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7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2520篇
  8816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450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申文明  孙中平  张雪  初东  李飞  吕灿宾 《生态学报》2013,33(24):7846-7852
针对快速、实时、有效采集并录入生态环境野外调查大样本量、多源数据的需求,充分应用移动GIS技术、移动智能终端、3G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提出了基于ArcGIS for Mobile的移动数据采集方案,研究解决了包括系统运行机制、数据访问模式、移动数据库技术等面向全国生态环境野外调查的移动GIS关键技术,设计并研发野外调查移动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C#和Java语言,以SQL Server 2008 为服务器端的数据库环境,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集成开发环境上实现设计开发,并在全国生态环境10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土地覆盖类型地面核查、生态系统参数野外观测等工作中予以应用。实践检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野外调查数据的数字采集、智能校验、实时上传与有效管理,简化了填报程序,规范了填报内容,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为生态环境相关的调查数据采集提供信息化支持。  相似文献   
132.
《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为出发点,提出了《组合中药学》新理论体系,试图解答中药现代化中基础理论方面的关键问题。中药的本质就是“组合”。无论是主或复方都是一个庞大的分子库,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分子组合成一个群体。这些群体表现出特定的药效。“组合”有三层意思:生药的组合、分子群的组合与特定药效功能的组合。分子群是特定药效功能的物质基础。分子群的观念表明了东方医药不同于西方的本质之所在,西方医药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一的化合物。复方是特定药效的组合,分别具有不同或相同或相似药效的几类分子群的组合。即为中药的复方制剂。这些分子群体的组合或相辅相成,或减毒增效,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本论文阐述了《组合中药学》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组合中药学》作为一大研究领域,可以建立一整套现代中药学的新理论体系,为中药的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并可以此作为中药现代化切入点,以解决中医药科学化的关键问题。遵循这一理论体系,可以使中医药研究系统化,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组合中药学》就是从《组合分子》水平上研究中药及其药效的物质基础,阐明中药活性部位的相互作用与药效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组合中药学》的三个新概念:中药功效分子族:具有相似药效作用的一类分子的组合,其骨架及功能团相同或相似。中药表征性组合分子:单味中药药效的代表性功效分子族,即主要药效分子组合。中药非表征性组合分子:单味中药表征性分子以外的其他功效分子族,即辅助药效分子的组合。  相似文献   
133.
经皮能量传输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体外对体内植入式系统进行射频供电的方法,空间失配对供电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个具有较高供电可靠性的经皮能量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4.
人眼的阈上调制传递函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视觉系统的阈上调制传递函数与阈值对比敏感度函数具有明显的区别.但由于阈上测试方法复杂,因而迄今为止阈上调制传递函数的测试数据比阈值对比敏感度函数要少得多.我们应用传统的极限调节法和对比度比配法分别测试了人眼的阈值对比敏感度函数和三种对比度级别的阈上调制传递函数.测试结果表明,一个以DOG(Difference of two Gaussians)函数为基础的函数是一种合理的模型,可由现有阈值对比敏感度函数预测不同对比度和象场亮度级别下的人眼阈上调制传递函激.这个模型也可做为一种有效的人眼生理光学经验公式,用于目视光电成象系统的设计和象质评价.  相似文献   
135.
许多飞行的昆虫能够借助它们的视觉发现、跟踪、识别、捕获对它们有意义的目标,有些昆虫例如蜜蜂、蝴蝶、蜻蜓等与高等的动物一样,它们也具有空间视觉、运动视觉和颜色视觉,这些视觉信息是如何进行加工的,其加工通道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阐明这些问题对解释视知觉的形成是很重要的.由于昆虫神经系统比人和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简单得多,其神经元的数量亦少得多,因此我们选择了以昆虫的视觉系统为模型系统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把1986年以来我们对此问题开展行为分析和神经生理学研究所取得的结果以及与此有关的工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6.
