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旋转囊探藻网纹变种新变种图1:1TrachelomonasvolvocinaEhrenbergvarreticulataShi,var.nov.囊壳圆球形;表面具不规则的网纹。鞭毛孔无加厚环,具一低领。囊壳直径约16μm湖北:武汉,采于鱼池中,197310,31,李尧英采,图1:1(模式图,Iconotypus)本变种与原变种的  相似文献   
62.
藻胆蛋白复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内能量传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偶联剂3-(2-吡啶联巯基)丙酸N-羟基琥珀亚胺酯(SPDP)及改变配料比, 合成了两个R-藻红蛋白(R-PE)与C-藻蓝蛋白(C-PC)的复合物A和B.利用吸收光谱确定了分子内R-PE与C-PC的摩尔比为6∶1和2∶1. 通过荧光光谱, 观察到能量传递现象, 并计算出能量传递效率为63%和88%.证明分子内能量传递效率很高. 二硫苏糖醇(DTT)还原连接R-PE与C-PC的二硫桥键后, 能量传递被阻断. 这一现象进一步证明复合物中存在分子内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63.
鱼腥藻HB1017株化能异养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葡萄糖和蔗糖为碳源,检测了六株(种)鱼腥藻的化能异养生产能力。其中鱼腥藻HB1017株化能异养生长较快,鱼腥藻HB0株化能异养生长缓慢,其余四种鱼腥藻不能进行化能异养生长。鱼腥藻HB1017株能利用果糖、葡萄糖、蔗糖为底物进行化能异养生长,但生长速率依次递减,差别显著。8磅湿热灭菌的果糖和蔗糖,与过滤灭菌的相比,只能维持低得多的化能异养生长速率。然而,8磅湿热灭菌的葡萄糖能维持比过滤法灭菌的高得  相似文献   
64.
从青岛采集的多管藻(Polysiphoniaurceolata)中分离得到的R-藻蓝蛋白,在pH=7.0的0.05mol/L磷酸盐-硫酸铵缓冲液中,使用悬滴气相扩散法获得适合X光衍射分析用单晶。经Buerger徘循照相和XRD—100面探测仪分析,R-藻蓝蛋白晶体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1(3)212,晶胞参数:a=b=137.5c=218.5α=β=γ=90°。用等比重梯度柱法测定了晶体和母液的比重分别为1.19和1.09。根据分子量与晶胞体积估算,一个不对称单位含有一个分子,推测它的分子聚集态形式为(αβ)3。  相似文献   
65.
满江红鱼腥藻的异养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个经机械处理而获得蓝藻无菌培养物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获得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的无菌培养物。满江红鱼腥藻的无菌培养物能以果糖、葡萄糖或者蔗糖为底物,在黑暗中进行化能异养生长。将适应了光能自养生长的培养物转移至黑暗中异养生长时,以NaNO3为氮源时的生长速率比以空气中的氮气为氮源时高;然而适应了化能异养生长的培养物以空气中的氮气为氮源时生长更佳。搅拌促进生长。满江红鱼腥藻在黑暗中生长半年后,叶绿素a的含量降至光照下生长时的1/3-1/4。满江红鱼腥藻在5500勒克斯光照下生长时,添加外源果糖或葡萄糖仍能促进生长,提高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66.
武汉东湖大茨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1962—1964年和1972—1982年对东湖大茨藻群落的研究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群落面积和生物量的逐年变化,物候相和种子发芽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植物群落对太阳能量的利用效率。最后提出了对大茨藻群落的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67.
色球藻科一新属——肾胞藻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68.
四环藻属新种和新变种(硅藻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9.
<正> 漓江两岸水秀山青,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称。但是,现今,漓江已遭到严重污染!1979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了“救救桂林风景区”的强烈呼吁。笔者近年来多次到漓江,进行了调查访问和对比观察。所见所闻确实使人感到,当年青山翠峦倒映在澄澈碧水中的清秀景色,却为如今江面上浮着串串白色泡沫、江水混浊发黑的景象所代替。漓江鱼的产量至今仅为六十年代的10%,用于江上捕鱼的鸬鹚,或因中毒死亡或因慢性中毒不能繁育,而今很难见到了。就是过去为鱼、猪、牛提供大量饲料和为农田提供大量绿肥的江中水草也大大减少了。更为严重的是,污染已危及沿江两岸居民及牲畜的健康和生存。因此,治理漓江污染的事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0.
邓春匡   《广西植物》1983,(1):67-76
<正> 广西硅藻羽纹纲的无壳缝目、单壳缝目和短壳缝目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过去虽然有许多藻类工作者作了大量工作,但至目前为止,还未见正式报导。现根据本人1978年参加中国孢子植物志《硅藻志》工作以来所采到的标本,选择了103号,进行酸处理及分类鉴定,初步鉴定属于羽纹纲无壳缝目的硅藻有8属11种20变种2变型、短壳缝目1属6种3变种、单壳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