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蚊虫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媒介效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立辉  傅廷荣 《昆虫知识》1993,30(4):247-250
<正> 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的人类虫媒病毒性疾病。虽然在本世纪初人们已知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但直至1960年才从自然界捕获的蚊虫分离到病毒。近年对该病蚊虫媒介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为探讨对该病传播与防制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有关该病蚊虫媒介及自然传播等近10  相似文献   
12.
双翅目长角亚目的极蚊科(Axymyiidae)为中国新记录科,是极罕见的昆虫,世界只记载过5种;现报道贵州梵净山的1个新种,模式标本藏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极蚊体型中等,粗壮而色暗,外貌象毛蚊类,Coquillett(1909)曾将北美种包括在毛蚊科的Eupeitenus属内。McAtee(1921)建立了Axymia furcata新属种,同时由Shannon(1921)讨论了其分类地位,作为殊蚊科(Anisopodida=Rhyphidae)的1个新  相似文献   
13.
按蚊属一新种描记(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采自四川省筠连县牛房的按蚊一新种-筠连按蚊Anopheles(Anophelesjunlianensissp.nov.对其生活史各阶段(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进行描述,并与相似蚊种八代按蚊An(Ano)。Yatsushiroensis,中华按蚊An(Ano)sinensis作和鉴别。  相似文献   
14.
蚊幼对狼蛛的营养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蚊子幼虫(子孓)以拟水狼蛛(Piratasubpiraticus)的营养,繁殖作用,结果表明狼蛛对蚊幼的捕食符合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喂以蚊幼和不喂蚊幼处理狼蛛的体重增长率和生殖有极显著差异,在相同蚊幼密度下,狼蛛初始体重越小,增长率越大,经计算狼蛛每增重1mg,需消耗10.58mg蚊幼,这基本符合生态系统营养级能量流动的1/10法则,狼蛛体重大小对褐飞虱的捕食量有明显差异,体重大的个体  相似文献   
15.
李耀华 《昆虫学报》1991,34(1):126-128
家白蚁 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的生存、行为和取食活动与温度密切相关。探索温度对家白蚁的生存以及行为、取食诸活动的影响,对于研究其生态学和防治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对此曾进行过许多有益的研究,并作过一些有价值的报道。笔者于1986—1987年,对此问题作了系统的试验,得到一些新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植物组织培养中液体生根培养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体生根培养基(不加琼脂)对蚊净香草(Pelargoniumgraveolens)进行生根培养,并已应用于非洲菊的生根培养,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的成熟和不断革新,蚊虫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小RNA组学也获得了快速发展。迄今为止,已有包括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冈比按蚊在内约22种媒介蚊虫的基因组被解析报道。不同蚊种的基因组大小差异很大,且与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的多少呈正相关;蚊基因组的解析和比较基因组的分析有助于探索蚊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转录组的研究为蚊虫嗅觉、性别决定、胚胎发育等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小RNA组的研究揭示了miRNA和piRNA在蚊媒抗病毒免疫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蚊虫组学研究为防治媒介蚊虫和蚊媒传染病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为常绿乔木,是我国热带季雨林的代表树种之一。它树型优美,具一定的耐寒性,是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阐明其传粉生物学特征和迁地保护的繁殖潜力,该文在引种地桂林植物园对狭叶坡垒的开花物候、花尺寸和花气味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运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花粉活力、柱头活性检测和人工自交等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检测,观察了访花昆虫并检验了其传粉效率,通过人工异交检验了繁殖潜力和可能的传粉限制。结果表明:(1)桂林植物园内狭叶坡垒的花期为7月底到9月底,持续60 d左右,一个花序花期约12 d,单花期约3 d,花朵开放时间为17:00—18:45。(2)雌雄同熟,雌蕊空间位置高于雄蕊,高花粉活力和高柱头可授性出现时间基本一致。(3)OCI 等于4,P/O为10 788±984。(4)无自动自花授粉能力且自交不亲和,自然条件下和异交授粉能坐果且坐果率无显著差异。(5)蕈蚊是狭叶坡垒唯一的传粉者。(6)主要花香成分为β-榄香烯、(E)-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和1-石竹烯。综上所述,狭叶坡垒繁育系统为异交,在迁地保护地需要蕈蚊作为传粉者,能坐果并得到成熟种子,不存在授粉限制。  相似文献   
19.
对根瘿蚊属Rhizomyia Kieffer的属征进行修订,并记述采自云南、贵州、海南和福建的该属两新种,分别命名为细叉根瘿蚊Rhizomyia leptodicrata sp.nov.和新月根瘿蚊Rhizomyia meniscat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昆虫标本馆.细叉根瘿蚊,新种R阮脚驴h卸todicrata sp.nov.(图1~5,9~13)新种与分布于俄罗斯的俄根瘿蚊R.rossica Mamaev&Zaitzev和塔根瘿蚊兄turr~ormis Fedotova&Sidorenko以及分布中国的新月根瘿蚊Rhiwmyiz meniscata sp.nov.在雄性成虫阳茎上的特征相似,但区别明显:新种雄性成虫阳茎端部具两个细长的尖锐突起,而R.觚豇∞雄性成虫阳茎端部具两个圆突,R.turnformis雄性成虫阳茎端部具两个分叉状的突起,R.meniscata雄性成虫阳茎端部具两个角状尖突.正模♂,云南普洱(思茅)菜阳河保护区(22.48°N,100.58°E;海拔1500m),2002-05-17,卜文俊马氏网捕.副模:1♂,同正模;4♂ ♂,云南普洱(思茅)菜阳河保护区倮倮新寨山(22.48°N,100.58°E),2002-05-23,其它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leptodicrata为一阴性复合拉丁形容词,意为“细长分叉的”,指该种雄性成虫阳茎端部呈细长分叉状.新月根瘿蚊,新种R阮z埘秒谊meniscata sp.nov.(图6~8,14 ~18)新种与近似种区别如上.正模♂,贵州梵净山(27.5°N,108.4°E;海拔1 350 m),2002-05-29,王新谱马氏网捕.副模:1 ♂,海南坝王岭(19°N,109°E;海拔900 m),1988-05-10,卜文俊灯诱;1♂,福建武夷山桐木七里桥(27.7°N,117.6°E;海拔1000 m),1993-04-30,卜文俊捕.词源:新种种名meniscata为一阴性拉丁形容词,意为“新月形的”,指该种雄性成虫阳茎端部背腹向呈新月形.  相似文献   
20.
记述丽大蚊亚属Formotipula 2新种:茂兰丽大蚊Tipula (Formotipula) maolana sp. nov.,泸定丽大蚊Tipula (Formotipula) ludingana sp. nov.;以及3新记录种:二叉弯尾丽大蚊Tipula (Formotipula) decurvans Alexander,指突丽大蚊Tipula (Formotipula) dikchuensis Edwards,黑尾丽大蚊Tipula (Formotipula) melanopyga Edwards,并对1已知种黑刺丽大蚊Tipula (Formotipula) melanomera gracilispina Savchenko作了补充描记。文中还编制了该亚属世界种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