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择期ERCP治疗的16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取石效果、手术前后胃肠疾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量表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为(37.90±4.21)min、术中出血量(10.86±1.29)mL、术后通气时间(4.38±0.65)d、切口疼痛时间(1.02±0.12)d、住院时间(8.62±0.96)d、手术成功率为97.56%(160/164)、一次取净结石率为95.73%(157/164)、二次取净结石率为1.82%(3/164)。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GIQLI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发生胰腺炎5例、胆管炎1例、出血6例、高淀粉酶血症4例。结论:ERCP术是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需积极预防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组织扩张器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其中应用组织扩张器辅助神经内镜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应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分布优于术后3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GOS评分分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织扩张器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其血肿清除率也更高,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3.
用PI或Hoechst 33342标记表达GFP基因的BGH 823细胞DNA,流式检测分析时,需要做荧光补偿.以此为例,建立了线性(DNA含量)和对数(GFP表达量)放大信号之间的荧光补偿调节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补偿调节方法对于GFP/DNA双标记实验,完全适用和有效;它既实现了在同一散点图上同时呈现线性与对数放大,也提供了对数和线性2种不同荧光信号参数发生荧光重叠时进行补偿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及胃镜、超声内镜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术前诊断方法,以提高该疾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总结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性胃淋巴瘤资料,评估胃镜活检、超声内镜及CT对该病诊断的作用。结果:21例术前CT检查,误诊为浸润型胃癌11例,间质瘤2例,未见明显异常3例。CT术前诊断率为23.8%(5/21)。全部患者均实施胃镜检查,活检病理诊断淋巴瘤14例,胃镜活检诊断率为66.7%(14/21)。其中10名患者实施超声胃镜检查,判断胃淋巴瘤6例、胃癌3例、间质瘤1例;术前诊断率为60.0%(6/10)。结论:胃镜及超声内镜是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主要术前诊断方式;CT扫描能明确有无纵隔及腹腔内淋巴结肿大,为原发性胃淋巴瘤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5.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放大内镜在临床中的应用尤为受到重视,并越来越多运用于临床诊断。目前新型的放大内镜可清晰显示消化道粘膜腺管开口和微细血管等细微结构的变化,从而,发现和诊断普通内镜难以发现的一些早期病变,特别是早期恶性肿瘤及其癌前病变。近年来在放大内镜检查中加上染色对比技术及窄带成像等技术,使放大内镜的运用得到进一步拓展。本文就放大内镜对结节性胃炎及其相关病变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
微卫星是基因组上的特殊短重复序列,微卫星不稳定的程度与一些肿瘤的分型、治疗和预后相关。目前,微卫星长度变化的检测往往是基于大量细胞,检测灵敏度低。本文整合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基于多次退火环状循环扩增(multiple annealing and looping-based amplification cycles, MALBAC)的单细胞全基因组放大技术和毛细管电泳长度测量方法,经过关键技术点的改进,建立了一套针对组织中少量细胞的多微卫星位点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技术改进,HE染色的组织细胞经激光显微切割分选后,可成功用MALBAC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放大,并在多微卫星位点的检测上,获得了高度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发现肠型胃癌早期病变组织-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IM)的单个腺体内部出现多种长度变化的微卫星改变,说明该癌前病变组织中DNA错配修复系统已经出现问题。本方法所获得的全基因组放大产物,也可以用于外显子组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另外,该方法适用于任何组织的少量细胞,甚至单细胞的多微卫星位点检测,以及全基因组的研究,为精细研究少量病变细胞的基因组特征以及组织异质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自行制备一种新型生物素-亲和素偶联探针分子并用于反相蛋白芯片的检测。首先, 将生物素-羊抗鼠IgG与亲和素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与鼠IgG蛋白芯片反应, 观察荧光信号的放大情况; 然后以鼠IgG-羊抗鼠IgG体系为研究模式, 对反相蛋白芯片的制备条件进行了考察和优化, 包括荧光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点样缓冲液的选择以及蛋白的活性等。最后, 采用此偶联探针对反相蛋白芯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BSA缓冲液制备的反相蛋白芯片可以防止非特异性吸附, 并有利于保持固定蛋白活性和提高检测限; 另外, 与传统的与生物素-亲和素检测技术相比, 采用生物素-亲和素偶联探针对反相芯片的检测限可以提高4倍左右。表明亲和素-生物素偶联探针成本低、易于合成、并可以与其它的信号放大技术联用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有望用于蛋白质芯片的检测。  相似文献   
98.
张杰  周元明 《蛇志》2005,17(2):108-109
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在神经内镜下经鼻一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9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地址变更通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38例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治疗过程的分析,提示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2002年收治的38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中,8例采用传统Caldwell-lue手术、30例采用鼻内镜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曲霉菌感染,术后随访2~3个月,术腔黏膜光滑,窦口引流通畅,无复发。结论:真菌性鼻窦炎近年来有增多趋势,有时与恶性肿瘤、慢性鼻窦炎难以鉴别。CT扫描有特征性改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鼻内镜手术损伤小,保留功能,正逐渐替代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00.
自消化内镜诊治法临床应用以来,对镜身及附件的消毒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化学浸泡法现仍广泛应用,虽简单易用,但消毒效果难以保证,且消毒液对人、机和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全自动酸化电解水内镜消毒机的问世与使用被认为是消化内镜消毒的一大进步,该文就其消毒效果作一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