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上海——2012年8月28日-陶氏沃尔富纤维素业务部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 China)上,展示其如何通过创新技术帮助中国医药行业有效控制总体拥有成本。陶氏沃尔富纤维素业务部亚太区高级技术应用及发展工程师高昊博士在本次展会上介绍了制药企业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运用创新科技、可靠性、优化物流和"质量源于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在人卵巢癌细胞SKOV-3中转染NK4cDNA片段,研究NK4在裸鼠体内对人卵巢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NK4和荧光霉素(luciferase)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人卵巢癌细胞SKOV-3,稳定转染后,得到SKOV-3/NK4细胞和对照(SKOV-3/LUC)细胞.检测NK4在细胞培养基中的表达情况以及经不同培养基(SKOV-3、SKOV-3/LUC和SKOV-3/NK4培养基上清)培养后SKOV-3细胞中c-Met和磷酸化-c-Met的表达,检测三组肿瘤细胞(SKOV-3/LUC和SKOV-3/NK4)体外生长速度,建立裸鼠卵巢癌腹水瘤模型,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SKOV-3/LUC和SKOV-3/NK4细胞接种形成腹水瘤的裸鼠的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在SKOV-3/NK4培养基中有NK4蛋白表达,对照(SKOV-3和SKOV-3/LUC)细胞中无表达.磷酸化-c-Met在SKOV-3/NK4培养基培养的SKOV-3细胞中被抑制,而在对照(SKOV-3和SKOV-3/LUC)细胞培养基培养的SKOV-3细胞中正常表达.c-Met表达在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细胞体外生长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内接种SKOV-3/LUC细胞的裸鼠,均产生腹腔内种植肿瘤伴腹水形成,于50 d内相继死亡,而接种SKOV-3/NK4细胞的裸鼠生存期均大于7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KOV-3/NK4细胞在培养基中大量分泌NK4蛋白,NK4能抑制人卵巢癌细胞c-Met受体磷酸化.在裸鼠体内NK4通过抗血管生成作用抑制卵巢癌细胞腹腔内种植瘤的生长和腹水形成,提高累积生存率,改善预后.NK4可作为卵巢癌基因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长期氧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家庭长期氧疗(LTO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同期住院病人随机分为LTOT组(51人),对照组(52人)。全部病例在缓解期及治疗后每年测定PaO2、PaCO2、FVC、FEV1、HB、HCT的数值及每年住院次数。结果:①氧疗后1、2、3、4、5年与氧疗前比较,低氧血症改善,FEV1明显提高,HB、HCT明显减少;每年住院次数减少;②LTOT组5年生存率62.75%,对照组5年生存率46.1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合理使用LTOT对COPD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观察并探讨曲妥珠单抗(herceptin,HCP)联合常规化疗治疗HER-2过度表达晚期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药物安全性分析并化疗后2年内随访结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10月间入选的HER-2表达"++"及以上的72例晚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DCF(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靶向药物HCP,对比两组化疗结束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化疗中药物不良反应及2年内生存率。结果:①观察组与对照组化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构成不同(P〈0.05),观察组部分缓解比例(62.2%)、总有效率(64.9%)及生活质量改善比例(64.9%)均高于对照组水平(42.9%、42.9%、42.9%);②两组不良发生情况相仿,观察组出现Ⅱ度及以发热(52.8%)、寒战(45.9%)比例与出现心功能障碍的比例(10.8%)高于对照组比例(22.9%、17.1%、0.0%);③观察组与对照组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3.2%、20.0%,死亡者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4.7±2.8)m、(12.5±2.1)m,两指标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P联合DCF化疗方案能明显改善HER-2过度表达晚期贲门癌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应警惕联合用药中的心血管毒性。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长春瑞滨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对疾病控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则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比较2组疾病控制效果,记录患者化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变化,统计2组患者毒副反应及生存率、生存期。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86.25±3.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15±3.11)分],差异显著(P<0.05); 2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血小板计数减少、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70.00%、2年生存率58.00%、3年生存率26.0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0%、38.00%、10.00%,观察组的生存期[(18.12±3.21)月]长于对照组[(14.18±2.81)月],差异显著(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长春瑞滨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毒副反应低,患者耐受性好,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7.
张钰霄  肖博 《生物技术》2022,(6):772-778
[目的]探究纤维连接蛋白1(Fibronectin 1,FN1)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表达情况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GB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生物标志物。[方法]CCLE数据库分析FN1在不同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UALCAN和GEPIA2数据库分析FN1在GBM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分析FN1蛋白在GBM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GEPIA2数据库分析FN1在肿瘤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对GBM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DAVID 6.8在线软件对FN1相关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结果]在所有类型肿瘤细胞系中,GBM肿瘤细胞系中FN1 mRNA表达水平中排第八;FN1在GBM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01和*P<0.05),并且FN1高表达后GBM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降低(P=0.028和P=0.0056);KEGG分析结果表明与FN1正相关的基因富集通路有57个,癌症通路位于第三位。[结论]FN1在GBM中明显上调,是GBM诊断和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8.
朱嘉  吴晓  王晓 《生物信息学》2019,26(7):90-95
依托GIS技术平台,通过“开敞空间分级—指标体系建立—理想模型建构—理想模型修正—系统建构与分级导控”5个步骤,建立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的普适性思路框架,以理想模型建构和理想模型修正为核心环节。并以福建省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对此思路框架进行实际应用,以期对上位规划的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评估及优化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9.
山西霍山油松种群结构和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山西南部霍山七里峪林场典型地段设置了9个样地,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种群进行了调查,利用生存分析理论及谱分析理论,分析了油松种群径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同时分析了种群数量的周期性.主要结果如下:(1)油松的平均密度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少,反映了密度与径级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性.(2)油松种群的存活曲线整体上趋于DeeveyⅡ型.(3)油松种群的生存与死亡,死亡密度与危险率均存在波动起伏的特点.生存率与积累死亡率单调下降与上升,下降或上升的幅度是前、后期大,中期平稳.(4)谱分析表明油松种群数量动态存在周期性波动,与油松天然更新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30.
王宝仁  高峰  李芳  贺晓 《蛇志》2008,20(1):34-35
血液透析(HD)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几年来,随着血液透析的开展,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逐步提高,但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患者残存肾功能在逐渐下降,透析的充分性也在下降.我们研究了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透析时间、营养状态等对其生存率的影响,为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