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利用添加丝裂霉素C(MMC)于不同培养基中,并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草生欧文氏菌10025A(E.herbicola 10025A)诱导培养,首次证实该菌表达冰核活性蛋白的活性及运转分泌冰核活性蛋白方式是不同。研究结果显示,MMC的加入可以提高细菌培养物的冰核活性,该现象可以解释为MMC对E.herbicola的作用能够激活细胞SOS应急系统的反应,诱导细胞合成部分参与修复DNA损伤的酶和蛋白因子,达到对E.herbicola诱导表达冰核蛋白通过高尔基体形成小液泡,向膜外分泌的方式,同时对E.herbicola细胞分裂后的形态也发生明显的影响。这对研究细胞在恶劣环境的生存机制以及获取该条件下的蛋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低温生物的研究也将产生积极地影响。  相似文献   
72.
应雪萍 《动物学研究》2005,26(4):429-434
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绒螯蟹正常附着胚胎及流产胚胎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受精卵从生殖孔排出15min后,孵化室中的孵化液体积增大,使胚胎浸没在孵化液中,胚胎表面具有粘性;产卵后30min.卵柄初步形成;80~140min后卵柄完全形成,胚胎牢固地粘附在携卵绒毛上。正常胚胎的卵柄高度扭曲,上有很多毛状物,同时携卵刚毛上有很多粘液;流产胚胎的卵柄上无毛状物,但卵柄及胚胎表面有许多寄生物附着。携卵刚毛上的粘液及卵柄上的毛状物可能和胚胎附着有关;而胚胎表面寄生物的活动,可能使胚胎外被、卵柄以及卵索的结构发生变化,增加了胚胎之间的摩擦,进而胚胎呼吸困难,以致死亡和流产。  相似文献   
73.
松褐天牛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颖  张青文  路大光 《昆虫知识》2005,42(6):681-685
利用扫描电镜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触角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松褐天牛触角上共存在着6种感器,即毛形感器(Ⅰ型和Ⅱ型)、B hm氏鬃毛、锥形感器、耳形感器、钟形感器、角形感器。并对松褐天牛触角不同种类感器的形态、分布以及雌雄感器在分布和数量上的差别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74.
二化螟盘绒茧蜂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志军  王世贵 《昆虫知识》2005,42(6):676-680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二化螟盘绒茧蜂Cotesia chilonisMunakata触角感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盘绒茧蜂触角上共存在6种感器,分别为板形感器、毛形感器、刚毛型感器、柱形感器、钟形感器、锥形感器。对各种触角感器的形态、分布特点进行了描述,并对两性间的差异及其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5.
在组织水平上已经描述了许多植物通气组织的形成过程,但对其发育过程的调控仍然知道得很少.利用CSEM-EDX微量分析技术,定点测量慈姑叶柄通气组织不唰发育时期的细胞壁矿质元素的组成.这些元素除了C,O以外,还包括Mg,Ca,Cu,Zn,P等必需的矿质元素.结果发现,在叶柄发育的早期,通气组织细胞壁的K和Cl含量很高,分别高达36%和4.3%细胞壁干重.Mg的含量在第二阶段最高,达到细胞壁干重的0.86%.只有在第三和第四阶段监测到Cu和Zn元素,最高含量分别为2.5%和1.5%细胞干重.仅在第四和第五阶段才能检测到Ca,其最高含量为1.3%细胞壁干重.通气组织横膈膜细胞和圆柱体腔壁细胞的元素构成变化有相似的趋势,说明这种变化与组织的发育阶段关系密切.细胞壁的一些元素间呈现较高的相关性,其中K和Cl及Cu和Zn之间成较高的正相关.在不同发育阶段,细胞壁的元素含量呈现动态变化,说明细胞壁(质外体物质)的元素构成有很大的变动范围.早期的通气组织细胞壁大量积累K和Cl,暗示早期的气体空间充满液体(组织液);Mg可能参与细胞伸展的调控;伸展中细胞的细胞壁积累高浓度的Cu和zn,并不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而Ca的出现使细胞比硬度增加,将终止细胞伸展.Cu和Zn在细胞壁中的积累呈高度的直线关系,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呈现定量关系,推测它们可能有共同的或者类似的转运和吸收机制.  相似文献   
76.
国产球盖蕨科植物管状分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国产球盖蕨科10种植物,鳞毛蕨科6种植物的管状分子,结果显示:它们的管状分子端壁和侧壁的形态及结构分别相同,且侧壁具有穿孔板。它们具有4种类型的管状分子:(1)梯状穿孔板,无穿孔板的二型性现象;(2)梯状穿孔板,具有二型性现象;(3)梯状-网状混合穿孔板;(4)大孔状穿孔板。穿孔板仅存在于端壁的管状分子为导管分子,而端壁和侧壁形态、结构相似,有或无穿孔板的管状分子为管胞,蕨类植物中的管状分子主要为管胞,这与传统观点不同。管状分子的形态特征表明:球盖蕨科是鳞毛蕨群的成员,但不是原始成员,可能属于其中较为进化的类群,与鳞毛蕨科有许多共同特征,但仍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将其作为独立的科是合理的,推测球盖蕨科中的鱼鳞蕨属是比较进化的属,柄盖蕨属相对原始,红腺蕨属的系统位置应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77.
对大鳞副泥鳅的鳞片作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具圆鳞;基区、侧区和顶区均具有辐射沟及环沟,二者交织成网状,将鳞片分割成块状,可增加鳞片的柔软度;次级辐射沟发出部位可作为确定年轮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8.
兴安落叶松鞘蛾触角及其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严善春  彭璐 《昆虫知识》2008,45(3):405-417
应用扫描电镜对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obducta(Meyrick)触角及其感器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鞘蛾触角为丝状,其上共有8种感器:板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毛形感器、鳞形感器、叉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对各种感器的形态、分布特点进行描述,推测其可能具有的功能。雌雄蛾触角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表现为雌雄触角大小不同,触角感器类型、大小、数量、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79.
粉尘螨生殖系统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桂华  刘志刚  孙新 《昆虫学报》2008,51(8):810-816
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是一种重要的医学螨类。本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粉尘螨雌雄生殖系统的形态和结构。结果表明:雄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 附腺、射精管、阳茎及附属交配器官组成。睾丸位于血腔末端,不成对,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依照精子发育的顺序有规则地分布在其内部。雌性生殖系统包括交配孔、囊导管、储精囊、囊导管、卵巢、输卵管、子宫、产卵管及产卵孔,其中卵巢由一个中央营养细胞和围绕其周围的卵母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80.
烟草甲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abricius)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烟草甲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9个亚节组成;在触角上共观察到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锥形感器Ⅲ、锥形感器Ⅳ、钟形感器、B hm氏鬃毛和球状感器9种感器类型,其中锥形感器Ⅳ、钟形感器、B hm氏鬃毛和球状感器为新发现的烟草甲触角感器。此外,还讨论感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