸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用简约法(MP)、邻接法(NJ)和似然法(ML)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黄羊和藏原羚的序列差异为3.78%,颠换数目近乎为0,其突变远未饱和;原羚属内黄羊和藏原羚为不同种,单系发生;原羚属与赛加羚羊属、犬羚属及跳羚属等并系发生,原羚属隶属于羚羊亚科,应为独立属;羚羊亚科组成属间多为并系起源。根据序列差异值2%/百万年的细胞色素6分子钟,推测黄羊和藏原羚分歧时间大约为1~2百万年;原羚属与羚羊亚科其它属分歧时间大约在5.7~8百万年。  相似文献   
33.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筛选到一株能有效降解DBT的菌株,根据其菌落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确定其为Pseudomonas stutzeri UP-1。该菌株对DBT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降解终产物为水溶性物质。通过对降解产物的分析,初步推断DBT的降解符合Kodama机理。  相似文献   
34.
用昆虫病原线虫小卷蛾斯氏线虫(Sc BJ)、夜蛾斯氏线虫(Sf Otio)、拟双角斯氏线虫(Sc D43)、格氏斯氏线虫(Sg NC32)和嗜菌异小杆线虫(Hb E-6-7)对长角血蜱雌蜱进行感染试验,所用线虫剂量为4 000 Ijs/dish。结果表明,5种线虫均对长角血蜱雌蜱有致死效应。Hb E-6-7和Sc BJ两种线虫对雌蜱各发育期致病力最强,导致雌蜱的累积死亡率和半致死时间分别为饥饿雌蜱82.5%,9.0天和75.0%,8.8天;吸血雌蜱90.0%,8.0天和82.5%,8.0天;饱血雌蜱93.3%,7.3天和86.7%,7.3天。Sc D43对饱血雌蜱有较高的致死效应,为80.0%,但半致死时间较长,为11.7天。Sf Otio和Sg NC32对长角血蜱雌蜱的致死效应较低。饱血雌蜱较饥饿雌蜱和吸血雌蜱更易被线虫感染。  相似文献   
35.
斯氏按蚊总RNA的提取与标本保存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  张锡林  徐文岳  段建华 《四川动物》2002,21(2):67-68,F004
本研究利用Tripure试剂盒,成功地提取了斯氏按蚊总RNA,并对不同方法保存的标本所提RNA的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新鲜标本所提RNA质量最高,将标本在Tripure提取液中匀浆后置于4℃保存的方法,较其它两种方法保存效果更好,此方法保存的标本5天内进行RNA提取,能够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和六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HinfⅠ、MboⅠ、RsaⅠ、HaeⅢ和PvuⅡ)酶切,对国内害虫防治上常用的几种昆虫病原线虫,包括斯氏属S.carpocapsae、S.feltiae和S.glaseri以及异小杆属H.bacteriophora、H.zealandica、H.indicus和H.megulis等8个品系rDNA-ITS进行分析,建立起可以区分各线虫种的标准RFLP图谱.该方法快速简便、稳定可靠,需要的样品量少,可以用于新鲜的、或冻存的样品,甚至分析单条的线虫.不仅可进行昆虫病原线虫的快速分类鉴定,而且进一步可以应用于线虫田间释放的辅助监测,实际田间感染率的测定和线虫毒力的比较.  相似文献   
37.
记述了沟胫天牛亚科楔天牛族2新种,即黑斑双脊天牛Paraglenea nigromaculata sp.nov。和黑缘并脊天牛Glenea nigromarginella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38.
从中国南海海绵Phacellia fusca Schmidt的乙醇浸提物中,分离得到一吡咯并内酰胺2-bro-moaldisin.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a=12.984(7),b=7.429(4),c=18.580(10)A,V=179.2(16)A3,Z=8,Mr=243.07,Dx=1.802mg/cm3,F(000)=960,μ(Mo-Ka)=4.553 mm-1,λ=0.71073 A.在2.19<θ<27.27°范围内共收集了1978个独立衍射点,其中可观测衍射点1361个(|F| 2>4σ|F|2).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0.0535,Rw=0.0803.  相似文献   
39.
在开展四川省并殖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在并殖吸虫(Paragonimus)病流行区采集到七种淡水蟹,其中四种蟹类(威远华溪蟹 Sinopotamon weiyuanense,Dai & Chen,1990;陕西华溪蟹巫山亚种Sinopotamon Shansiense wushanense,Dai & Chen,1990;矮小华溪蟹 Sinopoysmon nanum,Dai& Chen,1990和屏山华溪蟹 Sinopotamon pinshanense,Dai & Liu,1994)体内发现非殖吸虫囊蚴。  相似文献   
40.
本文厘定了叶蜂科壮并叶属Jermakia Kakovlev。壮并叶蜂属仅分布于东亚地区,已知3种,中国均在分布。本文记述5种,其中包括2种新种:光背壮并叶蜂J.glabrata sp.nov.,云南壮并叶蜂J.yunnanica sp.nov.。文中简要描述了中华壮并叶蜂Jermakia sinensis Malaise的雄性,并编制了壮并叶蜂属已知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