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4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对1株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缺失病毒HZ-9进行基因组测序,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超声波振断HaBacHZ9细菌人工染色体质粒(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plasmid,Bacmid)基因组DNA,用Taq酶在DNA片段两端加腺噤呤A,胶回收后得到预期的1—2kb的DNA片段,然后与pGEM-Teasy载体连接,构建了中国棉铃虫缺失病毒HaBacHZ9的亚克隆文库。结果随机挑选10个克隆子酶切分析,显示9个克隆子有1500bp左右的插入片断,并对HaBaeHZ9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论成功构建了HaBaeHZ9的DNA测序文库,为HZ-9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这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构建DNA病毒测序文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用微卫星指纹识别天鹅洲保护区长江江豚个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夏军红  郑劲松  王丁 《动物学报》2005,51(1):142-148
DNA指纹个体识别技术是保护遗传学研究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为了准确地识别天鹅洲保护区中的每一头长江江豚以开展保护遗传学及其它相关研究 ,并实施有效的种群管理 ,本研究应用 4个微卫星座位初步构建了该群体的DNA指纹图谱 ,并利用此图谱成功地对不同时期在保护区捕获的江豚进行了个体识别研究。结果显示微卫星指纹技术是一种适用于长江江豚个体识别研究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993.
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从各主要产地收集到的90份薏苡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68份收集于福建省,6份来自中国台湾,16份来自浙江、辽宁、山东、河南、云南、江苏、湖南、广东、上海等省(市)。结果表明,从8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6对引物进行SRAP扩增,共扩增出185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有157,占总数的84.86%,表明90份薏苡种质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SRAP标记利用系统聚类法将90份薏苡种质资源分为4大类,与形态性状分类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利用16对SRAP引物构建了73份薏苡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为薏苡遗传研究、品种选育与资源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4.
《菌物学报》2017,(1):83-97
收集中国12个省区35个猪苓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5个甾酮类化合物含量,获得指纹图谱,利用相似度评价对图谱数据进行分析。共有28个样品能获得定量分析结果,其中25个样品中猪苓酮A和B的相对含量大于70%;经相关分析,猪苓酮A和B的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5,P0.01)。陕西省样品平均总甾酮含量以及猪苓酮A和B相对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82.70μg/g(C.V=82.4%)和92.3%(C.V=3.1%)。35个样品之间指纹图谱相似度0.412–0.943,标定了8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的3个色谱峰。11个陕西省样品之间指纹图谱相似度0.812–0.989,标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的9个色谱峰。以上结果说明,猪苓酮A和B是猪苓主要甾酮类成分,对猪苓药材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陕西省的猪苓质量好且稳定。  相似文献   
995.
