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特征及其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25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研究,依照患儿年龄进行分组,将年龄<5岁的128例患儿分为低龄组,将年龄≥5岁的128例患儿分为高龄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随后将25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依照是否并发呼吸道感染情况分为两个亚组,即呼吸道感染组(n=100)与非呼吸道感染组(n=156),分析其一般临床情况,并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并发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低龄组和高龄组患儿喘息、肺部哮鸣音症状、疾病严重程度为轻度和中度的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低龄组患儿喘息、气促、咳嗽症状发生率和疾病严重程度为重度的比率明显高于高龄组(P<0.05);低龄组和高龄组患儿大豆、鱼虾类过敏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低龄组患儿牛奶、霉菌、花草过敏率低于高龄组,低龄组患儿动物皮毛、户尘螨或粉尘螨过敏率高于高龄组(P<0.05);呼吸道感染组与非呼吸道感染组患儿性别、病程对比无明显...  相似文献   
82.
核仁前体存在于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中,由于核仁前体在卵母细胞中的含量较少且结构致密,目前,只有少数核仁前体组分得到了鉴定.核仁前体结构的完整组成尚未被详细解析,明确核仁前体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尚存挑战.早期的观点认为:核仁前体虽不具备加工rRNA及生成核糖体的功能,但该结构为纤维颗粒状核仁的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使发育后期胚胎重获核糖体生成能力.近期,这一观点逐步得到了修正.基于显微操作技术的核仁前体转移实验证实:母源核仁前体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且发挥作用的时间窗口限定在受精至原核期之间.核仁前体可参与染色质重塑过程并维持着丝粒稳定,进而影响胚胎早期发育.本文主要综述了核仁前体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从核仁前体的角度为拯救早期胚胎的发育潜能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中医小针刀微创结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中医小针刀微创治疗为主,辅以西药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按一般内科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小针刀结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有简、便、验、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染色质重塑是指染色质通过其结构的动态变化影响基因组DNA的可接近性,进而影响DNA复制、转录、修复和重组的过程,属于表观遗传调控。染色质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7(CHD7)是一种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酶,能够调控发育过程中多种重要转录因子,广泛参与众多生理过程。本文对CHD7在发育和疾病当中的表观遗传调控作用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肺炎支气管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84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33、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IL-6、IL-33、TNF-α水平较低(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够提高肺炎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IL-33、IL-6及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6.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和多种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以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气道的高反应性和慢性炎症为特点。细胞因子作为免疫活性细胞中的效应分子,具有的免疫调节作用,诸多学者认为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在哮喘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拮抗剂有望成为哮喘治疗的新方法,本文欲将IL-13的生物学功能、IL-13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机制及干预治疗靶位加以综述,为制定哮喘防治策略、开发新治疗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对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呼吸内科就诊并确诊为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12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33(IL-3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临床疗效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3%(60/65),显著高于对照组(81.0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17、IL-33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MMP-9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对慢性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静滴对支气管哮喘小儿急性发作期血清IL-10及INF-γ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10mg/k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3 mg/kg+5 mL生理盐水,使用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15 min/次,3次/d。治疗均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对患者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白介素-10、干扰素-γ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10、INF-γ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IL-10、INF-γ较高,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较短,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实验组(100.0%)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96.0%)相比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静滴能够提高支气管哮喘小儿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可能与其升高血清IL-10及INF-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9.
杨同文  李成伟 《植物学报》2014,49(6):729-737
叶片是植物重要的光合器官, 它的衰老由外界环境刺激和内源发育信号所启动, 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参与衰老过程的精确调控。最新研究表明, 植物通过对基因表达的重编程, 在表观遗传水平上调节着叶片衰老过程。该文简要介绍了表观遗传的分子机制, 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DNA甲基化及小RNAs途径对叶片衰老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 同时讨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0.
TNF-a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前炎症细胞因子, 参与哮喘整个病理生理过程。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可以拮抗肿瘤坏死因子活性, 已被用来治疗与TNF相关的炎性疾病。将sTNFRI-IgGFc基因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6, 与辅助质粒pBHGloxΔE1, 3Cre共转染HEK293细胞, 重组产生Ad-sTNFRI-IgGFc, PCR鉴定毒种正确后, 进行扩增、纯化和滴度测定, 转染人气道平滑肌细胞, 利用RT-PCR、免疫组化方法, 流式细胞仪, ELISA检测转染后细胞中sTNFRI-IgGFc的转录和表达。实验结果证明成功构建了Ad-sTNFRI-IgGFc腺病毒载体, 感染性滴度达3×1010 TCID50/mL, 200 moi转染气道平滑肌细胞阳性率达99.32%, 转染后气道平滑肌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sTNFRI-IgGFc表达。转染上清稀释64倍后仍对TNF有拮抗活性。为将表达sTNFRI-IgGFc腺病毒基因治疗哮喘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