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冯缨  吴玉虎  沈观冕 《植物研究》2009,29(6):674-680
利用体视显微镜对中国昆仑山地区分布的棱子芹属10种植物的总苞片、伞辐、小总苞片、果棱等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编排分种检索表。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的苞片特征可分为三大类:(1)总苞、小总苞均为长披针形;(2)总苞、小总苞均为叶状分裂;(3)总苞、小总苞异形。因此,这些总苞、小总苞的形态和数量有显著差别,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类群间的关系,可为探讨该地区棱子芹属植物种间分类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82.
刺芹侧耳生长条件和栽培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DC.ex Fr.)Quel]生长条件与栽培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芹侧耳菌丝生长的适宜pH值为pH 5~pH 7,最适pH值为pH 6;黑暗环境有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和蔗糖,适宜的氮源为蛋白胨和钼酸铵,葡萄糖和蛋白胨的适宜浓度分别为50和1 g·L-1;在马铃薯黄豆粉培养基、黄豆粉玉米粉培养基和马铃薯蛋白胨培养基中可较好地形成菌丝球.采用液体菌种栽培,菌丝的生长速度比使用玉米固体菌种快,其中用马铃薯黄豆粉液体菌种栽培,菌丝生长最快;使用马铃薯蛋白胨液体菌种在木屑棉籽壳混合培养料中栽培,可获得菌柄长菌盖大的子实体,而且产量高.  相似文献   
83.
本文报道在我国伞形科植物上寄生的4种单轴霉(Plasmopara)。其中寄生于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 Hassk)上的鸭儿芹单轴霉(Plasmopara cryptotaeniae sp.nov.)和寄生于水芹[Oenanthe javanica(BI.)DC.]及卵叶水芹(O.rosthornii Diels)上的水芹单轴霉(Plasmopara oenantheae sp.nov.)是2个新种。寄生于变豆菜(Sanicula chinensis Bunge)上的变豆菜单轴霉(Plasmopara saniculae Traian et O.savulescu)是亚洲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84.
本文报道在我国伞形科植物上寄生的4种单轴霉(Plasmopara)。其中寄生于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上的鸭儿芹单轴霉(Plasmopara cyptotaeniae sp nov.)和寄生于水芹[Oenanthe iavanica(BI.)DC.]及卵叶水芹(O.Rosthornii Diels)上的水芹单轴霉(Pl-asmopara oenanlheae sp.nov.)是2个新种。寄生于变豆菜(Sanicttla chinensis Bunge)上的变豆菜单轴霉(Plasmopara saniculae Traian et O.Savulescu)是亚洲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85.
紫伞芹(Melanosciadium pimpinelloideum de Boiss.)为伞形科紫伞芹属植物,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种,产于四川东部及贵州西北部,生于海拔1400~1800m荫蔽潮湿的竹林或林缘草地,其化学成分未见报道。 作者从紫伞芹根部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二个主要化学成分:川白芷素(库页当归素,anomalin)和3′当归酰基-4′-羟基-反式-凯林酮(3′-angeloyl-4′-hydroxyl-trans-khellactone)。  相似文献   
86.
拐芹根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伞型科当归属植物拐芹(Angelica polymorpha Maxim)的根及根茎中又分得4个结晶性化合物。经物理常数测定、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欧前胡素Ⅰ,异氧化前胡内酯Ⅱ,Pabulenol Ⅲ,Phellopterin Ⅳ。  相似文献   
87.
核磁共振氢谱法在芹亚科植物化学分类中的简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核磁共振红谱(1H-NMR)方法对芹亚科14种植物的香豆素类成分进行了检测,然后用常规植物化学方法加以验证。结果表明,1H-NMR方法可以简便应用于芹亚科植物的化学分类。  相似文献   
88.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伞形科东俄芹属7个种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除宜昌东俄芹T.dunnii H.Wolff和城口东俄芹T.silaifolia H.Wolff的花粉为矩形类型外,其它几种的为菱形类型,然而并非都是原始的或典型的菱形,而是处于分化过程中的菱形类型,如纤细东俄芹T.gracilis H.Wolff,东大俄芹T.elata H.Wolff的花粉形态,表现出近菱形、近椭圆形和近矩  相似文献   
89.
根芹体细胞胚产量与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根芹的不同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成分的MS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以诱导适合于制作人工种子用的高质量体细胞胚。下胚轴、子叶和叶片在含0.5mg/LKT,0.5mg/L2,4—D的MSO培养基上诱导与继代胚性愈伤组织,然后转移到附加有100mg/L肌醇、2g/L葡萄糖的MSO无激素培养基上悬浮培养产生体细胞胚,获得了比固体培养基及含有KT的液体培养基中产生的体细胞胚形态发育更正常的大量体细胞胚,这为人工种子制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采自青海的瘤果棱子芹经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SFE-CO2)及水蒸汽蒸馏(SD)得到的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别从不同提取样品中分析鉴定了49种和41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是E-9-十八烯酸(9.54%)和1,3,5,7-环辛四烯(15.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