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可燃物湿度是评价林火发生危险程度的最直接指标.林火的发生和蔓延很大程度上受气象条件的制约,气候变暖对林火产生重要影响.利用每日气象数据和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数系统(FWI),计算了1972~2005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燃物的3个湿度码,即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FMC)、半腐层湿度码(DMC)和干旱码(DC);并分别春季防火期、秋季防火期及夏季非防火期,研究了3个湿度码长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林区可燃物干燥状况的变化及对林火的影响.结果表明:1972~2005年FFMC、DMC和DC的季节性均值都呈增加趋势,且夏季FFMC和DMC增加趋势显著;这意味着1972~2005年可燃物的干燥状况呈增加趋势,其中夏季非防火期表层和半腐层可燃物的增加趋势显著.可燃物干燥状况的增加,特别是夏季可燃物干燥状况的增加,是近些年林区夏季雷击火灾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半腐层和深层可燃物干燥状况的增加,会加大火灾控制和火场清理的难度.在未来更暖的气候条件下,林区可燃物的干燥状况会变得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22.
陕西黄土高原油松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黄土高原榆林、延安、铜川、渭南、咸阳、宝鸡等地(市)269块标准地332株油松解析木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通径分析等方法,以分析陕西黄土高原地区油松的生长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1)陕西黄土高原油松20年时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值分别为(6.51±0.18) m、(7.56±0.28) cm、(0.020 4±0.001 8) m3;该地区油松树高、胸径分别在20年和45年后进入稳定生长时期,而材积在100年时仍处于旺盛生长阶段.(2)海拔、坡位、坡向及林分密度直接或间接地对油松生长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立地因子、林分密度条件下,油松生长状况差异显著.其中,海拔1 000~1 200 m的立地条件下油松生长表现良好且优于其他海拔区域,阴坡的油松生长状况优于其他坡位,密度以3 300~6 600株·hm-2之间最适宜油松生长.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区营造油松林应选择海拔1 000~1 200 m、阴坡下部、密度一般控制在3 300~6 600株·hm-2之间,并且在造林过程中以东南部密度大,西北部密度小;阴坡、半阴坡密度大,半阳坡、阳坡密度小;坡中下部密度大、坡中上部密度小为原则.  相似文献   
123.
取食针叶的桃蛀螟越冬状况调查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记录取食针叶的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6e)冬状况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幼虫吐丝将嫩梢针叶缀合成虫苞,以3~4龄幼虫在虫苞内越冬。松树的有虫梢率为7.6%,每梢虫数为3。16头,平均8.5头。桃蛀螟幼虫期和蛹期的死亡率总和为26.06%,雌雄性比为2:3。越冬代桃蛀螟蛹重、蛹长和蛹宽的平均值分别为75.1mg、13.42和3.39mm。成虫多在22时~8时羽化,羽化率为92.22%。成虫始盛期为5月8日,高峰期为5月11日,盛末期为5月15日。补充营养对成虫寿命有显著的影响,饲喂水、10%蜂蜜水、10%糖醋液均能提高成虫寿命。在室内用清水、10%蜂蜜水和10%糖醋液饲养,成虫寿命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4.
方达一 《生命世界》2009,(9):107-109
一、水葫芦的特性和危害状况 1.水葫芦的特性 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原产南美,分类学上属雨久花科。中国是20世纪初当作动物饲料引进水葫芦的。水葫芦事实上有许多优良特性:营养丰富,能够富集水体中的N、P和多种重金属。专家指出,在适宜条件下,一公顷水葫芦能将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当天吸收掉。24小时内每千克水葫芦能从污泥中除去铬0.67毫克、铅0.176毫克、汞0.150毫克、银0.65毫克、钴0.57毫克、锶0.54毫克。从某种角度分析,水葫芦还是治污能手。  相似文献   
125.
