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41.
海拔是影响中国沙棘自然分布和生长的的重要环境因子,水分代谢和碳代谢的平衡是植物存活和生长的基础,研究海拔对中国沙棘的水碳代谢和生长的影响有利于全面了解中国沙棘对海拔高度的适应性及其生理机制。以山西西部关帝山地区野生中国沙棘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海拔1100—2100 m的中国沙棘雌株在6月和8月的小枝正午水势、枝条导水损失率、枝条导管直径和导管密度、光合作用、不同部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浓度,同时测定了不同海拔沙棘的株高和冠幅。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6月和8月的土壤含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小枝正午水势先升高后降低;枝条导水损失率在6月先降低后升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沙棘的导管直径没有显著性变化,但导管密度、枝条最大比导水率、叶面积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6月和8月光合速率均呈增加趋势;根和叶NSC含量没有较大幅度变化;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中国沙棘树高和冠幅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低海拔(1100—1300 m)和高海拔(1900—2100 m)中国沙棘生长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在低海拔主要受干旱胁迫的影响,高海拔对中国沙棘的生长的抑制作用体现在低温引起的水分...  相似文献   
442.
叶片导度对环境水分状况响应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43.
2002年9月起浙江省各高中全面使用现行教材,至2003年12月完成了第一轮现行教材必修和选修的教学,从以下4个方面调查和分析了现行教材实践内容的实际教学状况及新课程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体现:1)高中生物学现行教材实践内容教学的现状;2)师生对造成实践内容教学现状的看法;3)学生对现行教材实践内容的教学要求;4)学生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素质的评价。  相似文献   
444.
张成菊  吴毅 《四川动物》2007,26(1):97-100
2005年4月,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对广州市民进行了蝙蝠和鸟类认识情况和食用状况的问卷调查。用SPSS11.0软件对收回的280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等级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食用蝙蝠状况与地点、年龄、学历和分数(问卷成绩)的线性相关关系较弱;食用鸟类状况与年龄和学历存在较弱的正线性相关关系,与地点和分数存在较弱的负线性相关关系;而食用蝙蝠状况与食用鸟类状况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本文还对教育在增强公民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中的作用、食用野生动物的危害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5.
目的:分析松属古树名木生长状况与生态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松属古树名木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龙泉市范围内生长良好的松属古树名木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AHP)选取了自然和人为活动两个方面7个评价因子,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进而分析不同生态敏感性区域内松属古树名木生长状况的差异性以及生长状况与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龙泉市范围内较高敏感性区域的面积占比最大,为82.54%;松属古树名木的胸径、树高和平均冠幅在不同生态敏感性等级上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松属古树名木的胸径、树高和平均冠幅与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各评价因子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坡度>海拔>人口密度>用地类型>水系距离>坡向>NDVI。结论:生态敏感性对松属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具有显著影响,开展松属古树名木保护时,应充分考虑其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