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黄丰  冯玉铭  李昊  李为  张堂林 《生物资源》2020,42(4):421-427
通过稻田原位围隔(每个20 m2)试验,比较了不同规格的克氏原螯虾生长、存活及养殖效果。试验设计了三个不同放养规格处理组,小规格平均体重为3. 35 g,中规格为6. 49 g,大规格为10. 35 g,每个处理组有3个重复,试验开始时投放的虾种生物量均为1 000 g。试验结果为:小规格组围隔内伊乐藻生物量和覆盖度急剧减少,可能与放养密度过高有关;虾体重特定生长率与放养规格呈现负相关的趋势;大规格组的存活率(77. 3%)最高,显著高于中规格组(58. 1%)和小规格组(60. 1%);大规格组试验前后的性比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但中规格组和小规格组试验前后的性比均无明显变化;经过45 d养殖,大规格组平均体重为45. 15 g、单个围隔平均产量为3. 64 kg;中规格组平均体重37. 64 g、围隔平均产量3. 32 kg;小规格组平均体重27. 47g、围隔平均产量5. 08 kg;大规格组饲料系数为1. 85,中规格组1. 77,小规格组2. 34;大规格组单个围隔毛利润为165元,中规格组79元,小规格组96元。这些结果表明放养大规格(10 g左右)虾种时,养殖死亡率低、产品档次高,因而能以较低的产量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2.
针对湖北西部坡耕地小麦生产存在的施肥不科学、籽粒品质不稳、种植效益低下等关键问题,连续2年在丹江口库区坡耕地“玉米-小麦”轮作制度下,研究3种优化种植模式(高氮减钾、中氮减钾、低氮减钾)对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肥料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和湿面筋含量。与常规种植模式(CK)相比,3种优化种植模式的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显著提高。高氮减钾模式的小麦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和粗蛋白含量最高,比CK分别增加9.4%、19.4%和7.8%,有利于小麦高产潜力的发挥;中氮减钾模式的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降落数值最高,分别比CK增加3.9%和9.3%,适用于中筋小麦的高效生产;低氮减钾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钾肥偏生产力、钾肥农学利用率和净收益最高,分别比CK提高15.7%、134.1%、131.3%、368.2%和37.3%,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分别比CK降低2.1%和2.6%,适用于弱筋小麦绿色轻简化生产。本研究结果可为坡耕地小麦生产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疫苗评价的原则是安全、有效,安全是第一位,有效是第二位的。评价中需分析能够接受疫苗使用带来的风险程度和疫苗接种者的获益程度或对整体流行病学意义的获益程度。本文将站在疫苗评价者的角度,讨论疫苗审评中所关注的风险效益分析,并以多年来总结的实例阐述疫苗研发中需考虑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84.
【目的】如何客观、定量评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是有效开展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基础。但目前评价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效益时,更多的是考虑防治的经济效益,而缺乏有关防治带来的生态学效益的定量评估方法。【方法】本文基于市场价值法,给出了定量评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的方法,并以此方法定量评估了1987-2016年30年中国粮食作物病虫害的损失情况、化学防治及劳动力投入、生态负效益,计算出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结果】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主要与防治效益、投入成本及对生态产生的负效益有关。1987-2016年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为-250.67-180.85亿元,平均生态经济学效益为-3.81亿元。【结论】我国粮食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生态经济学效益较低,防治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带来的生态负效益;本文提出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定量评估方法,可为客观、准确评估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在数据收集、文献查阅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市场价值法计算江苏省公路绿化的直接经济效益;采用当量法及LY/T 1721—2008评估法分别计算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以及在固碳释氧和净化空气方面的生态经济效益;采用替代市场价值法和当量法分别计算社会经济效益所包括的减少交通设施投入和景观美学价值,并据此对2000年至2010年江苏省公路绿化综合效益以及2000年至2002年的投资收益率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公路绿化综合效益从2000年的3.25×108元增加到2010年的9.40×108元,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直接经济效益、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分别占总效益的约20%、76%和3%~5%,生态经济效益的比例最高;在2010年的生态经济效益中按价值量由高至低各指标依次排序为固碳释氧(60.00%)、净化空气(22.80%)、维持生物多样性(6.15%)、涵养水源(5.59%)、保育土壤(5.45%)。此外,公路绿化作为森林碳汇,具有一定的固碳能力。公路绿化产生的综合效益随绿化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当年的直接经济效益(即木材价值)远小于当年的绿化投入,而当年的生态经济效益则高于其绿化投入,在综合效益中占主要地位。总体上看,2000年至2002年公路绿化的投资收益率都在6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公路绿化乔木林的效益小于自然森林,但公路绿化的主要功能在于固碳释氧和净化空气,因而,应注重与完善公路绿化在净化空气方面的功能效益。从长远的角度看,公路绿化是一项投资收益率较高的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  相似文献   