对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生长状况和某些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长于沟谷、阴坡、阳坡和峁顶的杜仲成活率分别为89.56%、81.26%、73.79%和64.44%,差异显著(P<0.05).随生长时间的延长,杜仲新生枝和地径生长总体上呈现平缓增加-急剧增加-平缓增加的"S"型变化曲线,生长在沟谷和阴坡的植株新生枝长度和地径生长量显著高于峁顶和阳坡栽植的植株(P<0.05),其中沟谷中杜仲的平均新生枝长度和平均地径最大.在生长期内,杜仲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而水分饱和亏(WSD)总体呈逐渐提高的趋势;在沟谷和阴坡中杜仲叶片的RWC较高、WSD较低,而在阳坡和峁顶上杜仲叶片的RWC较低、WSD较高.杜仲叶片的SOD和CAT活性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再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沟谷和阴坡的植株叶片SOD和CAT活性均高于生长在阳坡和峁顶的植株且差异显著.结果显示,立地条件对杜仲的生长和生理特性有较大影响,土壤水分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素;在沟谷和阴坡立地条件下生长的杜仲具有旺盛的生长力和较强的适应性,沟谷和阴坡是陕北黄土丘陵区杜仲造林的较佳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126.
以胖为美     
《生命世界》2009,(5):80-80
最近的研究表明,蜘蛛能够在零重力状态下生存数月时间。 2008年11月,两只球形蜘蛛和一些蝴蝶幼虫作为学生教育实验(对比零重力条件下昆虫的发育状况与地面条件下的差异)的一部分被送到国际空间站,并在那里生存了几个月后随“发现”号航天飞机返回地球。美国宇航局国际空间站项目科学家朱莉&#183;罗宾逊告诉记者:“我们都认为蜘蛛适合于太空环境生存。”  相似文献   
127.
阿维菌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阿维菌素作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生物农药具备一般生物农药的特点,并且它的化学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杀虫活性强,杀虫谱广,但是药效慢、杀虫谱相对较窄、稳定性差和生产成本高则是其明显的缺点。该文主要从阿维菌素B1提取的研究、发酵培养基的研究、高产菌株的选育的研究这三个方面对阿维菌素目前研究的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其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参考文献18篇。  相似文献   
128.
辽河铁岭段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状况、评价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年至2007年辽河铁岭段水生生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监测数据为基础,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法和Kolkwitz-Marsson污水生物系统法等生物学指标分析方法,分析辽河铁岭段水质状况,评价水质质量,划分水质污染等级,得出水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9.
国产兜兰属植物的引种和栽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兜兰由于独特的花朵造型、绚丽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观赏花期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国际上栽培最广泛的兰花之一。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人们对其过度地采挖,兜兰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所有兜兰野生种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而被禁止交易。进行兜兰的迁地保护是兜兰种质资源保护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作者于2003~2008年对原产于中国的兜兰属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引种,已收集到了原产于中国的所有兜兰种类,并种植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具有加温和水帘降温设施的科研温室中,所有种类均已成活并开花,但不同种类的生长状态和开花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对兜兰属植物的引种方法和栽培技术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0.
磷饥饿下番茄幼苗根系液泡膜H+-ATPase活性的适应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世纪星’番茄为材料。研究了磷饥饿下番茄幼苗的生长状况及其根部液泡膜H^+-ATPase活性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磷饥饿下番茄幼苗的平均高度均低于对照苗,而主根长度均显著长于对照。磷饥饿提高了番茄幼苗根部液泡膜H^+-ATPase的水解活性,随着磷胁迫时间的延长,该酶的活性逐渐增大,在磷饥饿7d时达到最大,后又略有降低;而对照番茄幼苗根部该酶的活性变化很小。动力学分析表明:磷饥饿使番茄幼苗根部液泡膜H^+-ATPase的Km值明显降低,但对该酶的Kmax影响不大。这说明磷饥饿提高了该酶对其底物的亲和力。此外,磷饥饿并不改变液泡膜H^+-ATPase酶的最适pH值(仍为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