疏水蛋白对丝状真菌的形态有重要影响。现以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所编码氨基酸中8个半胱氨酸保守模式、氨基酸序列的水缘性图谱等指标对黑曲霉中可能的疏水蛋白基因进行分析。根据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将20个可能的黑曲霉疏水蛋白基因归为8个。这8个可能的疏水蛋白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8个半胱氨酸保守模式和较高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在半胱氨酸保守模式上都属于I类疏水蛋白,但在水缘性图谱上其中只有2个疏水蛋白属于I类疏水蛋白。此外,这8个疏水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为0.5%。研究结果对黑曲霉中可能的疏水蛋白基因进行了梳理,将对研究疏水蛋白在丝状真菌形态控制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穿膜肽TAT介导的双效抗氧化酶GST(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TAT-SOD1(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有效清除胞内自由基,其预防氧化损伤的效果强于SOD1-TAT,但前者的跨膜能力不如后者。为增强双效抗氧化酶的跨膜效率,本研究融合了SOD1和穿膜肽R9,合成SOD1-R9全基因序列,并将其插入带有GST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成功构建了GST-SOD1-R9融合蛋白表达质粒。然后,将重组质粒pGEX-4T-1-SOD1-R9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通过改变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确定了融合蛋白在25℃下表达11 h,可得到高表达量的可溶性GST-SOD1-R9融合蛋白。利用80%硫酸铵沉淀和GST琼脂糖树脂纯化得到纯蛋白,应用SDS-PAGE和酶活性鉴定纯化的蛋白为正确表达的目标蛋白。GST-SOD1-R9融合蛋白的温度和pH稳定性实验结果证实,该蛋白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良好的SOD和GST活性。细胞跨膜实验结果证明其跨膜能力与GST-TAT-SOD1融合蛋白相比显著增强(P0.05)。这些工作为深入研究GST-SOD1-R9的抗氧化损伤效应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黄花蒿是一种治疗痢疾的特效中药,植物体中含有丰富的精油,但其应用和生产中常有种类混杂现象,严重影响了黄花蒿为原料的药材质量。为实现黄花蒿药材快速鉴定与评价,该研究利用FTIR技术和GCMS分别对黄花蒿及其近缘种叶片原药材及挥发油成分进行了检测和鉴定。结果表明:挥发油以黄花蒿含量最高(1.86%),其次是南牡蒿、茵陈蒿、青蒿、牡蒿和艾蒿。FTIR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蒿及其近缘种一维图谱相似,酰胺类、芳香类以及萜类化合物种类较多且含量丰富;二阶导数图谱中,黄花蒿青蒿素成分振动吸收明显增强,可以明显将黄花蒿与其混淆中区分开。GC-MS分析显示,黄花蒿与其近缘种的挥发油成分中共检测出17个共有峰,28种化学成分,均含有较高樟脑、á-杜松烯、Crocetane、植烷、2,4-二叔丁基苯酚,但不同种间成分含量差异很大,植烷在黄花蒿中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近缘种,龙脑成分只能在黄花蒿叶片中检测出,然而á-雪松烯在青蒿、南牡蒿、茵陈蒿均较高,而在黄花蒿,艾蒿,牡蒿中含量均较低。最后通过聚类分析探讨了黄花蒿与其近缘种挥发油成分差异性,6种材料明显聚为2类。其中,黄花蒿与牡蒿、艾蒿聚为一类,青蒿与茵陈蒿和南牡蒿聚为一类。该研究结果为黄花蒿药材的真伪鉴别及其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了快速而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98.
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从管理体系、责任主体、管理内容及患者权利等方面凸显诸多亮点,弥补了原有法律制度的不足。《办法》的系统性、多元性及复杂性昭示着其有效实施势必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应当从外部公权力、社会和医疗机构内部构建互为依托、互为补充、协调运作的发展导向、组织建设、监测评价、激励考核、人才培养、信息流通等机制体系,全方位保障《办法》的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999.
研发动态     
我国人基因组图谱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1月6日,Natue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在基因科学方面的最新成就:独立自主地完成了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图谱(定名“炎黄一号”)的绘制和分析工作。这篇论文描绘了第一个中国人的全基因组图谱,测序数据总量达到1177亿碱基对,基因组平均测序深度达到36倍,有效覆盖率高达99.97%,变异检测精度达99.9%以上。  相似文献   
1000.
SELDI蛋白质芯片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基因组学到蛋白质组学,到当前有关小RNA对蛋白质合成调控的研究无一例外地说明蛋白质是直接发挥对生命活动调控的物质。同基因研究相比较,由于蛋白质分子种类繁多,有复杂的修饰成份和空间结构,使得蛋白质研究比较困难。新近发展起来的蛋白质芯片技术为蛋白质的检测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比如荧光标记技术,蛋白质指纹图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SELDI蛋白质芯片),表面等离子基元共振生物传感器技术(SPR芯片)以及初步应用的光学蛋白质芯片技术,其中,后三种是新兴的无需标记进行蛋白质检测的技术。就SELDI蛋白质芯片及其新近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