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疆城镇化与土地资源产出效益的空间分异及其协调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宇  刘毅  董雯  李莉 《生态学报》2011,31(21):6568-6578
通过探索性空间分析以及协调发展度函数对1995-2008年新疆城镇化水平和土地资源产出效益的空间效应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结论:(1)新疆各县市城镇化水平和土地资源产出效益在空间上均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总体而言天山北坡和南疆铁路沿线是城镇化和土地资源产出效益热点相对集中的区域。(2)从协调发展度来看,整体上呈现纺锤体结构,"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难以打破,南北疆城镇呈现不同的演变轨迹。(3)将新疆所有城镇分为同步协调型、城镇化滞后型、土地效益滞后型、逐步磨合型、低级协调型五种类型,其中同步协调型城镇较少,其他类型的城镇数量较为均等。  相似文献   
62.
方斌  王光火  吕昌河 《生态学报》2007,27(1):214-219
精细养分管理多年的试验结果证明水稻养分投入至少可以比目前减少25%,而产量可上升8%,同时每公顷可以降低淋溶量和气化量近30%。利用TechnoGIH模型计算养分利用效率,其结果表明:目前水稻N的表观吸收利用率仅达到0.2,而采用精细养分管理可提高到0.3,如果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可以将其提高到0.4,甚至0.5~0.6。而目前对于非稻类作物蔬菜,N的表观吸收利用率仅为0.14。如果改进技术将其提高到0.20,N肥的投入可以减少32%,N的丧失可以减少29%。如果能进一步提高到0.25,至少还可以减少14%的N投入和16%的N丧失。这样淋溶和气化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大大降低,从而避免过多的养分通过淋溶渗入土壤和直接挥发到大气中,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农业投入产出效益。因此,需要从经济收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未来农业生态效益协调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63.
减少发展中国家因森林砍伐与森林退化导致的碳排放和保持碳储量(REDD+),不仅能减少因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造成的碳排放,而且还可以带来其它生态效益,如减缓森林破碎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增强水土保持功能等。以中国的西双版纳地区为研究区域,以毁林最严重的1976—2007年为REDD+基线,基于卫星影像,并结合植被指数,提取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基于IPCC温室气体清单方法,计算了研究区的森林碳储量变化。在此基础上,对REDD+的碳汇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系统综合评估。结果显示:(1)1976—2007年间天然林碳储量从占总碳储量的78.24%减少至50.52%,这是造成西双版纳地区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1976—2007年,天然林的斑块数量和平均最近邻距离分别增加了120.00%和25.21%,平均斑块面积下降了71.98%,说明天然林的破碎化程度加剧。从研究区整体景观格局来看,斑块数量、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一性指数分别增加了8.16%、51.39%和34.07%;与此同时,平均斑块面积和景观内聚力指数分别下降了26.26%和2.13%,表明研究区整体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64.
为了明确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 Günther)养殖宜投喂饵料生物的种类和规格, 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了沙塘鳢对生活习性不同8种饵料生物的种类选择, 对不同规格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Richardson)的选择, 以及其不同生长阶段对饵料鱼大小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 沙塘鳢对麦鲮(Cirrhinus mrigala Hamilton)的选择指数显著大于其对剩余7种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 在无仿真水草条件下, 沙塘鳢对小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显著大于对大、中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 在仿真水草条件下, 沙塘鳢对小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显著大于其对大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在不同生长阶段中, 沙塘鳢全长与其捕食的饵料鱼全长呈现正相关关系; 沙塘鳢捕食的饵料鱼PPR值为0.23—0.73, 均值为0.49±0.1(均值±标准差); 随沙塘鳢规格的增加其捕食饵料鱼的PPR值降低, 捕食饵料鱼规格分布小于环境中饵料鱼规格分布。综上, 沙塘鳢养殖宜投喂饵料鱼麦鲮, 饵料鱼PPR值宜为0.38—0.6。  相似文献   
65.
吉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乃莉  王娓  郭继勋 《生态科学》2004,23(3):270-272,277
吉林省生态系统效益总价值为1.74×1010USD·a-1,占全国总价值的3.6%。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总价值占全省的15%,草原生态系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河流湖泊生态系统以及耕地生态系统分别占1.6%、51.3%、29%和3.1%。其中,面积比重占到90%以上的的森林、草地和耕地生态系统效益价值占全省的20%左右,面积比重仅占6.2%的河流湖泊及沼泽湿地则占全省的80%之多;沼泽湿地的生态系统效益价值所占比例最高,草地最低;十七种生态系统效益中,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价值为1.55×1010USD·a-1,占总价值的88.9%,远高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价值;在地区分布上,吉林省各地区生态系统效益价值排序为白城﹥延边州﹥松源﹥长春﹥吉林﹥通化﹥四平﹥白山﹥辽源。  相似文献   
66.
以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ubsp.chinensis var.communis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同等肥料成本条件下,豆粕有机肥、绿营高生态肥、宝大牌有机肥及鸡粪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小白菜株高、叶片数、单株重及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有机肥配施化肥,小白菜株高、叶片数、单株重和产量、净收入明显高于对照,其增幅分别为7.04%~16.08%、20.43%~23.66%、108.07%~163.60%和158.06%~232.26%、250.28%~408.09%,且差异极显著。其中以绿营高生态肥种植的小白菜产量(15 451.5 kg·hm-2)、净收入(2.858万元·hm-2)最高,分别较鸡粪肥处理增加28.75%、43.26%,差异极显著。经产量效益分析表明,绿营高生态肥配施化肥可促进小白菜增产增收,其用量与方法为生态肥3349.95 kg·hm-2配施基肥型复合肥(15-15-15)300 kg·hm-2,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收益最佳。  相似文献   
67.
土地整理工程影响下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重庆市合川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对项目区整理前(2003年)、后(2007年)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进行量化描述,将工程设计和影子价格法相结合对干扰功能进行了量化,并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一步解释生态系统功能的经济学意义,分析了工程影响下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土地整理之前相比,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整理后有所改善,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养分循环功能,变化最小的是土壤保持功能;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土地平整工程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改变主要体现为干扰能的变化.项目建成后第7年到第35年,研究区成本效益率处于高速增长期,之后趋于稳定,表现为较弱的生态压力和较少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68.
D-阿拉伯糖是多种功能性糖合成的中间体,其纯度高低决定了功能性糖转化率的高低,所以得到高纯度的D-阿拉伯糖尤为重要。通过对D-阿拉伯糖结晶温度、搅拌速度、结晶液中离子含量等因素进行试验,确定了采用梯度降温形式、搅拌速度控制在5 r/min,离子含量控制在100 μs/cm以下能够得到纯度达99.8%的D-阿拉伯糖晶体,实验结果为后续功能性糖的高效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效益评价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吴钢  魏晶  张萍  赵景柱 《生态学报》2002,22(2):233-239
在对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大面积调查和定点测试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根据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土地利用等系统研究的结果,对三峡库区分布面积较大的4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方面进行了评价,并与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这一研究结果将为科学合理地利用三峡库区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保护和改善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解决农村移民就地安置部分的生态问题及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0.
九万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涵养水源效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与分析了广西九万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在涵养水源方面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森林通过林地土壤根际层、枯落物层和林冠层等三个水文层次,贮蓄的雨量为18 368.07×104m3/a,直接或间接带来的生态社会效益价值为2.44亿元;水源涵养效益显著,对维护地方生态安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