兰花蕉花部维管束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兰花蕉花梗的维管束分散排列.子房基部的维管束排成两部分,外方为一轮大维管束环,中央为分散排列的小维管束区。前者的纸管束进入子房壁,后者进入子房的中轴,形成股座纸管束;及至延长都以后,股座维管束逐渐消失.子房壁上的维管束较易识别的有心皮背束、心皮背束伴束和隔膜束.三束心皮背束经延长部最终进入花柱和柱头.心皮背束指心皮背束务与其紧靠的大维管束,三枚心皮背束伴束最终分别进入三枚外轮雄蓝.三枚隔膜束中远轴面的两枚分别进入两校内轮雄蕊,而近轴面的一枚伴随着第六枚雄蓝的缺失最后进入唇瓣中央.子房壁其余的维管束进入延长部后,先向外分出一轮纸管束进入花幕,余下的中央部分排成一轮心形的线管来环.该环远轴面的维管束分为两半分别进入两枚侧生花瓣;近轴面即心形凹陷一侧初为两轮即外轮大的维管束与内轮小的维管束,后排成一轮并与近轴面的隔膜束一同进入唇瓣.兰花蕉的唇瓣既为花瓣成员,又含一枚缺失的雄蓝维管束,与姜目已报道的只来自退化雄蕊的竹芋科的兜状结构和美人蕉科、姜科、闭鞘姜科的唇瓣有明显区别.在旅人蕉科尚未有研究资料的情况下,作者根据已有资料,对姜目雄蕊维管束系统来源和结构进行比较,初步认为在姜目的系统演化上,兰花蕉科与芭蕉料更近.  相似文献   
137.
中国人肤纹研究:Ⅲ.中国52个民族的肤纹聚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国有56个民族,肤纹学研究中的最后一个民族——门巴族——的肤纹研究至今刚刚完成。根据52个民族的122个群体指掌纹的11个参数:TFRC、a-bRC、A、L~u、L~r、W、T、Ⅱ、Ⅲ、Ⅳ、H做聚类分析,在系统树上可以见到南方群、混合群、北方群。混合群包括了各自南、北方民族的聚类群,聚类群与其地理位置有平行关系,南北间以长江或北纬30°~33°度为界带。  相似文献   
138.
内体分拣转运复合体(ESCRT,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曾被认为是真核生物特有的系统,涉及膜重塑、泛素化蛋白质分拣等重要细胞生命过程。近年的研究显示,TACK(包括ThaumarchaeotaAigarchaeotaCrenarchaeotaKorarchaeota门)古菌超门中存在着一类与分泌膜囊泡、古菌病毒出胞以及细胞分裂过程等膜重塑过程相关的细胞分裂(Cdv,cell division)系统,该系统中的CdvB和CdvC是真核生物ESCRT-III和Vps4的同源蛋白,提示真核生物ESCRT系统可能起源自古菌。然而,由于TACK古菌中缺少真核生物ESCRT系统的其他关键成分,这一假设仍有争议。最近发现的阿斯加德(Asgard)古菌是一类被认为与真核生物最近缘的古菌,其基因组具有较完整的ESCRT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提示真核生物的ESCRT很可能起源于阿斯加德古菌。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真核生物ESCRT系统的组成及生物学功能,然后分别总结TACK古菌的Cdv系统和阿斯加德古菌的ESCRT系统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它们的组成及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了解古菌ESCRT系统与真核生物起源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9.
【背景】跨膜转运蛋白在微生物转运各种物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通过比较原核微生物组磷酸转移酶(phosphotransferasesystem,PTS)系统和腺苷三磷酸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在两种不同生物土壤结皮中(藻结皮与藓结皮)的差异,以期揭示随着生物土壤结皮的发育演替,微生物组跨膜转运物质的生物学过程中的潜在变化趋势。【方法】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藻结皮和藓结皮12个样品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参照KEGG数据库PTS系统,与ABC转运蛋白代谢通路进行比较并筛选相关基因,分析其差异显著性。【结果】藻结皮和藓结皮PTS系统和ABC转运蛋白编码基因的多样性一致。在生物土壤结皮中共检测到16种PTS系统的转运蛋白的编码基因,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有5种;检测到106种ABC转运蛋白的编码基因,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有46种,并对这46种转运蛋白结合的底物以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结论】生物土壤结皮发育演替过程中,微生物组从环境中摄取能够增加渗透势物质的潜力总体呈现降低趋势,转运氨基酸、细胞膜和细胞壁组分的潜力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对于矿物离子、...  相似文献   
140.
油菜花粉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油菜花粉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80%的乙醇、1:20的料液比、提取时间140s、微波功率242W、提取3次,总黄酮质量分数为(2.64±0.05)%。同时还研究提取物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自由基半清除质量浓度和脂质过氧化丰抑制盾奄浓度分剐为0.115、0.325和0.065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