8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壤保持能力存在着强烈的耦合关系.基于3S技术,应用马尔科夫矩阵、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 USLE)、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探究1980-2005年黄土高原南部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定量测算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保持物质量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显著,1123.80 km2的耕地转为建设用地.1980和2005年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土壤保持总量分别为20.43×108和19.94×108t,各地类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排序为建设用地<耕地<未利用地<草地<林地.1980年和2005年区域土壤保持总经济效益分别为674.27亿元、1064.80亿元,林地、草地、耕地在区域土壤保持功能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7.
88.
吕华 《生物学通报》2008,43(3):43-44
随着高中生物学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始终是一线教师的追求和企盼.那么,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应包括2个方面:1)学生方面: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2)教师方面:关注教学的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9.
顺德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动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陆宏芳  陈烈  林永标  彭少麟 《生态学报》2005,25(9):2188-2196
虽然当前的产业生态学研究多集中于生产线、企业和产业生态园尺度,但城市无疑是产业系统基本组合单元,城市区域尺度的产业生态学研究是产业生态学研究尺度上推的必经阶段。我国产业生态系统及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分布不均,以顺德等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市(县)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对中西部地区有拉动和借鉴的双重作用。以能值理论方法为基础,结合环境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方法,从系统开放性、本土性、闭路循环性和经济性4个方面,投入和产出端2个角度,对顺德市产业生态系统改革开放22a的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2a系统能值总用量增加15.65倍,能值密度增加16.31倍,人均能值使用强度增加9.70倍,外部不可更新资源用量增加16.32倍。能值废弃率在20世纪80年代不断上升而在90年代迅速下降,但环境负载率则表现为无规律的波动状态。20世纪90年代,系统能值出口率上升至1978年的4.10倍,但能值交换率小于1。结果表明,改革开放22a,顺德产业生态系统自组织能力明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但系统对周边负熵资源,尤其是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性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生产力水平提高相对较慢。20世纪90年代污染物处理产业发展迅速,但在系统资料消耗端的绿色化方面则无显明进展。系统对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产出商品在市场交换中处于表面繁荣背景下的生态经济不利地位。系统已到了向知识密集型发展道路转变的拐点域。能值理论方法与环境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分析的整合可以满足产业生态系统分析评价要求,针对产业生态系统特点,进行多尺度、多方面联立评价,实现系统发展现状、动态与动因的整合分析,对产业生态系统优化点的发现与优化方向的确定有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层次分析法在上海市农田有害生物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万年峰  蒋杰贤  徐建祥  吴进才 《生态学报》2005,25(11):2997-3002
以上海市农业示范区(松江区)农药用量减少优化为例,在对其稻田农药用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农药用量对策研究,建立了综合效益和综合代价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将综合效益分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3个元素,综合代价分为经济、社会、生态代价3个元素。建立了判断矩阵,并作一致性检验,求出相应的权重;提出代价效益比RCP概念(综合代价与综合效益的比),对稻田农药用量对策进行排序,并依此作为衡量稻田农药用量的参考因子。根据分析结果,认为采用杀虫灯和施用化学农药5次(有效成分为2.23kg.hm-2)”相结合,是上海市水直播稻田有害生物的最佳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