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桑树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木本植物原生质作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但在林木树种中,迄今成功的种类仍然不多,在文  相似文献   
12.
小麦体细胞再生株(R1)的染色体变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宁麦三号”等5个基因型的体细胞再生株(R_1)减数分裂各期的染色体异常行为。结果表明:再生株 R_1代有丝分裂时表现为染色体数量上的变异,最常见的有2n-2类型,其次是2n-1类型,也有少数为2n 1和2n-4等变异类型;再生株 R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单价体、多价体、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断片和微核等异常现象,并与各基因型细胞遗传程度上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3.
豆科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相似文献   
14.
美味猕猴桃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无性系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15.
诸葛菜叶柄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科  罗鹏 《生物工程学报》1992,8(2):174-177
本文首次报道用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试管苗叶牺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了植株。用于原生质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Nitsch培养基,附加1OOmg/L丝氨酸,800mg/L谷氨酰胺和13%的蔗糖,激素成分为0.5mg/L BA,0.5mg/L NAA和lmg/L2,4一D(或0.5mg/L BA和2mg/L 2,4-D)。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为2×105/ml。培葬7天的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约为40%。在附加O.05mg/L NAA和3mg/L BA的MS分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大量的芽和苗,分化频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
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和质粒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测定了芽孢杆菌属中21个种、68个菌株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在高渗缓冲液(SMMP 或SMN)中,原生质体形成率在90%以上的有37株。降低高渗缓冲液中钠离子浓度,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形成。用质粒(pUB 110或pC194) DNA对16株芽孢杆菌的原生质体进行了转化试验。转化成功的共8株:纳豆芽孢杆菌AS 1.107、AS 1.921、幼虫芽孢杆菌AS 1.430、球芽孢杆菌AS 1.1362、迟缓芽孢杆菌#50、苏云金芽孢杆菌松蠋亚种AS 1.294、地衣芽孢杆菌# 18和坚强芽孢杆菌#28。原生质体在DM3再生培养基上的再生率分别为0.1%一19.2%,转化效率分别为1.4×102一1.0×105转化子/μgDNA。转化效率低或未转化成功的菌株,其原生质体的再生率一般都很低或不能再生,有的菌株在形成原生质体后发生自溶。  相似文献   
17.
棒头草幼穗在含2,4-D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了胚性、非胚性和中间型愈伤组织。根据形态、淀粉粒等指标可将组成这些愈伤组织的细胞分为三类。改变培养基中2,4-D的浓度,能诱导三类愈伤组织相互转变。从胚性愈伤组织中诱导形成了大量体细胞胚;体细胞胚是从单个原胚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它们能正常萌发、再生小植株。这种再生能力现已保持了34个月。小植株移植在土壤中可以正常生长、分蘖、开花和结实。  相似文献   
18.
从6个黄瓜栽培品种、3个雌性系和2个F,杂种的子叶游离原生质体,培养后均获得持续的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其中37—1G×78-50F1;代杂种的原生质体来源的愈伤组织,在IAAO.2、KTStmg/l或不加生长索、仅加BA2mg/l的培养基上,产生出大量的体细胞胚,胚状体在转到MS大量元素减半、不加任何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上后,形成了有根、芽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胎肝细胞输注或全胚注射液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机理作了一些实验性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1.胎肝细胞在培养或解体过程中释放某些刺激红系造血的因子,有利于已经损伤的造血功能的恢复。 2.对正常小鼠注射无细胞胎肝制剂或全胚注射液后,骨髓红系细胞的分裂指数明显升高,骨髓中粒/红比值趋于降低,反映了骨髓中红系细胞增生活跃的状态。 3.对正常小鼠注射无细胞胎肝制剂或全胚注射液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趋于平行增高,其增高程度和持续时间随注射次数的增加而加强。 小鼠注射无细胞胎肝制剂或全胚注射液后,巨噬细胞吞噬指数的增加,反映了巨噬细胞激活,这种作用除了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外,还可能通过巨噬细胞的活化,直接或间接地调控机体红系细胞的增殖,因而,对巨噬细胞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以及它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理研究中的意义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就各种因素对糜子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及其植株再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2,4-D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所必须的;蒸糖浓度、酵母浸出汁和水解乳蛋白的含量、基本培养基组成、外植体来源和黑暗培养等因素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各种因素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比非胚性愈伤组织更大。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最适宜的培养基组成是MS+2,4-D(2mg/l)+BA(0.5mg/l)+蔗糖(3%)+YE(0.3%)+LH(1600mg/l)+盐酸硫胺素(0.4mg/l)。两种愈伤组织转移到无或含少量2,4-D的MS培养基上,只能从胚性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经移栽生长成熟并结了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